羊馬河生態溼地綠道:河邊綠草蒼蒼 綠道在水一方

羊馬河生態溼地綠道:河邊綠草蒼蒼 綠道在水一方

新津羊馬河生態溼地綠道

“綠草蒼蒼,白霧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如果說每條綠道都有一首主題歌,那新津羊馬河生態溼地綠道的主題歌一定是這首《在水一方》。從羊馬河大橋旁進入綠道,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開闊的水面,兩岸的緩坡種植著蒲草、蘆葦、茭草等水生植物,以及灌木、大樹、鮮花,像一幅徐徐展開的畫卷。河風吹來花草的香氣,令人心曠神怡。有水就有了靈氣,這是羊馬河綠道給人的最初印象。

通過對新津縣境內的9.75公里羊馬河進行綜合整治,羊馬河生態溼地項目於近期竣工。昨日,記者在綠道上不時遇到騎遊的行人、當地的村民。“以前這河邊全是荒草坡,不要說走到河邊去了,連河的樣子都看不到,”興義鎮岷江社區黨委書記高志清告訴記者,“現在真的太漂亮了,而且就在我們社區邊上,每天早上晚上我們都要在綠道上來回走幾圈!”

溼地

既是美景又具防洪功能

沿羊馬河生態溼地綠道右岸前行,眼前上演著不同的風景。有的地方是原生態的樹林,如森林般密密麻麻長滿大片大片的水杉;有的地方則是新種上的一片片竹林,以及用紫色鳶尾、綠色草坪營造的小景。走累了,路邊的涼亭可以歇腳,還可以站在觀景平臺上與水岸親密接觸。

再往前,可以看見路邊有一個很大的林盤,林盤中道路整齊,溝渠遍佈,房前屋後還種著鮮花。綠道邊還種植著蔬菜,原來,這就是有名的“新津韭黃”種植基地。高志清告訴記者,這個林盤叫梁河心林盤,以前是羊馬河與旁邊另一條河衝出的河心半島,後來,旁邊另一條河消失了,但梁河心這個地名卻保留了下來。“這個林盤大喲!有86戶、260多人。”高志清書記介紹,由於這裡有著河流衝出的沙質土壤,林盤中的居民大都以種植韭黃為生,市場好的時候畝產值兩三萬沒問題,居民收入很殷實。但住在河邊就怕漲水,過去,每年下大雨的時候都要把住在河邊的幾戶人轉移走。現在建設了羊馬河溼地,對羊馬河堤防進行了重新改造,“以後漲大水再也不怕了!”

據溼地建設方——新津水城水務投資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羊馬河溼地項目是在保障其防洪作用的前提下,利用生態堤防兼作健康綠道。所以,在美麗的溼地與綠道背後,是河堤防洪等級的提高,其中,鎮區段的按20年一遇設防,非鎮區段按10年一遇設防。項目總佔地140萬平方米,其中河灘河道面積94萬平方米,綠化面積約30萬平方米。

溼地

將成天府農博園 亮眼景觀

穿過興義場鎮,記者來到羊馬河左岸的綠道上,只見河對面濃廕庇日,一問才知,這就是斑竹林。據介紹,新津斑竹林佔地650餘畝,為川西平原腹心地帶僅有的市級森林公園。哪怕只是從河對面看過去,那密不透風的深綠淺綠令人頓生涼意。記者看到,這裡水面平緩,在河中還建有石階,可供人們在河中戲水。河水緩緩地流淌,美景如詩如畫,令人沉醉。

“到這裡就接近天府農博園的核心區了。”據介紹,天府農博園核心面積約11平方公里,依託四川農博會打造農博產業功能區,其中興義鎮就是其核心位置所在。而羊馬河生態溼地,也將成為天府農博園一個亮眼的景觀。沿綠道一直前行,快接近成新蒲快速路處,還有一個600米長的人工湖。湖邊有不少人垂釣。“這裡水流緩慢,釣魚的人多喲,一天釣20條‘三角峰’沒問題!”工作人員說。

工作人員介紹,羊馬河生態溼地綠道一期已竣工,“我們基本上依據現有自然景觀資源及地形地貌特徵對羊馬河沿途景觀進行提升打造,在合適的節點上構建了小型人工湖、林蔭綠道、瞰景平臺、休憩平臺、親水平臺以及人行步道等景觀節點。”據介紹,二期還將建設驛站和廁所。未來作為天府農博園的一部分,羊馬河生態溼地綠道的功能將得到充分發揮,“羊馬河生態溼地綠道是一個可閉合的環,總長20公里左右,未來可能會舉行沿河馬拉松等活動。(據《成都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