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處理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1、水處理行業發展現狀

水處理是通過物理、化學和生物等手段調整水質,使水質達標,以滿足生產和生活需要的全過程。水處理領域涉及的範圍分為自來水的生產及供應,汙水處理及其再生利用,其他水處理利用與分配等三大類。水處理行業是多學科交叉、知識密集型的高技術產業,涉及到生物、化學、機械、電子等多個領域,是國家環保產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

水處理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我國水處理行業的形成和發展是伴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工業化的進程以及現代水處理技術的引進而發展起來的。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國家大力推進可持續發展,建立綠色環保型社會的大背景下,國內的水處理行業通過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和不斷的自主創新,在技術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已經逐步縮小了與國外先進水處理技術的差距,目前已形成了自主研發、產業化生產的完整體系。水處理產品技術水平不斷提高,應用服務經驗和產品類別日益豐富,已基本滿足國內各種水處理市場的需求,並實現了部分產品的出口。與此同時,由於我國水處理行業發展比國外晚了近30年,和國外成熟的水處理劑市場相比較,我國水處理劑市場整體仍存在較大的差距。因為市場需求增長迅速,受利益的驅動,為搶佔市場份額,各生產企業競相投產,由於技術水平參差不齊,一些水處理劑產品質量得不到保證,整個行業總體上競爭比較混亂。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諮詢有限公司《水處理行業市場監測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近年來,日益完善的政策法規、資源短缺、水價上漲、對環境的關注以及科技進步等因素共同推動著中國對水處理劑的強勁需求。由於中國水資源危機不斷突顯,以及對環境關注的不斷加深,政府已經設置了更高的目標,以及對水和汙水處理更嚴格的要求,並增強了政策法規的執行力度。

2、水處理行業發展趨勢

。。。。。。。。。。

3、水處理行業競爭格局

整體而言,我國水處理行業起步較晚。目前,水處理行業主要包括水處理化學品生產商、水處理設備製造商以及水處理解決方案供應商三類,競爭主體類型包括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以及外資企業。

水處理化學品和水處理設備主要表現出兩個特點:1、產品種類繁多,造成市場高度分割;2、競爭較激烈,利潤率相對較低。水處理設備市場涉及種類繁多的設備類型,包括管道、閥門、汙泥處理、消毒、膜、儀表等幾大門類,以及上千種具體設備。根據《中國環保產業》的統計,樣本企業產品數量總計在 2500種左右,水處理藥劑、材料、監測儀器的種類都在 100 餘種,每種產品對應的收入不過兩百萬元,利潤更是不到一百萬元。種類龐雜的設備、藥劑種類,造成上游市場高度分割,成為企業快速增長的障礙。

水處理解決方案供應商。首先,高等級資質要求形成高行業准入門檻。《工程設計資質標準》對持有不同等級資質的服務商承做項目限額做出明確規定:擁有工程設計專業甲級資質的企業“可承擔行業相應設計類型建設工程項目主體工程及其配套工程的設計,其範圍和規模不受限制。”擁有工程設計專業乙級資質的企業“可承擔本行業中、小型建設工程項目的主體工程及其配套工程的工程設計任務。”煤化工、石油化工、電力等行業企業經營規模大,固定資產投資額高,因此,通常只有持甲級以上資質的服務商才有資格參與上述行業的項目投標。同時,客戶本身也會對服務商的資格和水平進行嚴格把關,在擁有工程設計專業資質的服務商中進行選擇。其次,單個客戶規模大、客戶總量少,限制水處理服務商數量的大幅增加。煤化工、石油化工、電力等行業具有規模效益和壟斷性質,呈現寡佔市場形態,少數巨型企業集團為最主要市場客戶主體;客戶總量較少,因此客觀上並不允許過多的水處理服務商參與市場競爭,而進入上述大型企業集團市場和維持已有的市場地位需要服務商具備高水平的專業能力和較強的綜合實力。水處理解決方案公司不僅要擁有領先、全面的水處理技術,並且在核心設備製造、專用化學品生產及新產品研發等方面具有雄厚實力,使得其能夠為不同行業企業提供“量身定製”的全方位水處理服務。

由於中國水處理市場存在巨大的市場機會,近年來吸引了眾多的水處理行業內知名企業加緊進入中國市場,並逐年加大在人員、資金和其他資產方面投資規模;如美國的納爾科(Nalco)、陶式化學(Dow)等一些國際知名企業均已在國內建立工廠和技術服務中心,直接從事水處理化學品的生產經營業務和技術服務。國際優質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有助於提高中國整體行業技術水平的提高,也有利於將先進的管理技術和管理經驗引入中國市場。

4、水處理劑與上、下游行業之間的關係

水處理劑行業產業鏈上游是基礎化工產業,其原材料以大宗商品為主,如黃磷、液氯、冰醋酸等。基礎化工產業屬於典型的週期性行業,受經濟發展週期影響顯著。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增速的放緩及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產能過剩問題突出,需求放緩和供給過剩導致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持續疲軟。2016 年年初時美國基準原油期貨價格曾一度跌破自 2003 年 12 月以來的 30 美元關口,雖然後來有所反彈,但仍處於底部區域。2016 年 1-2 月,化學原料與製品行業收入同比增長 2.5%,接近歷史底部;銷售利潤率同比上升 0.35%,盈利略有好轉;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2%,十二年來首次負增長;行業主動去庫存持續 18 個月,庫存週期或將過半。總體而言,因為下游需求復甦乏力,短期內行業仍在底部運行,去產能任務艱鉅,去庫存仍將繼續。目前,基礎化工產品國內生產企業較多,市場競爭充分,供應充足。同時,水處理劑生產商和上游原材料廠商在生產工藝、設備和銷售渠道等方面均有較大差異,相互滲透的可能性不大。

水處理劑行業的下游產業鏈主要包括終端用戶和水處理劑貿易商。水處理劑是當前飲用水、工業用水、汙染治理與節水回用處理工程技術中應用最為廣泛的產品,對於行業的下游而言,在工業水處理產業鏈中,水處理劑一般應用於冷卻水處理、工業汙水處理、工業原水處理、工業中水處理、高純水處理、工藝水處理、鍋爐水處理等,其主要終端用戶包括化工、鋼鐵、電力、紡織、印染、石油、造紙等行業;在城鎮水處理環節中,水處理劑一般應用於城市飲用水處理、城市汙水處理、城市中水處理、空調水處理、景觀水處理、游泳池水處理以及海水淡化等,其主要終端用戶包括市政汙水處理廠以及自來水廠等。

5、水處理行業壁壘

我國水處理行業目前整體處於成長期,行業壁壘逐漸形成和增強,具體有技術壁壘、資金壁壘、區域壁壘、客戶壁壘。

(1)技術壁壘

水處理系統建設和運營管理較複雜,包括藥劑配方、工程規劃和設計、材料採購、設備安裝和裝配、工程分包、現場管理、調試維護等多個環節。這些環節針對不同客戶甚至同一客戶不同水質在技術上均需進行應用創新,技術難度大,需要服務商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和技術水平。同時,水處理行業涉及生態學、物理學、化學、環境學等多個專業技術領域,複合型人才培養週期長,且上述知識需通過較長時間經驗逐漸積累,難以直接從市場獲得,對新進入企業造成較強的技術壁壘。

(2)資金壁壘

水處理系統集成通常涉及項目承包,因總包商和分包商在結算上的時間和比例不同,需要系統集成商和總承包商佔用較大比例的營運資金;下游客戶,特別是石油化工、煤炭、市政水務等大型項目客戶在選擇水處理合作伙伴時,通常會考慮對方的資金實力,資金實力強的公司獲得大型項目的可能性高,這對新進入行業的企業構成進入壁壘。

(3)區域壁壘

水處理行業的發展具有明顯的區域性。一方面,水源和汙水難以運輸,具有地域性。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可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當地水利規劃、調控水價和汙水處理價格、制定汙水處理標準和地方環保政策。部分政府主導型市政工程在選擇合作伙伴時也可能優先選擇本地企業,這些對新進入的外地企業形成一定的區域壁壘。

(4)客戶壁壘

水處理業務既具有通用性,也有很強特殊性。通常,每個客戶所面臨的問題都較為特殊,需要不同的設備和不同的工藝流程,且隨著時間變化客戶會在原有系統上提出新的需求。選擇合作伙伴時,客戶會優先採用熟悉原系統的供應商。水處理系統的專用性導致客戶粘度較高,對新進入市場的競爭者形成一定的客戶壁壘。

水處理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