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裝市場競爭優勢明顯 新零售是未來趨勢

“六一”前後,國內童裝企業和童裝市場再次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童裝市場規模已經突破1500億元。全球信息諮詢公司羅蘭貝格預計,到2020年國內童裝市場規模將突破2800億元。與此同時,森馬、安奈兒、李寧、太平鳥、美特斯邦威等一批企業在童裝市場不斷佈局,產品多樣化、品牌多元化和市場細分化的格局日漸清晰,而本土品牌安踏兒童、361°兒童以及特步兒童也表現強勁。

童裝市場競爭優勢明顯 新零售是未來趨勢

龍頭企業競爭優勢日益明顯

目前,龍頭企業在童裝市場的整體競爭優勢越來越明顯,市場的集中化程度也在不斷加劇。

不久前,森馬、安奈兒、太平鳥、美特斯邦威等4家上市公司公佈了2017年業績。剛上市一年的安奈兒實現營業收入10.3億元,同比增長12%,淨利潤為6887萬元,同比下降12.95%。其中,安奈兒線上渠道實現營業收入3.02億元,同比增長35.49%;線下直營渠道實現營業收入5.76億元,同比增長6.68%;線下加盟渠道實現營業務收入1.49億元,同比下降3.30%。安奈兒表示,營業收入增長主要受益於童裝品類和電商業務的快速增長。

太平鳥旗下童裝品牌MiniPeace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7.09億元,同比增長37.48%。美特斯邦威旗下的童裝品牌Moomoo和ME&CITYKIDS,店鋪銷售收入同比增長了32%。不過,這兩個品牌並未公佈童裝板塊的利潤數據。

森馬集團旗下巴拉巴拉童裝品牌這幾年一直佔據童裝市場的絕對優勢,連續5年保持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2017年,巴拉巴拉實現營業收入63.21億元,同比增長26.4%,毛利率為41.57%,同比下降1.3%;巴拉巴拉佔森馬總營收的比重為52.56%,比上年46.88%的佔比增加了5.68個百分點。可以發現,童裝已經成為森馬的主業,對其營收和利潤的貢獻率持續加大。截至2017年年末,森馬的童裝門店已發展到近4000家。

2017年,李寧公司對原有“李寧KIDS”進行品牌重塑,升級為“李寧YOUNG”。截至2017年年底,“李寧YOUNG”已在全國26個省份開設銷售點173家。

童裝市場競爭優勢明顯 新零售是未來趨勢

新零售是童裝品牌的未來趨勢

如今,越來越多的“80後”、“90後”父母成為童裝消費的主力群體,其對童裝產品的消費呈個性化、多樣化和高端化的特點。對於各童裝品牌來說,線下的品牌影響力和店鋪資源仍是核心競爭優勢。企業如果能夠做好差異化的品牌定位,產品品質過硬,那麼,本土兒童品牌仍然可以牢牢地掌握競爭的主動權。

在很多童裝從業人士看來,很多時候,線上銷售比線下銷售更難做,原因是童裝消費的特殊性。很多父母在給孩子購買童裝時,最看重產品的安全性和材質的好壞,而在實體店裡購買,人們很容易對產品品質、面料等做出評估,但對於線上銷售來講,這一點往往很難做到。

秦絲科技認為:雖然童裝的線上平臺是大勢所趨,但最理想的銷售狀態仍然是線上和線下銷售形成良性互動,企業要通過全渠道和新零售來提升消費者的黏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