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公司紛紛收縮戰線自保,房價到底會怎麼變?

摘要:每一片雪花都將覆沒,付出代價

地產公司紛紛收縮戰線自保,房價到底會怎麼變?

撰文|張銀銀

最近的資本市場風起雲湧。

之前的一週,地產行業剛遭遇了今年以來最精準的一波政策打擊,棚改政策調整、房企海外債新政、30城開展市場亂象治理行動,多重利空疊加,地產股遭遇資本市場的恐慌性拋售,A股地產板塊市值蒸發超過5000億元。

反炒房大會戰拉開帷幕已成事實。

緊接著,房企的一系列大動作引起關注。據媒體報道,7月4日,碧桂園透露正在減少不操盤、做財務投資的項目。

綠城也對內發佈了《關於全面加強內源性現金流管理的通知》,用“傾盡一切努力、調動一切資源”的嚴厲措辭要求公司上下全面加速回籠資金。

與此同時,泰禾集團一邊忙著澄清“以18%的年利率向員工高息借款”的傳聞,另一邊大股東繼續質押公司股份至99.24%的比例。

從今年上半年的情況來看,房企的資金緊張早就不是什麼秘密。

去槓桿的大背景,銀行的錢不好拿了,房企自己發債也不容易通過。

5月,碧桂園擬發行的一筆200億額度的小公募債,但並未成功發債。此外,合生創展集團有限公司今年擬發行一筆31億額度的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也遭到了“中止”,廣州富力地產股份有限公司擬發行的公司債券也被“中止”……

而據Wind的統計數據,今年以來到6月初,已有356只債券取消或推遲發行,計劃發行規模合計2270.36億元。

地產公司紛紛收縮戰線自保,房價到底會怎麼變?

實際上,不管三四線城市是否虛火太旺,是否因為棚改貨幣化補償放慢腳步,房價支撐減少,房地產躺著賺錢的好日子都在慢慢成為歷史。

畢竟,很多三四線城市過去一年多房地產的火爆程度,遠遠超過了其經濟、產業、人口的增速和實際需求。換句話說,大批投資客、投資資金殺向了這些地方。

當一個地方都是賭客時,未來賺誰的錢呢?其實就是一個零和博弈,有人高位套現,也有人註定套牢一段時間。

溫州、鄂爾多斯曾經發生過的房價暴跌,就是很好例子。當全是投資客時,一旦大行情變化,後果多半就是崩盤。或許,靠貨幣超發、鼓勵樓市,還是可以暫時救市。只是,未來呢?早晚要面對。

上個月,槓桿遊戲去溫州出差,和老友聚會無不感嘆,溫州經濟依舊還在找出路。而那裡的房價和全國很多地方一樣,這一年也漲了,但是我發現溫州很多地方的房價,竟然還沒有回到10年前我在溫州工作時的高點。

種種情況不甚樂觀,就有專家最近出來分析,認為下半年房價有望下降。這一點,槓桿遊戲可沒這位專家樂觀。

房企可是市場的大玩家,“羊毛出在豬身上”的玩法可是他們的拿手好戲。

上半年,我們已經看過不少全款優先、首付給的多的買家優先的新聞。五千萬買房的只能牆角蹲等著,一千萬買房的還得淋雨排隊。

要限價,房價低了,那就收收茶水費。打擊亂收費,那就拿資信證明來看房,全款來買房。另外一個手段,就是建大房子。某些二線城市新開盤的商品房,小戶型難尋,沒上一百平,都難找到幾套沒售出的房。

地產公司紛紛收縮戰線自保,房價到底會怎麼變?

加之現在的中美問題,樓市還得為國堅挺一會兒。下半年指望房價大降,基本沒戲。

不過話說回來,在從上至下的打擊之下,市場亂象一定得到遏制,應該是可以預期的。但這對房價的影響,卻是複雜的。如長沙,在該省機關報發佈評論之後,迅速展開行動,實際上等於調控政策做了調整。

這讓一些剛需、改善性、回鄉置業、人才購房、投資性需求的預期和判斷受到影響。

如果更多城市調控細則有變化,這一方面可能讓多套房持有者忐忑,也可能同時讓未購房者,或持有房票者更想要抓緊入市,因為不知道未來還怎麼變,買了再說。

造成的結果就是,在一些城市需求一下子可能還會增加,同時部分拋售也是有可能。房價到底怎麼變,或許顯得更加複雜綜合。

一個真正經歷過泡沫破滅的城市才更明白,雪崩時每一片雪花都不是無辜的。同樣,每一片雪花都將覆沒,付出代價。

本文系槓桿遊戲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