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绿工作效果显著,南岭雄姿逐渐复原——清远中院跟踪回访南岭森林保护区生态修复工作纪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并且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南岭,作为广东的天然生态屏障,这里层峦叠嶂、古木参天、植被茂盛、生物物种丰富。谁曾料到,2012年,这样一张闪亮的生态名片曾因违法开发遭受过满目疮痍。

环境保护非一家之责,守护绿水青山人人有责。2016年,北京“自然之友”、广东环保基金会等环保公益组织联合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要求修复生态。清远市中级人民法院创新审判理念与方式,提出以500万元作为基础修复费用,如未达标,被告还需承担后续修复费用的方式成功调解该案。自此,石坑崆公路修复工程拉开序幕,南岭青山画卷正在重新绘就。

复绿工作效果显著,南岭雄姿逐渐复原——清远中院跟踪回访南岭森林保护区生态修复工作纪实

生态复绿效果显著 南岭雄姿逐渐复原

2017年2月20日,本案调解协议生效后,清远市中级人民法院着手对生态修复的模式进行探索研究,并大胆设想执行代管人这一创新模式并付诸实践,指定乳阳林场为该案的执行代管人。随后,在执行代管人的组织和管理下,经过编制修复方案、公开招投标、施工单位进场以及聘请监理公司等一系列程序,2017年10月,石坑崆公路边坡复绿与生态修复工程正式启动。

“经过半年时间的修复,目前石坑崆生态修复基础工程已完善护坡、固坡、防护栏、挡水线等防护措施,其中新建排水沟5条、挡水线约4200米、动物廊道5处,修建土槽1600个;另外,还根据不同海拔对地表裸露地段采取不同手段进行复绿。现已完成覆土5700立方,种植衫木、荷木、南方红豆杉等树种3.3万棵,种植云南常山、映山红、高山杜鹃等灌木约2.3万棵,种植爬山虎等藤本植物约4.2万株,撒播马尾松等种子200公斤,撒播草种1500公斤。预计两年内被破坏的地区森林覆盖率将达到60%。”负责该项目的施工方广东尚善环境建设有限公司代表介绍。

复绿工作效果显著,南岭雄姿逐渐复原——清远中院跟踪回访南岭森林保护区生态修复工作纪实

(林区公路(老蓬段)生态效果修复观测点)

乳阳林场在代管南岭石坑崆公路生态修复实施工程的过程中,无偿承担管理和监督工作,并派专人负责上山察看修复实施情况,及时向法院汇报工作,保证了该案后续执行工作的稳步运行。

“2017年4月7日我局成立了专门的生态修复督导小组,现修复工程的每一步,我们都有专人跟法院对接。”生态修复督导小组负责人丁海胜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加大力度做好监管工作,确保石坑崆生态修复工作落实到位。

生态建设非一日之功 守护青山需久久为功

盛夏5月,走进南岭自然保护区,原本因违规开发倾倒的山石掩埋地,如今重新覆土并种上植被,大部分复绿苗木及草种已成活发芽。一颗颗小衫木和松树随风舞动,摇曳生姿;一株株映山红和杜鹃开出了美丽的花朵,给成片的绿色点缀了色彩;任性的爬山虎也沿着山坡尽情地向上舒展,焕发出无穷的生命活力。

5月20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环资庭庭长羊琴、清远市中级人民法院该案主审法官谢伟诚、原告北京自然之友、广东环保基金会及相关律师代表齐聚南岭,在被告景区公司负责人、乳阳林场、施工方、监理方的陪同下,到11个生态修复效果观测点查看修复情况。在座谈会上,大家对前期修复所取得的成效表示满意,但同时也达成共识:生态修复靠急功近利的心态是解决不了的。复绿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新种植的苗木是否能完全成活,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目标,需时刻关注其生长环境,同时也需要持之以恒地跟进与维护。

复绿工作效果显著,南岭雄姿逐渐复原——清远中院跟踪回访南岭森林保护区生态修复工作纪实

(南岭石坑崆生态修复现场,新建排水沟5条。)

小草扎根犹如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唯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方能守护绿水青山。未来南岭修复能否保质保量地完成,我们拭目以待。相信有法治这把尚方宝剑在手,再加上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监督,南岭昔日风光终将复原,广东生态名片也将被重新塑造。

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共同课题;向往天蓝、地绿、水净,也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时刻紧绷生态之弦,做美好环境的缔造者和守护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