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進入寒冬時代,中國的手機廠商們如何能夠自救求生?

從2007年蘋果手機問世以來,全世界進入了一個全面智能手機的時代,在這個大時代裡,一代巨頭諾基亞隕落了,蘋果成為了時代的領跑者,然而在蘋果領跑時代的背後,一群中國企業緊追不放,讓這個智能手機的時代成為了中國智能機的大時代,一線品牌華為、小米、OPPO、VIVO爭相鬥豔,二線品牌魅族、中興各顯神通,但是在我們習慣了國產手機蓬勃發展的時候,一場寒冬卻在不知不覺中降臨,國產手機到底怎了?

國產手機進入寒冬時代,中國的手機廠商們如何能夠自救求生?

一、一場不期而遇的手機寒冬

2017年開始,中國手機出現了一次巨大的變革,中國國產智能手機的額出貨量出現了首次下跌,在不少人都認為這個不過是一次小調整的時候,沒人想到一場寒冬已經降臨在中國的手機產業中了,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1—3月,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滑27%,而事實上這已經是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連續12個月的下跌了。IDC公佈的數據同樣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下降約為16%,前五之外的智能手機廠商銷量更是跌幅更是高達59.3%,並且中國市場的疲軟表現也拖累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在2018年一季度同比下滑2.4%。

國產手機進入寒冬時代,中國的手機廠商們如何能夠自救求生?

如果說一個月或者兩個月的手機出貨量下跌也就是個市場調整不足為慮的話,那麼這次長達一整年的下滑,已經足以支撐手機市場寒冬這個趨勢的判斷了,其實我們仔細分析國產手機市場的寒冬,其實這個寒冬的到來可謂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為什麼這麼說呢?

根據產業經濟學的產業週期理論,我們可以知道,一個產業的發展必然會經歷一個從幼稚期向增長期再向成熟期的一個演變過程,如果說2007年蘋果推出的第一代iPhone手機正式開啟了智能手機時代來看,智能手機已經經歷了十年多的快速發展,在這個快速發展過程中,智能手機從無到有,迅速普及到了大多數人,現在無論是在一線的北上廣深,還是在三四線的小城市,亦或農村城鎮,智能手機可以說是到處都在。

在2015年的時候,智能手機就曾經出現過增長的頹勢,但是由於三四線市場和農村市場的崛起,讓智能手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血,到了今天之後,智能手機已經基本市場的全覆蓋,從而讓智能手機的發展正在呈現出從高速增長向中低速增長的換擋週期。

國產手機進入寒冬時代,中國的手機廠商們如何能夠自救求生?

一方面,智能手機進入了全面成熟期之後,已經很難像之前一樣擁有那種讓人眼前一亮的創新了,無論是最高端的蘋果手機,還是中低端的國產智能手機,其已經很多年沒有那種讓人忍不住購買的超級創新或者“黑科技”出現了,無論是最近兩年的全面屏技術還是所謂的AI技術都不足以支撐智能手機的銷量狂奔。許多的智能手機新舊產品都陷入了差異化日益減少,消費者用戶體驗逐漸趨同的境地,由於很難再觸及到消費者真正的痛點,所以消費者的購買需求也在不斷減退。

另一方面,智能手機也在逐漸進入性能過剩時代。在PC市場的發展過程中就曾經出現從高速增長向性能過剩時代的轉變,從處理器來看,第三代的intel酷睿i5處理器與最新的處理器性能提升其實並不明顯,在用戶體驗的角度來看,3年前的計算機和現在的計算機除了更薄一些之外,其實使用的差異性並不大,所以消費者也就逐步缺乏了更新換代的動力。在智能手機市場,這個現象也在出現,由於智能手機的性能越來越好,新舊產品的功能體驗的差距正在逐步模糊,讓消費者更新換代的頻率進一步降低,特別是國產智能機注重的三四線城市及以下市場,這種更新換代的需求更低,從而讓市場的發展出現了放緩。

國產手機進入寒冬時代,中國的手機廠商們如何能夠自救求生?

二、國產智能手機廠商如何自救?

面對著智能手機生產的寒冬,很多人說小米選擇這個時候上市,也是因為智能手機可能留給小米的空間不多了,此時上市無疑是可以搏個最高的市值,的確面對著智能手機的寒冬,廣大國產智能手機廠商到底該如何自救呢?

一是打造自身的長板。中國的國產手機在設計和製造上面有一個明顯的發展路徑,這就是補短板,由於之前國產手機的發展較為落後,所以對於各家國產手機廠商來說,大家都是在補短板的過程中,而參照的對象就是蘋果手機或者當時的三星手機,由於有了一個非常好的參照系,所以手機生產廠商只需要按照這些國際的先行者們去借鑑去二次創新就好了,並不需要自己多做什麼,所以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國產手機廠商都是在補短板的過程中。然而現階段,短板基本上已經補的差不多了,國產手機廠商需要的則是加長板了,現在消費者的痛點多集中在拍照、續航、全面屏這些上面,如果有廠商能夠在這些領域實現領先的突破,無疑將構建自己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國產手機進入寒冬時代,中國的手機廠商們如何能夠自救求生?

二是從戰略上抱團取暖。面對著產業的寒冬,除了從技術上想辦法之外,還有什麼辦法呢?其實是有的,舉例來說,面對著美國經濟大蕭條的時候,很多企業選擇了併購,將原先競爭激烈的產業,併購成為幾家主要的市場廠商,從而獲得了規模經濟效益,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這在手機市場上也不失是一種解決思路,當市場競爭減少的時候,很多沒必要的價格戰乃至於白刃戰就可以逐漸減少了,當企業變大的時候,禦寒的能力也會不斷增強。

三是從業務上拓展海外市場。現在國產手機的問題,無疑就是存量市場已經被瓜分的差不多了,新增換機的需求不強,那麼怎麼辦呢?其實海外無疑是一個廣闊的市場,在東南亞、印度、非洲等欠發達國家還有著巨大的市場等待開拓,舉例來說,在這方面最成功的無疑就是傳音手機,說到傳音很多人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是在山寨機時代,傳音手機的前身波導無疑大家都是耳熟能詳,波導手機在錯過了國產智能機高潮的時候,選擇了差異化的競爭道路,前往非洲開拓,成為了非洲市場佔有率第一的智能手機品牌。

國產手機進入寒冬時代,中國的手機廠商們如何能夠自救求生?

在這個手機的寒冬中,其實每家企業都不好過,如何能夠出奇制勝就要靠各個公司的奇思妙想了。

作者:上游財經專家顧問,財經專欄作家,財經評論員。

首發微信公眾號:江瀚視野觀察(jianghanview)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