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下:一夜暴富之後的「拆二代」,今後該何去何從


拆二代”多數是80年代後出生的城市近郊人。繼承了父輩們留下的房產,在城市擴建的時候,由於拆遷補償而突然一夜之間暴富而形成的一個特殊群體。拆遷給他們帶來了漂亮的房子和鈔票,卻讓很多人迷失了方向。

一夜暴富之後的他們,有的開上了豪車,買名包名錶;有的依然默默過著本色生活;還有的則用這筆錢去創業;也有的或賭博輸光或揮霍一空。

30歲的李偉家住北京市豐臺區大紅門,2010年老房子拆遷。為了工作和生活方便,他買了三臺車。其中一臺是全球限量500臺的smart。拆遷之前李偉一家人就積累了一定資金,對他來說拆遷只不過是換了個地方住而已。

李偉一直有一個創業夢,提到創業過程,他坦言太辛苦。目前除了做品牌代理,李偉也會自己賣紅酒。對於未來,李偉希望再開兩家代理店。拋開“拆二代”的頭銜,有自己正常的工作生活才是他想要的。

27歲的田騰偉是2010年的拆遷戶,如今已是一家二手車行的老闆。這款保時捷是他一直以來所夢想的,拆遷之後便買了。田騰偉覺得拆遷給自己生活帶來的改變並不大。“國家政策好,拆遷之後,給了我們這麼多錢。但人應該要有能力去掙錢,而且花自己掙來的錢底氣也更足一些。”


在田騰偉的二手車行裡,從銷售到洗車他都儘量親力親為。“趁著自己還年輕,有能力工作,就要拼搏,不能靠著拆遷錢享樂,等到資金枯竭時沒了健康的身體,也沒了生活的動力。”

26歲的陳王敬,5年前家裡的房子拆遷。成為了“拆二代”的他為自己添置了一輛路虎。

陳王敬表示許多“拆二代”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貪圖享樂,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業,“只不過從前做生意投資比較謹慎,現在會把目光放的更遠,但並不會只知揮霍不知進取。”

1994年出生的劉亞偉是河南省鄭州市花胡莊村民。村莊拆遷後一家人在城裡買了一套房子,劉亞偉目前開了一輛30萬元左右的車子,他自己身邊的“拆二代”沒有開特別豪華的車子,像他這個年齡的非“拆二代”,多數還在讀大學或在社會上打工。

劉亞偉的愛人比他要小一歲,也是一個“拆二代”,在劉亞偉的圈子裡,他這個年齡結婚的人不佔少數,雙方多是“拆二代”。

28歲的小袁不認為拆遷給他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變化,“原來住樓房,現在一樣住樓房,只不過是從小屋變成大屋。”小袁一年多前辭去了原來的工作,他覺得趁著年輕就應該多闖蕩。他希望自己未來能夠有一個穩定的工作和家庭。

對於“拆二代”來說,無論面對何等的生活變遷,都應該有一個客觀理智的心態。當然,作為父母也應當做表率,拆遷後的生活需要規劃,只要抱著給自己和家人一個長久幸福的心態,才能面對拆遷帶來的鉅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