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比醫藥還暴利的行業,你知道幾個?

在我們提出這個問題之前,首先需要解決一個問題認知:如何定義暴利?

暴利的釋義為指生產者、經營者獲取超過合理利潤幅度的行為。在這裡,我們就分析一下到底哪個行業最暴利。

當然,在對比之前我們要先對醫藥行業的暴利進行分析。在一般人眼中,醫藥暴利毋庸置疑,但是實際上醫藥開發方面也需要大量的資金。就比如《我不是藥神》當中揭露的那樣,印度為什麼會成為仿製藥的天堂?就因為印度大量的人口需要購買藥物,而專利藥開發則需要特別多的資金,印度又付不起這個專利開發費。

專利藥和仿製藥之間,差值高達10倍,醫藥暴利可見一斑。當然,專利藥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暴利。

《我不是藥神》比醫藥還暴利的行業,你知道幾個?

比醫藥還要暴利的行業

NO.4:白酒

是的,酒精類飲品行業暴利非常之高。筆者認識一名葡萄酒總經銷,其品牌還是來自於拉菲,但是他告訴我,每瓶葡萄酒進價不過30元,零售價卻能上千。當然,這中間還有一部分錢被分銷商分潤,不過利潤還是非常客觀的。

白酒當中,每噸糧食能生產100市斤左右白酒,其糧食收購價大概是1.6K元,而生產出的產品零售多少錢呢?100市斤白酒最多能賣15K左右。

《我不是藥神》比醫藥還暴利的行業,你知道幾個?

NO.3:飲料

非碳酸類果汁飲料利潤最大,市場價零售3元的果汁,連包裝帶成本及設備不超過1元,而且易拉罐的成本更低。許多人也知道,一些不法廠商,甚至還低價購買果農爛掉的桃子等水果,成本價更加低廉。只不過飲料廠商的投資,大多在初期設備投資,品牌推廣,這是一大筆的資金缺口。

NO.2:日用品

日用品當中,個人清潔化學制品利潤非常高。就比如說牙膏,其中最貴的材料為發泡劑,價格大約在600元一噸左右。這一噸的發泡劑,也就是牙膏的主要材料之一,大約能裝滿100克牙膏9000支。因而,日用品當中投資最大的同樣不是產品本身,而是產品的品牌以及廣告費,設備費用等等。

《我不是藥神》比醫藥還暴利的行業,你知道幾個?

NO.1:化妝品

某款知名品牌的神仙水,其中國區售價為560元,而成本僅僅為6.5元。就算加上研發成本等等,平均下來其總價值不過每支20元左右。

以上舉例的產品大多都是其利潤很高,但是貴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產品本身所附加的產值。比如品牌附加值,營銷成本,物流成本,管理成本,設備成本,研發成本,廣告成本等等一系列的成本。

《我不是藥神》比醫藥還暴利的行業,你知道幾個?

各位網友你們還知道有哪些行業是暴利的嗎?歡迎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