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区检察院:创新工作模式 提升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水平

生动展示全市两级检察院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具体行动,深入报道全市基层检察院开展法律监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民生民利、促进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突出成绩和工作亮点,郑州市检察院组织“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郑州市检察机关基层行集中采访活动”。

系列活动之十一

上街区检察院:

创新工作模式

提升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水平

近年来,郑州市上街区人民检察院顺应党和人民的新要求新期待,把社区矫正监督作为检验刑事执行检察监督整体成效的重要标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自身严格规范司法为基础,以监督纠正执行中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以科技化信息化为动力,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着力提升监督能力水平,社区矫正人员从未出现脱管、漏管、虚管、重新犯罪现象,不仅有力维护了刑事执行领域的公平公正,还保障了社会大局的稳定。

建立审前评估检察机制

矫正对象信息提前掌握

去年年底,上街区检察院与区司法局建立了审前评估检察机制,首先从源头上把好社区矫正入口关,保证审前评估结果的客观真实。

上街区检察院:创新工作模式 提升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水平

按照该机制工作模式,办案机关社区矫正审前调查委托以及调查评估都必须在上街区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备案,由检察院进行同步监督,使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得以提前摸清社区矫正对象信息。然后通过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实现监督关口前移。防止审前调查走过场,及时发现审前评估阶段中法院、司法局的违法违规行为,提前发现管理中风险点,及时、精准提出检察建议或者纠正违法,杜绝不符合条件的进入矫正程序,防患于未然,使监督更为有力。

上街区检察院:创新工作模式 提升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水平

建立矫正信息共享共核机制

跟踪监督罪犯动态

上街区检察院对全区一个乡镇、5个办事处的社区矫正工作进行动态监管检察,不定期抽查社区矫正对象的接收管理情况,时刻保证监督到位。

一方面,以司法局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平台和社区矫正电子腕带定位系统为依托,与司法局联网,实时共享大数据,提升信息化水平。

上街区检察院:创新工作模式 提升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水平

另一方面,筑起电子围墙,检察监督全覆盖全过程无盲区。两种信息平台系统的互补利用,可以解决人机分离、限定区域模糊,信号漂移的等弊端。针对重点人员和严管对象佩戴电子手环,可以定位能精确到5米范围内,并对社区矫正人员限定活动区域,做到检察监督全覆盖全过程无盲区,及时发现和纠正社区服刑人员违纪违规的情形。

另外,上街区检察院建立与法院、公安、司法行政机关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通报制度,及时研究解决社区矫正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定期进行数据核对、情况沟通,确保各项基础数据符合实际、客观真实,共同推动社区矫正工作深入开展。

上街区检察院:创新工作模式 提升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水平

建立矫正对象分类登记制度

突出检察监督重点

采用分类登记模式,上街区检察院将社区矫正人员所涉及的罪名分类统计,研究分析特点、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完善对不同人群的监督措施。

首先是针对不同犯罪类别,分类开展法制教育小课堂,使其清楚认识到犯罪的危害性,改过自新,早日回归社会。

上街区检察院:创新工作模式 提升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水平

其次是对重点人员和严管对象,开展训诫谈话,面对面深入分析犯罪的根源和社会危害性,及时告诫违反规定的法律后果。

再就是与心理咨询师一起,对思想偏激、容易走极端的人,进行深入谈话和心理疏导,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及早打开心结。

上街区检察院:创新工作模式 提升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水平

延伸工作触角

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上街区检察院还建立了驻社区矫正中心检察室,配备经过专业培训,具有一定法律规范化办案水平的专人专司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不仅对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公安机关交付执行的相关法律手续是否完备、交付是否及时等进行监督,还对司法行政机关接收、矫正、管理、变更、解除等活动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进行监督,实现了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同步,掌握全面,监督及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