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城区检察院:聚焦“规范 文明 智慧”建设 推进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为生动展示全市两级检察院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具体行动,深入报道全市基层检察院开展法律监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民生民利、促进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突出成绩和工作亮点,郑州市检察院组织“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郑州市检察机关基层行集中采访活动”。

系列活动之七

聚焦“规范 文明 智慧”建设

推进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检察机关各项改革全面深化的关键之年。年初,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提出了建设“规范管检、文明管检、智慧管检”的总体工作思路,通过加强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科技强检等方式,规范了司法行为,落实了全面从严治检,实现了转型发展,该院干警思想认识进一步统一、廉政作风进一步改进、办案质效进一步提高、队伍形象进一步改善、司法公信进一步提升,向群众交出了一张满意的答卷。

注重制度创新 建设“规范管检”

今年6月13日上午,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人民检察院举办了一次特别的案件质量讲评会。讲评会上,该院案管部门专职评查员将发现的典型案件质量问题,以“点名”的方式向主办检察官讲评。讲评过程中,主办检察官接受了专职评查员大部分的“指控”,但就部分在司法实践上的问题当场提出了异议,并对现有评查规则提出了的修改建议。双方对出现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一致意见。此举不仅提高了案件质量,完善了质量评查体系,更加深了双方对规范司法行为的认识。这种“控辩式”案件评查模式在全市尚属首次。

管城区检察院:聚焦“规范 文明 智慧”建设 推进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管城区检察院举行案件评查会现场

在以往的案件评查工作中,案件评查员将筛选出的瑕疵案件在全院予以通报,供办案人警醒并更正。然而该评查形式缺乏反馈机制,办案人在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某些问题无法回避,个人又无力解决,所以造成有些办案瑕疵屡次通报屡次出现。针对上述实际情况,该院创新工作机制,在案件评查的基础上加入了案件讲评环节,并提出了“控辩式”的讲评模式。给了办案人“辩护权”后,司法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在讲评会上被相继提出,双方在耐心讨论后制定出了相关解决方案并形成制度,为以后的办案提供了依据。经过“控辩”后,案件管理部门与被管理部门不仅解决了司法办案中积累已久的“顽疾”,更取得了部门间的相互理解,达到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共赢。

管城区检察院:聚焦“规范 文明 智慧”建设 推进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管城区检察院组织控辩式案件讲评会现场

近年来,管城区检察院高度重视规范司法行为,尤其注重在案件监督上下功夫。该院通过建设流程监控、案件质量评查、统计信息分析和涉案财物监管等制度,主动“自我诊疗”,针对“病灶”“顽疾”对症下药,切实提高办案质量,推进司法规范化建设。

管城区检察院:聚焦“规范 文明 智慧”建设 推进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管城区检察院获评十大精品案件

该院先后研发案件质量评查系统和涉案财物管理系统,被郑州市检察院采纳后在全市检察系统推广使用。运用技术手段规范涉案财物管理,确保涉案财物规范流转,同步打造标准化涉案财物管理室,保障涉案财物安全。案件评查工作要求对全部案件“先评查,后归档”,定期召开案件质量评查会,通报案件质量问题。人员分类管理后,案管部门根据统一业务应用系统的调整,对案件质量评查系统进行调整,确保评查工作与司法责任制相匹配。自案件评查系统运行至今,共评查各类案件4424件,多起案件被评为省市“十大精品案件”。

注重队伍建设 锻造“文明管检”

“十九大报告为国家未来发展绘制的蓝图就是我们几代共产党员一直努力追求的。今天我们与年轻干警一道学习十九大精神,畅谈峥嵘岁月,发挥余热,为国家未来的发展贡献力量。”去年11月,在十九大闭幕后,管城区检察院邀请离退休老党员与干警一同学习十九大精神,追忆革命建设成就,为检察院建言献策。

管城区检察院:聚焦“规范 文明 智慧”建设 推进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管城区检察院新任检察员宪法宣誓仪式

近年来,管城区检察院以复创全国文明单位为契机,不断加强队伍建设。该院将文明创建列入年度总体目标,以文明创建为抓手,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要求,打造了一支让党放心、群众满意、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文明之师”。

构筑“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夯实干警思想根基。该院坚持以党建强信念、以队建领正气、以创建促修养,通过举办业务培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狠抓机关工作规范和作风纪律督查,进一步促进了检察队伍稳步协调发展。2017年,该院先后荣获市级以上集体荣誉23项,个人荣誉41人次,案管中心等3个部门被荣记集体三等功,19人分别被荣记个人二等功、三等功。该院用好、用活、用实文明创建平台,不断强化干警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并再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管城区检察院:聚焦“规范 文明 智慧”建设 推进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管城区检察院组织干警参观烈士陵园

注重个人职业素养培育,强化干警履职能力。管城区检察院开展多种形式岗位培训,通过赴高校定向培训、实施网络素养学习、开展练兵竞赛、实施全员调研课题制等形式,不仅提高了干警的理论素养,更是连续四年高质量完成最高人民检察院理论课题。去年,全院涌现出了3名业务模范标兵,5名干警在全国、省、市业务竞赛中获奖,未检科干警田丽静被评为“全国‘法治进校园’优秀巡讲员”,受到时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的亲切接见。

管城区检察院:聚焦“规范 文明 智慧”建设 推进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管城区检察院青年志愿者在辖区清理垃圾和小广告

树立“红线”意识,打造清正廉洁队伍。管城区检察院党组将学习党章、准则、条例作为新形势下推进全面从严治检、建设过硬检察队伍的根本遵循。院党组严格落实“一岗双责”, 检察长与院领导班子成员、分管院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检察干警人人签订《廉洁从检承诺书》。院纪检组以“严肃工作纪律,转变工作作风,加强机关管理”为重点,建立健全约束机制,切实加强监督制约,对重点执法岗位、重点执法人员、重点执法环节的监督,进一步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扎紧检察权行使的制度“笼子”。多年来,管城区检察院一直保持违规违纪零发生的记录。

注重“科技强检” 打造“智慧管检”

随着司法改革和监察体制改革的叠加推进,实现检察工作转型发展已成为全国检察机关面临的共同挑战和重要发展机遇。管城区检察院高度重视“科技强检”在新时期检察工作的作用,并结合机制创新提出了“智慧检察”的概念,为新时代检察工作实现转型发展,提供管城样板。在这个过程中,“管城未检”已率先在全国亮相。

管城区检察院:聚焦“规范 文明 智慧”建设 推进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管城区检察院举行未成年人普法教育中心揭牌仪式

早在2012年,管城区检察院就建成了设施完备的“心灯”疏导室,同时探索创新的“心灯3+2”办案模式被最高检评为15个创新事例,并入选郑州市文明办志愿服务项目。2017年, 管城区检察院又以运作成熟的“心灯3+2”办案模式为基础研发出了“未成年人帮教在线”平台。该平台兼具在线疏导、社会观护、普法预防、卷宗打印等功能,实现未成年帮教工作由线下到线上、由个体到整体的转型升级。与此同时,管城区检察院投资500余万元兴建超过800平方米的“未成年人普法教育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并将“普法教育中心”所有内容“搬”至“未成年人帮教在线”平台,二者相互融合,和相配合,实现了未成年人普法教育线上线下全覆盖。随后,该院与辖区教体局建立合作机制,向辖区中小学派遣“法制副校长”,并将“未成年人帮教在线”连入辖区教育网络,辖区中小学生不出教室就能登录该系统,收看“法治课堂”栏目,以孩子们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普法教育活动。

管城区检察院:聚焦“规范 文明 智慧”建设 推进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管城区检察院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创新实践基地

今年4月27日,全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创新实践学术研讨会在郑州举行,管城区检察院被宣布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创新实践基地,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东在会上做了关于“心灯3+2”工作模式和未成年人帮教在线平台工作模式的典型发言。次日,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创新实践基地在管城区检察院揭牌运行。

在不断的实践中,管城区检察院逐步建成了六大智慧平台,优化内部监管,提升管理质量,畅通服务渠道。该院研发的案件质量评查系统经进一步完善,在全国检察系统被推荐使用;建成的“检务通”平台,实现了非涉密检务审批、信息发布、请假考勤、邮件通信等网上流转、无纸化办公,进一步促进了规范化管理;申请专项资金建设的远程视频提审、远程视频开庭系统,进一步提升检察机关的科技化水平等等。

管城区检察院:聚焦“规范 文明 智慧”建设 推进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未成年人普法教育中心的模拟法庭

2018年以来,管城区检察院先后被高检院评为基层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推进年专项活动先进基层院、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检察机关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示范单位等,每一项工作的推进,都包含管检人的对规范司法行为的要求、对全面从严治检的决心、对推动转型发展的探索。在今后的工作中,管城区检察院将在新起点上更好地发挥检察职能,主动作为,以“规范管检、文明管检、智慧管检”为工作目标,全面提升整体工作水平,不断开创检察事业新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