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之門》:感同身受的殘酷社會 當殺意來臨的時刻!

《殺人之門》:感同身受的殘酷社會 當殺意來臨的時刻!

坦白的講,這本書看完之後,還是心懷悲傷的,那種感覺像讀完了《白夜行》一般。很多讀者不認為《殺人之門》是一本多好的小說,但讀完,你卻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一種似曾相識,或是受了委屈,或是對某人的恨意,甚至有些無能……喜歡東野圭吾還有一個重要的點,在他的故事裡,很多人不是要用善惡來區分的,因為他們是灰色的,既不是白也不是黑。

不知道用感同身受這個詞來形容這本書是不是合適。

因為這些故事,似乎就是在我們身邊,甚至是自己。

做什麼事情,記得要有棄子……越是信任之人,越適合當棄子。關於棄子的話題,實在有些沉重,本文也不想多做討論,但這也是一種所謂的社會形態,有時候可以當作某種後路。人與人的關係本就薄弱,不用抱怨。

《殺人之門》:感同身受的殘酷社會 當殺意來臨的時刻!

倉持修似乎是田島一生的夢魘來源,可田島也並非是真的好人,關鍵是倉持也並非一無是處的絕對敗類。而所謂的倉持修這樣的騙子,在當今社會比比皆是,甚至還用華麗的外衣包裹著自己,讓周圍的人認為自己是個心地善良的大好人。

對田島真的好的人呢?最後卻成了普普通通的過客。

無奈嗎?但又是事實吧。

田島的人生其實並不是有多麼色彩斑斕,但倉持修卻在某種程度上讓其人生起了不小的變化。

小時候,他去偷死去祖母的錢,看到了家中女傭的某些不可告人之事,收到詛咒信,去下五子棋輸錢。當然,還有自己親看看到父親的轉變,最終也目睹了父親的殺意。

工作之後,遇到了真心對自己的人,他也不太敞開心扉,也做了那些可以掙到錢卻有些違背良心的事情。結婚之後,卻被設計了外遇……總之,這些決定也都是田島自己做的。

倉持修這種社會人,直白的說,以騙來謀求一切。

為了統計數據,詛咒信就出自他手。和下五子棋的人聯手騙田島的錢。

《殺人之門》:感同身受的殘酷社會 當殺意來臨的時刻!

工作之後,變本加厲,經常拉田島入夥,幹那些所謂的類似傳銷微商的工作,但最終他卻得以脫身,就連田島喜歡的人,也變為了自己的妻子。

後來自己弄所謂的股票公司,把自己情人介紹給田島當妻子,最終又導演了外遇計策致使田島離婚,不過需要付的款項卻也是倉持修付的就是了。

倉持修雖然使用了很多計策,但是田島卻是那個做決定的人,他最終把一切的殺意都寄往倉持修那裡,是不是對的呢?

田島真的做到面對現實,為人誠實了嗎?

經歷了那麼多的事情,卻每次都掉入所謂的陷阱,外遇難道也全是對方的問題嗎?

可以選擇時候,選擇了逃避,或者謊言,把一切怪罪於某人就可以使自己解脫的想法是不是有些偏離軌道了。

最後的一幕,田島還沒能越過這條界限,仍然犯著某種錯誤,那麼作為讀者,是不是也該思考思考,自己將如何選擇,尤其是真正殘酷的現實來襲的時候。

東野圭吾的《殺人之門》帶給筆者的思考也頗為的多,但也會讓筆者更為堅定的面對,希望你也一樣!

方糖文庫·懷利sam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