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未來三年實施「六大攻堅行動」 打贏健康扶貧攻堅戰

国家卫健委:未来三年实施“六大攻坚行动” 打赢健康扶贫攻坚战

來源 | 央廣網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成為脫貧攻堅的“硬骨頭”,如何通過健康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7月2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與國務院扶貧辦聯合舉辦的全國健康扶貧三年攻堅工作會議在四川成都召開。

會議強調,要在未來三年通過實施貧困人口託底醫療保障等六大攻堅行動,實現貧困地區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全覆蓋,使健康扶貧取得切實成效。

国家卫健委:未来三年实施“六大攻坚行动” 打赢健康扶贫攻坚战

辛辛苦苦奔小康,卻因一場大病而致貧、返貧,是不少農村百姓面臨大病時的真實寫照。國家衛生健康委主任馬曉偉表示,實施脫貧攻堅以來,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國務院扶貧辦等有關部門,先後針對大病和慢病患者採取了一系列惠民措施。截至2017年底,累計核實需救治的849萬貧困人口中,已有804萬人入院治療或享受了簽約服務,覆蓋近95%的大病和慢性病患者。

健康扶貧動態管理系統監測顯示,藉助實行縣域內住院先診療後付費和“一站式”即時結算,2017年全國貧困人口醫療費用個人自付比例平均為16%,較此前進一步減輕。

此外,通過三級醫院對口援建、實施全民健康保障工程規劃、全科醫生特崗計劃、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等方式,加大了貧困地區傳染病、地方病、寄生蟲病綜合防治力度,也使得貧困地區新生兒、婦女等重點人群公共衛生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馬曉偉也同時指出,健康扶貧過去雖取得了一系列進展,但仍面臨著很多難啃的“硬骨頭”。根據國務院扶貧辦建檔立卡統計,截至今年4月底,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貧困戶佔建檔立卡貧困戶總數的42%。

“一些地方的健康扶貧‘最後一公里’政策機制尚不穩固;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還比較薄弱,另有部分地區存在過度加碼和執行不到位並存的現象等。”馬曉偉說。

據記者從會上了解,為改善這一局面,國家衛健委與國務院扶貧辦將在未來三年實施六大攻堅行動:

通過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對經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報銷後的個人自付醫療費用給予傾斜救助,將農村貧困人口住院及門診大病、長期慢性病醫療費用個人自付比例控制在可承受範圍內;全面推進大病專項救治工作,並逐步擴大救治病種,到2020年力爭達到30個病種;同時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優先為農村貧困人口提供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等慢病規範管理與健康服務;全面改善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機構設施條件,力爭用3年時間,實現貧困地區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全覆蓋;壓實三級醫院對口幫扶責任;開展貧困地區艾滋病、結核病、包蟲病、大骨節病等重點疾病的綜合防治。

針對“三區三州”(“三區”為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省藏區;“三州”指甘肅的臨夏州、四川的涼山州和雲南的怒江州)這一深度貧困地區,還將實施健康扶貧三年攻堅行動,通過衛生健康領域政策、項目、資金優先支持、優先給予的政策,來重點解決這一地區的健康難題。

——大家都在看——

縣域衛生領域最大規模年度盛會即將召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