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閨蜜」

“閨蜜”一詞,應該是現代人的稱呼吧,聽起來是那麼親切、那麼溫暖,似乎還有一點炫耀的意思,我理解的“閨蜜”應該是無話不談的好友,更多的是友情、是包容、是無所顧忌。

我的“閨蜜”

她是我的高中同學、大學同學,畢業後留在同一座城市,現在兩家距離兩站地,晚上都可以約一下,走路到對方家裡也就二十分鐘。相識三十多年了,因為有著共同的愛好,聯繫一直很緊密,隨時都可以敞開心扉,或傾訴或發洩,無需遮遮掩掩,可以把自己的內心世界暴露在她面前,從來不怕被她笑話,這應該就是閨蜜了吧。

我的“閨蜜”

初識她是在高一的時候。她長著一張肉嘟嘟的娃娃臉,細皮嫩肉的,不像我們這些村裡娃,風吹日曬的經歷已經刻在了臉上,用現在的話說,她長得不太接地氣,加上她平時多是冷臉視人,給人一種孤傲的感覺,所以那時候我們接觸並不多。

我的“閨蜜”

高二分班的時候,我們都選擇了文科班,接觸越來越多了,我才對她多了幾分瞭解。她的作文特別好,常常被老師拿來當範文點評;鋼筆字也寫得好,最起碼那時候感覺寫得很流暢。我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喜歡吃一樣的飯菜,喜歡吃零食,喜歡詩詞歌賦,於是漸漸成了好朋友。

我的“閨蜜”

翻出我高中時的日記,那裡有我們溫馨的回憶,有我們友情的印記,往事如煙,轉眼已是三十二年前。

我的“閨蜜”

她陪我買的第一本詩集《唐人絕句精華》,至今書頁已經泛黃,卻仍在我身邊;李白的那首《將進酒》是她抄在了我們各自的日記本上,我們一起背誦。

我的“閨蜜”

我的“閨蜜”

夏天的夜晚,我們曾在村外的馬路上散步談心背唐詩,緩解一下緊張的大腦神經;學校操場邊上就是村裡的集市,我們偶爾會買兩毛錢的瓜籽邊吃邊聊;也曾穿過一樣的鞋子一樣的衣服,不像現在的人都儘量避免撞衫。

我的“閨蜜”

在那間由教室改成的女生宿舍裡,兩排大木板就是我們的大通鋪,每人只有一小條地方,在那個簡陋的宿舍裡,冬天沒有取暖設備,甚至臉盆裡的水都能結冰,為了取暖我們蓋一床被子,一般都是她先睡暖被窩,漫漫長夜裡,是她帶給我溫暖,所以,那時候我稱她為姐。

我的“閨蜜”

上大學的時候又進了同一所院校,同專業不同班,宿舍在同一層樓,經常在一起上大課,吃飯也在一起。

我的“閨蜜”

四年後,她去了學校當老師,而我與大多數人一樣進了銀行。工作、戀愛、結婚、生子,我們都忙著各自的事,那時候沒有手機,通訊不方便,便很少聯繫了。直到某一天,我們不期而遇,促膝長談,才明白原來我們一直在心裡牽掛著對方。

我的“閨蜜”

那是在1995年,女兒斷奶後回了老家,那時候我們住在鐵道學院,週日我與老公騎自行車到市裡,返回的時候經過北道岔橋下,恰巧她跟老公騎車經過,看見我的背影就一路追過來,於是又續上了我們的閨蜜情緣。

我的“閨蜜”

孩子越來越大了,我們的聯繫也越來越多了,同在這座城市的我們四個女同學後來演變成四個家庭常常聚到一起,而四個孩子長大後已經脫離我們獨自行動了。

我的“閨蜜”

結婚後從北到南幾經搬家,我家搬到了離她家僅兩站地的地方,見面的機會更多了。

我的“閨蜜”

她喜歡喝茶,更確切的說是喜歡買各種茶具,如茶壺茶碗茶臺,更多的是欣賞它們的美,樂在其中。

我的“閨蜜”

她喜歡讀書,不僅限於詩詞散文,武打小說人物傳記甚至解密解夢也看。最近我們喜歡上雪小禪的隨筆,本已讀完電子書,她又買來兩本紙質書送我,說是看中了裡面的插圖。

我的“閨蜜”

她喜歡文玩,核桃、手串、把件、吊墜等等,不同材質,不同形狀,信手拈來,便可輕鬆談起。

我的“閨蜜”

她喜歡小情調,將普通的日子過得不普通,一個香爐,一個香盒,不僅帶給她香薰的氛圍,更多的是喜歡那種繚繞的、神秘的、色彩斑瀾的香霧。

我的“閨蜜”

她喜歡攝影。她買單反相機比我晚,但研究得多實踐得也多,週末一個人去公園能拍上大半天。後來開始用手機拍,隨時可以上傳,朋友圈可見她的校園、居住的小區,因為熱愛生活,便總是能發現生活中的美,最普通的一瓣花,或者一片葉,在她的鏡頭裡卻變成珍貴的美物。

我的“閨蜜”

我們一起去東環公園賞四季美景、去大青山看星星、去植物園看花展、去沕沕水看冰瀑,一起回老家看老梨樹、去贊皇摘櫻桃、去岔河看日落、去井陘天長古鎮、去伏羲臺看慶典,最遠的一次是去九寨溝......。我們一起看花開、看葉落,一起陶醉於春的嫵媚,一起黯然於秋的蕭瑟。

我的“閨蜜”

記憶最深的是那年去黑山大峽谷,盤山路上突然看到路邊的一溜樹開著紅色的花,我們同時驚呼;看到一家農家樂院裡藍色的圍欄和絲瓜架,我們同時相中;漆黑的夜裡去捉螢火蟲,走在寂靜的鄉間小路上忽地有種時光倒流的錯覺,那是我們青春年少時的記憶,是我們友情的開始。

我的“閨蜜”

每當我跟老公去公園或者旅遊,看到心儀的景色我都會跟他說,“要是**在就好了,她肯定喜歡”!老公總是說,“你每次都記掛著她,下次約她一起來吧”!

我的“閨蜜”

我們也曾無數次地相約——一起去遠方,去看胡楊林,或者南方寧靜的古鎮,卻一直未能成行。每次出行我喜歡做一個詳盡的行程規劃,她家喜歡自駕遊她也會做好路書,私底下我們說如果我倆一起做那肯定會更好,於是我們期待著一起出遊的日子。

我的“閨蜜”

人到中年,她變得更加富態了,雍容、優雅,像學者,像貴婦。不對,她本來就是一個出色的教授、一個部門負責人,有著學者的氣質,工作中的她更像一個幹練的女漢子,認真、敬業、追求完美......

我的“閨蜜”

也許是工作壓力大的原因,她很早就進入更年期,已經六年了還沒有終止的跡象,除了無休止地出汗,最讓她不能忍受的就是前胸後背火燒火燎地疼,晚上曾無數次地被疼醒。每到假期裡身心放鬆的她以為更年期已過,可開學後緊張的工作讓她再次陷入其中,一個女人要忍受六年的更年期病痛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兒,可見一個休閒放鬆的假期對她來說是多麼的重要啊!

我的“閨蜜”

我家在龍鳳湖買了帶小院的房子,週末必去收拾小院,她在山裡買了房子,不帶小院,但有菜園,所以週末的時候一家人會去種菜。我們各忙各的,時間久了,她會埋怨我不跟她聯繫,說每次都是她聯繫我,嘻嘻,我也習慣了。

我的“閨蜜”

自從我開了微店尋緣小鋪,同樣喜歡琥珀的她便常來我家,見面的機會多了起來。偶爾我們會一起磨琥珀,一起享受那個美妙的過程和成果。無論在哪裡看到漂亮的吊墜和掛繩她都會拍照給我參考,她跟我一起設計一起欣賞,每每遇到她喜歡的飾品她就會推薦給她的同事朋友,因為她說“這麼漂亮的東西應該早點遇到有緣人”。她瞭解我,也瞭解我的琥珀,以她的處事原則,推薦給朋友的飾品那絕對是良心推薦。

我的“閨蜜”

為了給我的那些琥珀飾品尋找有緣人,她成了尋緣小鋪的義務宣傳員,沒報酬不說,還要搭上車費,這就是我的閨蜜。我們已經融入相互的生活,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的“閨蜜”

我們曾無數次地幻想退休後的生活:開一間小店,有書有茶有琥珀,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享受慢時光;去小院做手工,磨琥珀、做手工皂、甚至編織、繡花;去南方的小鎮,住下來,直至厭煩再離開.......

我的“閨蜜”

最後說明一下,文中的照片除人物照和我的日記本外均由閨蜜拍攝,是我從她微信朋友圈和QQ空間下載的,本想放一張我倆一起出遊的合影,我翻遍所有的照片竟沒找到,仔細想想,我們一起出行那麼多次,每次看到美景都是大呼小叫地各自拍風景,或者相互拍照,從沒想過要一起合影留念,也算是一種遺憾吧!我的“閨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