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的同時,便是認識自己的開始!

每天睜眼離開暖床,迎面而來的是許多可能與抉擇。

究竟要以怎樣的心情開啟新的一天,該挑哪件上衣來表達今天的感覺,上班的時候要走昨天那一條小巷嗎?小小決定都如同蝴蝶效應,總會牽連許多大大的可能。或許在不知不覺中,這些小小的累積,改變你看世界的方式,也讓我們再次看見無限可能……

行動的同時,便是認識自己的開始!

用想像總是很簡單,開始行動才是最具挑戰的事

還記得每年新年倒數時,那些動力嗎?想著要在新的一年中去完成夢想,改掉令自己厭惡的壞習慣。但這股熱血往往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就像輪迴一樣總回到得過且過,接著我們將一切夢想寄託到新的一年。為什麼人那麼容易趨於現狀呢?

心理學家發現,這其實與我們的情緒想法大有關係。簡單來說人會隨著情緒高漲或低落,出現兩種狀態:「熱血時刻」與「理性時刻」;當人們處在情緒高漲時,很容易受到身旁的事務影響,做出偏差或是低品質的決策。好比在新年即將到來時,就很容易許下一堆你做都做不到的事情,例如減肥半年內十公斤。相反的,當我們處在比較冷靜的時候,就能夠以較邏輯分析的方式去評估每個細節。

行動的同時,便是認識自己的開始!

想改變?能動能靜,更要保持意志力

如果只有熱血,就很容易衝動行事;然而只有理性時刻也可能缺乏持續下去的動力。那要怎麼樣才能開始行動,讓自己走向更多新可能呢?

一、具體的小目標

曾經有個小研究,要求美國大學生在快樂無比的聖誕假期中交出一份報告。在這種開心耍廢的日子誰還要跟你交作業呀,除非早已規劃明確目標與執行方案。因此研究者就將大學生分兩半,一半的同學必須要在回家之前列好詳細具體的繳交作業目標,比如幾點開始書寫,預計幾分交出去。另一組則是順其自然就好,不用特別想目標。

結果發現,有事先列出具體目標的組別繳交率高達71%。而沒有被要求列出的只有32%的人完成。

這麼看來,想要改變可不是嘴巴喊喊就能夠達成。若列出具體小目標,而且是可行的小目標時,人們才會更有動力的去完成它。

行動的同時,便是認識自己的開始!

二、持續的意志力

有具體目標之後,萬事只缺東風了。如何天馬時空都是很簡單的一件事,但若真的要開始行動就需要依靠意志力。

在經典的棉花糖實驗,實驗者在小朋友面前擺上一顆香香綿綿的棉花糖,然後給他們兩種選擇:你可以現在吃掉,或是稍微忍一下下就能吃兩顆。結果觀察到,有較好意志力的小朋友,長大之後會有較好的身體狀況、學業表現以及人際社交。

為什麼會這樣?那是因為這些小朋友會有足夠的心理空間去迎接挑戰,克服可能放棄目標的誘惑(比如賴床、拖延…)。

行動的同時,便是認識自己的開始!

小時候意志力不好的人,長大就會沒救嗎?

意志力是可以透過後天訓練的。心理學家觀察到:將挑戰變遊戲化,透過好玩具體的目標,利用想像力將原本稀鬆平常的過程變得有趣是一大關鍵。不只變好玩,同時還要能透由認知想法來協助自己,例如在面對挫折時,你是將它是為loser的認證,或是當作是能為winner的提醒。

行動的同時,便是認識自己的開始!

行動的同時,便是認識自己的開始

渴望改變生活,是為了讓自己更靠近自己喜歡的模樣。開始行動,才能邊走邊認識自己;你會不小心發現自己的軟弱,聽見某些從沒想過的渴望。不論陌生熟悉,每一點身體心裡向自己發出的聲音,都是讓我們能夠更認識自己的線索。當我們開始行動了,心肯定也會慢慢跟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