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國家寶藏》:致我們年輕的上下五千年

導語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保護與傳承工作中“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的重要講話精神,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歷時兩年打磨,一經播出便引發了萬人空巷的文博熱潮,並一舉奪得第24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中“最佳季播電視節目”大獎。作為開啟“古典文化綜藝元年”的現象級節目,《國家寶藏》節目的實踐和探索也記錄下了國家級媒體工作者傳承創新的“前世今生”。

“我們是一個只有五千歲的很年輕的節目。我們希望,《國家寶藏》這個故事裡還能繼續續寫我們這一代人的夢想與榮光,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

——《國家寶藏》製片人、總導演於蕾

「案例」《国家宝藏》:致我们年轻的上下五千年

做一件事情之前,每個人都是有初心,有夢想的。我們的初心很簡單,就是讓國寶活起來,讓博物館活起來!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散佈著五千多座博物館,珍藏著數以億計的珍貴寶藏。每一件文物都蘊含者祖先的情感、故事與思想,而這就是我們民族的基因密碼,把這個東西講給別人聽,就是我們一代代的傳承。而在人們既往的印象裡,國寶和博物館都是高高在上的,是冰冷的。我們要做的,就是拉近國寶和大眾的距離,讓國寶走下神壇,讓國寶變得親切,讓年輕人愛上國寶,讓國寶活在每個人心裡,也唯有這樣國寶才能真的活起來。

在節目創作的伊始,主創團隊也不知應該如何將這樣一個形而上的概念以雅俗共賞的方式講述出來,並且讓觀眾喜歡。但在堅守、挖掘與嘗試的過程中,也逐漸找到了方向:移動互聯時代,年輕人在哪裡,傳播就在哪裡;文化綿延流轉,好故事在哪裡,傳承就在哪裡。節目在籌備中始終關注著年輕受眾群體的訴求並一直與他們保持著深入的互動,我們發現與傳統的刻板印象不同,年輕受眾其實對自己的國家是滿懷熱愛的,他們也更加能夠為展示偉大祖國燦爛文明的內容所點燃;另一方面,年輕受眾實則具備著足夠的審美能力和對優質內容的判斷力,對知識的渴求是他們的群體特徵之一。因此我們堅持:節目模式要見所未見力圖迭新,節目內容要“曲高和眾”有情有趣,傳播途徑上則要多屏互動聚焦新媒體。

我們聯合即將迎來紫禁城六百年曆史的故宮博物院還有八座了不起的博物館,在內容創作啟動前,歷時兩月走訪調研了這九個省市的九座博物院(館),最終在百餘件國寶中甄選出了二十七件最具代表性的國寶。節目開啟創作後我們始終圍繞著一個核心,就是深耕於國寶本體並堅持創新。國寶最大的特點就是其歷史的縱深和其精神的廣域,因此我們創新性的設計出“前世傳奇”與“今生故事”兩個篇章力求全面立體的展示國寶,並突破性地將紀錄片和演播室綜藝兩種創作手法融合應用,以話劇舞臺形式傾情演繹國寶的前世傳奇,以演播室訪談形式陳說國寶蕩氣迴腸的今生故事。

「案例」《国家宝藏》:致我们年轻的上下五千年

“紀錄”是對國寶和歷史本體的真實還原,是展示文物之姿的魅力所在;而“綜藝”是在人與國寶之間搭建起來的心靈橋樑,可以凸顯人與歷史的精妙碰撞。藉助電視語言生動解密文物承載的歷史,便將國寶“人格化”;穿越時空流動建立過去和現在、未來的鏈接,便將國寶“縱深化”;展示文博風貌撼動大眾“文物即古董”的侷限認知,便將國寶“年輕化”。

而我們的舞美視覺,如大家所見實際上非常的現代化和國際化。在這樣現代感十足的空間裡呈現出歷史元素和中國符號是非常具有新鮮感和衝擊力的。我們以博物館裡裝載國寶的玻璃展櫃為核心視覺元素,力求再現博物館展陳原貌,在光影變幻中,將舞臺時空“改朝換代”,結合聚焦當下的深入思考和麵向未來的時代叩問,在古今的碰撞後迴歸當下,力求打造國寶的“歷史四維空間”。

有了視覺舞美的“硬件”和創新內容的“軟件”後,我們挑選了27組國寶守護人,以守護傳承之姿串聯起所有內容。這27組國寶守護人或是從經歷上、外形上,或是從思想和內涵上,都與他所守護的國寶有著魂魄相依的聯繫,當他們以最生動的當代表達動情地演繹和講述出國寶的故事後,就真正串聯起一個國寶的前世今生,就真正激活了傳統文化的內核。在此之前很難想象,一個無關流行、鮮為人知的文物,可以登上網絡熱搜的頂位。為此我們也很驕傲,說明大家真的為這個故事感動,真的為這個國寶感動,這得益於所有人匠心打磨的結果,更感恩於燦爛文化的饋贈。

「案例」《国家宝藏》:致我们年轻的上下五千年

開啟節目創作後,全組的工作人員都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凝聚在了一起:這種力量的來源是每一件國寶背後蕩氣迴腸的動人故事,有祖先智慧的傳承,更有當代人夙興夜寐的守護,這使得《國家寶藏》成為了一個感動所有參與者的創作,也使得節目組從上到下每一個人都毫無保留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這是一場可以點燃所有參與者內心的創作,也是一場可以激發所有觀看者創造的盛會。節目播出後不僅獲得各大中央媒體競相點贊,更在新媒體平臺獲得了空前的傳播效果,數以萬計的年輕觀眾們競相自發為國寶創作優質內容。很多年輕人說:“小時候愛國是因為爸爸媽媽告訴我要愛國,現在我愛國是因為我真的喜歡中國”、“我生活在這個國家很幸福,因為我知道這個國家有過去,有現在還有未來”。

“初心易得,始終難守。”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國家寶藏》一路努力到今天,所有的初心都實現了,感謝年輕人對我們的激賞。能夠講述這樣蕩氣迴腸的故事,把五千年的優秀文化傳承下去,讓年輕人發自內心的愛上我們古老的文明、燦爛的智慧、優秀的文化,其實是每一個媒體人的責任和榮幸。唯願上下五千年的續集裡,有我們抒寫的努力、信仰與榮光!

輪值主編:陳 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