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是怎麼被「算」出來的?

在讀文章前,大家不妨來做一道選擇題。

假設你現在面對兩個按鈕,如果你按下第一個按鈕,直接給你一百萬美元;如果按下第二個按鈕,你有一半的機會拿到一億美元,當然還有一半機會什麼都沒有。

按鈕二選一,你會選哪個?

富人是怎麼被“算”出來的?

我曾對身邊的人做過簡單的口頭調查,大部分人都選擇直接拿一百萬美元走人。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本來就是飛來橫財嘛,所以選擇落袋為安最保險。而另一個選項意味著冒險,雖然有可能得到的是一億美元,但萬一按下去,什麼都沒有呢?所以這麼選的人,風險偏好比較小。

當然,也有人選擇按第二個按鈕的,這種人風險偏好比較大。他們的理由也很簡單,反正是飛來橫財,那不如賭一把。

那我就繼續追問:你這麼選的話,如果正好落在那不幸的50%上,什麼都拿不到,你會特別懊悔和心疼嗎?

他們想想說,那當然會,畢竟飛走了一百萬美元那隻煮熟的鴨子。

那正確答案是什麼呢?

當然是選有50%的機會拿到一億美元。

但是,我給出的理由不一樣。一個熟知現代社會規則的人,會這麼處理?首先,第二個按鈕,如果按下去有50%的機會拿到一億美元,那麼按照概率,這個按鈕的選擇權價值就是5000萬美元。

這是一個不小的損失,於是,我把這價值5000萬的機會賣給一個有能力去賭的人,比如說用2000萬美元跟他成交。那對於買的人來說,用2000萬美元買一個價值5000萬美元的概率權,在賬面上是非常划算的。而你現在有2000萬美元了,是不是比選第一個100萬美元強得多?

再退一步,你可能會說,我找不到願意賭那麼大的人。

那我們可以優化一下上面的方案——找一個比你有錢的人,將這個選擇權賣給他,先收首付100萬美元,如果他中了一個億,你可以要求再分成一半,對你來說,100萬美元他作為首付給你,已經落袋為安了,剩下就讓他去賭個運氣,反正也比第一個選擇強。

而對買家來說呢,他是拿100萬美元的成本去賭5000萬美元的一半概率,這個買賣他也非常划算,他會幹的。

接著往下想,這個方案還有沒有更近一步優化的空間呢?

有,當然那就更復雜了。

比如,把這個選擇權切碎了發行彩票,這樣就更是穩賺不賠,當然這個普通人就幹不了了,得有政府授權。

聽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有點奇怪:

開始的時候,面對的選擇,明明一個是確定的,一個是不確定的。可是這不確定的最後怎麼就變得確定了呢?而且收益要高得多呢?

這個例子裡面,藏了這個世界一個絕大的秘密,就是——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的區別。請注意,我這裡說的是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而不是指窮人和富人。

人生在世,時時刻刻都面對各種各樣的選擇。每一個選擇背後,都有成和敗的概率。

窮人思維,就傾向於拿到確定的東西,他不要概率權。

而富人思維正好相反,每次選擇的時候都願意根據成功的概率來下注,不管每一次的成敗、輸贏,他一直都堅持這麼下注。

要注意的是,珍視概率權不是讓你去賭,而是跳出自己的直覺本能,用概率的思維去思考自己的每一個選擇。

從直覺上來看,雖然有風險,但是在概率思維看來,這已經是划算得不能再划算的買賣了。

窮人不珍視概率權,不是不去賭,他們反而更容易去賭一些極小概率的事情。比如花錢買彩票,兩塊錢兩塊錢地買,想博一個發財夢。

那怎麼擺脫窮人思維,把握概率權呢?

我們普通人最缺乏的,其實不是錢,而是有一個老爸隨時隨地告訴我,你很牛。

那為什麼書香門第或者財富世家會出一大串的牛人,除了基因、資源這方面的原因,可能還有以下幾個原因:

⚫ (1)你從小就有足夠高的參照點,不會被小利益勾走,更能承受低概率的風險,從而捕獲高回報。就像最開始的選擇題,如果你家裡已經有了1000萬美元,你對那白來的100萬美元就沒有那麼飢渴,你受到的誘惑就沒有那麼大。

⚫ (2)身邊一群人的示範效應,你老爸、叔叔、伯伯會不斷告訴你要往前看,你行的,你是很牛的,你的出息絕不僅僅是現在這些。

⚫ (3)在這樣的環境里長大,你內心的理想、激情有更大的機會被點燃。可惜,我們絕大多數人不會出生在書香門第或者是財富世家,那怎麼辦?這就是這個世界留給每一個人的一道後門。可以通過學習,通過認知升級,通過改變自己的大腦,通過克服自己與生俱來的本能,認識概率權,掌握概率權。

要知道,這是我們腦子裡發生的事情,雖然它千難萬難,但是畢竟我們不需要任何額外的資源,沒有任何人能夠阻止它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