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億!不降反增,人民幣史上最大貶值月,中國外儲餘額上升!

6月,可以說是人民幣史上最大的貶值月,據彭博社分析報道稱,因為6月人民幣大幅下挫,令市場擔憂資本外流。但是也有分析人士認為,當月外儲再次出現大幅縮水的可能性不大,而中國央行並未到需要動用外儲來維護跨境資金流動形勢的必要。

15億!不降反增,人民幣史上最大貶值月,中國外儲餘額上升!

事實證明也的確如此,據鳳凰網財經報道,中國央行週一公佈數據顯示,6月末中國外儲餘額環比微增15億美元,達到31121億美元,好於市場預期的環比下降88億美元。截止到週一上午8點,彭博對16位機構人士所做的調查中值顯示,6月末中國外儲餘額為31018億美元,相比上個月環比下降88億美元,其中有9位人士認為降幅不足100億美元。此前兩個月,因受美元走強影響,中國外儲均出現連續環比下降,今年前五個月累計下降了293億美元。

據外匯局表示,6月我國外匯市場總體平穩運行,國際收支基本實現自主平衡。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性上升,美元指數微漲0.5%,只要非美元貨幣相對美元下跌和資產價格變動等因素綜合作用,外匯儲備規模小幅上升。

15億!不降反增,人民幣史上最大貶值月,中國外儲餘額上升!

分析人士指出,這一輪人民幣對美元貶值有一定的內外成因,外因是美元走強,內因則是內部去槓桿壓力釋放。美元指數自從今年4月開始重新走強,再加上去槓桿引發的債券違約風險釋放、貨幣政策取向微調、經濟增長預期變化,人民幣貶值壓力因此再度釋放。

據統計,6月份在岸人民幣兌美元6月份累計下跌3,25%,創出1994年人民幣匯率並軌以來最大單月跌幅。雖然這次人民幣貶值雖快,但是外匯市場的擔憂和恐慌情緒遠遠比不上此前幾輪的貶值行情。人民幣貶勢在7月初延續並快速突破6.7元關口。中國央行官員此前打破對近期本幣貶值走勢的沉默,集體出面喊話提振市場信心,人民幣隨之轉跌為升。

15億!不降反增,人民幣史上最大貶值月,中國外儲餘額上升!

根據券商報的表示,儘管目前匯率有一定程度的貶值,但是不排除未來還可能有一定的貶值空間,按照目前境外機構的買債情況來看,買入熱情並沒有大幅度降溫。因為人民幣匯率相對於其它貨幣來講,依舊比較堅挺。從企業層面來看,對匯率的貶值預期和恐慌程度也沒有811匯改那麼高。

相比於主要發展中國家,貶值幅度小。反映了中國經濟體體量龐大,未來發展前景好,中國外匯儲備充足,外債規模可控,以及中國政府和央行調控機制完善,有著良好的政府信用等因素的支撐。中長期看來,即使美元持續走強,人民幣也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