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頤——惜福惜緣

這一個是我很喜歡的演員

張可頤

張可頤——惜福惜緣

張可頤對於80年代出生的,

尤其於廣東沿海出生的人來說,

真是非常熟悉。

她是一個好演員,

印象中最深刻的劇有《難兄難弟》的程寶珠,

可愛又呆萌

《九可至尊》的呂四娘

既傻氣又堅定,有個人信仰,與江華飾演的雍正刷出無數笑話

《神鵰俠侶》裡的程瑛對楊過一往情深,

那應該是她顏值巔峰,彷彿間沒被李若彤比下去,眼波流轉,粉雕玉琢,與後期的御姐風截然不同。

《迷離檔案》

我童年最為深恐的一部劇,簡直代表了90年代懸疑劇的巔峰,集恐怖、噁心、科學於一體的一部劇,簡直是我童年陰影和惡夢,有興趣的親可搜來看一看。

還有許多劇,例如《地獄天使》、《金枝欲孽》等等,代表作太多,難以一一表述,她代表著90年代香港娛樂圈的空前繁榮,隨著舊一代花旦的末落,翡翠臺無可避免地也末落了。

後期最著名的是《法證3》

她最出名的一句臺詞是:聽說人死後會輕15gram, 我相信這是人的靈魂。我不記得準確數字,但這句話,是做法醫的她對著屍體說的,專業,一絲不苟,張可頤完全駕馭到了。

太多的回憶,現在開扒,同時感謝張可頤的好戲連連,讓我們的童年充滿回憶,也是打開認知世界的大門。

張可頤——惜福惜緣

張可頤——惜福惜緣

張可頤——惜福惜緣

張可頤——惜福惜緣

張可頤1970年生於香港,1994年參加香港小姐競選,獲得最具演藝潛質獎後加入無線電視。1998年憑藉《難兄難弟》程寶珠一角,奪得萬千星輝頒獎典禮20世紀無線五大最難忘的女主角之一。2003年憑藉《九五至尊》呂四娘一角,獲得萬千星輝頒獎典禮最佳女主角獎。

張可頤——惜福惜緣

張可頤於2010-2011年連續兩年入圍最佳女主五強,演繹生涯簡直華麗到不要不要的,當時風靡一時的《金枝欲孽》裡的安茜便讓她被更多觀眾記住。

《法證先鋒III》中的法醫鍾學心一角被提名2011年萬千星輝頒獎典禮最佳女主角及我最喜愛的電視女角色,並全部入圍最後五強。

在她演藝事業風生水起的時候,卻患上甲狀腺炎,張可頤以“張二小姐”自居,一開始便說甲狀腺病令她生命來了一次洗牌。她表示拍畢《長恨歌》後曾對關錦鵬說,以後都不想拍戲,因為當時身心都處於疲累狀態。怎知就恰好因患病而停止工作,不過她反而感謝上天,讓她有一個真正休息的機會。一場疾病沒為她帶來半句埋怨,反而用感恩角度看疾病及人生,性情變得豁達積極,臉也沒有了昔日的浮腫。

後來談及這段經歷,張可頤表示:“當時身處高峰,其實內心空虛同充滿負能量,我對事業好緊張,不停面對壓力同事業上的高高低低,外界以為我一帆風順,其實那時我不夠正能量、思想偏離正軌,處事好執著,身心混亂,身體就變差。”

張可頤——惜福惜緣

張可頤——惜福惜緣

張可頤——惜福惜緣

張可頤——惜福惜緣

兩年多來,“視後”備受甲狀腺炎煎熬。徘徊死亡邊緣,面腫、頸腫、眼凸更令她絕緣熒光幕。氣功神奇治癒怪疾、信主令她再沒抑鬱,死過翻生的張可頤說:“我不是外間想像般堅強,當什麼也做不到、什麼也控制不到、又不知何時好轉時,絕望的感覺會令我哭……”

與○六年一月張可頤頸腫面腫帶病往馬來西亞領獎相比,眼前的張可頤已回覆昔日的清麗,談及病發至最無助時雖再沒半絲激動、悽然,但“不哭於你面前”也可令人感受到她患病期間的絕望。

張可頤說:“這個病醫生說學名是‘甲亢’(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是大約拍完了《長恨歌》不久,○五年中回港時發現。是長期勞碌,再加上一個很傷感的打擊,因為我一隻養了十六年的愛犬離開,就令這個病爆發。”

病發初期,張可頤全沒意識到,事關失眠、手震、怎吃也不胖等病徵,她完全 ,“這個病是捱出來,我以為習慣了TVB拍劇急的生活,以為手震、長期失眠也是緊張,直至媽媽發現我的頸部腫起來才察覺。我還以為是‘生痄腮’,睡眠不足熱氣,後來看醫生,抽血驗才發現是甲狀腺病變。醫生說這個病會令心臟跳得很快,最嚴重引致心臟衰竭,這亦是最致命、最擔心的。”

張可頤——惜福惜緣

張可頤——惜福惜緣

張可頤——惜福惜緣

張可頤——惜福惜緣

張可頤——惜福惜緣

張可頤——惜福惜緣

張可頤——惜福惜緣

抑鬱症同時纏繞

事實上,除了發現自己甲狀腺炎,張可頤更懷疑自己當時抑鬱症極嚴重,“沒去到尋死般嚴重,但經常也覺得自己在一個角色狀態,王琦瑤這角色基本在《長恨歌》沒笑過,而幕前幕後亦覺得自己在做這個人。我不懂放鬆自己,拍《長恨歌》半年是我有史以來最辛苦,人家說無線拍劇辛苦,在內地拍劇舒服,但不知何解?我真的不好彩,有一次我真的跟關錦鵬說:‘我拍完這個劇真不想再拍劇,以後也不想再演戲。’我不是不喜歡演戲那moment,而是那種life style太要命太辛苦,根本是不眠不休不人道。”

甲狀腺炎患病初期臉腫、眼凸,張可頤被迫暫別熒光幕,原來是因為吃西藥引致,“西藥吃了兩個月,整個人就開始‘譁’!整個人腫起來。西醫解釋我們這些‘甲亢’甲狀腺分泌太犀利,吃藥是夾硬‘鎮’,就有排斥,開始腫。過了半年,心跳沒錯是控制了,但驗血報告始終不穩定。醫生說這個病手尾好長,有病人醫一年半載,也有慢至四、五年至十年。吃了半年藥,我覺得不是辦法,就停了西藥,尋求不同的醫治辦法。”

張可頤尋求中醫醫治,一年來嚐盡了不同的古怪醫治方法,“年多兩年來,我試過什麼針灸、什麼中醫,甚至拗脈搏、拗骨拗到周身痛回家,什麼也試!每天像返工般,兩點做這些,四點做那些,腳底按摩也做齊,希望對這病有幫助。”

張可頤——惜福惜緣

張可頤——惜福惜緣

張可頤——惜福惜緣

妹妹同事介紹氣功師

問張可頤最無助的時候有沒有哭,她說:“當然有!其實我是一個小女人,不知何解外間覺得我堅強。感觸的時候我便會哭,尤其經過這個病,看見爸爸媽媽的擔心,對我無微不至的照顧,想起自己三十多歲這麼大年紀也如此無用,什麼也做不到,控制不到,又要令父母擔心,更不知何時才能好轉,絕望的感覺真的會令我哭。”

後來,張可頤妹妹的一個建議,令她奇蹟地活過來,“是妹妹的同事介紹兩個氣功師給我,起初是不接受,試這麼多方法真的很累,我起初說:‘不試喇!’但不知何解,她再一次問我說:‘這兩個氣功師很多人看,很辛苦才找到這booking。’第二次就沒這麼猶豫。我覺得真是很神奇囉,好amazing,是很簡單,我只是坐著,兩個氣功師一起掂著我,可能是吸出那些病氣,隔了幾個月,血壓及驗血報告全回覆正常,是很不科學,但這亦令我發覺宇宙間有許多事是解釋不到。”

宗教治癒心魔

患病這兩年多,張可頤到過新西蘭、澳洲等地旅遊散心,當中被一名基督徒朋友邀請到新加坡旅居三個月,更令她接觸了宗教受洗,根治了心靈上的心結與抑鬱,“康復很大原因也是靠休息,接觸宗教後真的有很大幫助,從前很多事都想不通會不開心,其實沒有人不給路你走,只是自己不給自己路去行。從前的我對自己要求太高、太執著。十年的電視生涯日趕夜趕,為什麼呢?我以為自己生活舒適些會開心些,但為何十年來我怎做也是不開心?宗教令我發覺自己行錯了、想錯了,現在我學懂了放下,整個人是平和了很多。病之前是沒有信仰,是用一般人的智慧活過來。現在,我覺得是基督將我從地獄拉回來,地獄就是自己的心魔。”

從死到生,雖然被病魔煎熬了兩年多,但現在的張可頤可以笑著跟你說:“我現在真的很快樂。”從前工作搏到盡,現在除了無線找她復出拍劇外,張可頤承認剛易手的亞視也高價向她招手,但她說:“很坦白,我不是‘耍你’,暫時我真的沒什麼鴻圖大計,我只不過想在這段時間做最適合的工作。沒錯!拍劇一定又要捱那種生活,是很矛盾。現在給我揀,我會先揀健康。其實表演事業有很多方面,做主持我一直想嘗試,拍廣告及一些登臺剪綵活動適合也會做,拍劇還是timing對才考慮了。”

張可頤——惜福惜緣

張可頤——惜福惜緣

張可頤強調患病以來,最大的精神支持來自宗教、家人與朋友,至於兩名前男友,包括交往過十年的初戀男友董波,以及曾一起四年的陳容森亦有不斷慰問,“他們都很關心,阿Sam(陳容森)有,董先生又有,那時新聞這麼大,很多從前認識的朋友都會問候、關心,我只能說:‘行了,要慢慢醫。’”

對於患病前後被拍下跟兩位前男友約會的照片,張可頤說:“很正常,我們到今天也是很好的朋友,行到某一區,通開電話,未吃飯便會一起吃飯。複合?不會了,要是適合便不會於當初分開啦。最脆弱時已經有人在身邊撐我,那就是無人可以取替的耶穌基督。感情我當然想擁有,我是一個很普通的女人,這十年我想proof自己都proof到了,靜下來的時候,到另一個階段,如果Mr. Right出現,我當然希望可以有家庭,希望自己年紀侷限還有能力時可以生到小朋友,但這些不能強求,也是要講timing。”

張可頤——惜福惜緣

張可頤——惜福惜緣

張可頤——惜福惜緣

張可頤患上的“甲亢”,據醫學界提供資料,全名為“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是由於甲狀腺功能反常增強,分泌過多甲狀腺素,引起代謝率過高的一種內分泌疾病。主要病徵為消瘦、心跳加速、怕熱、多汗、呼吸困難、胃口增加、脖子脹大、手抖、易緊張等,部分人還伴隨眼皮內縮及眼球凸出。引起甲亢的原因有多方面,遺傳、碘含量以至工作及生活環境也有一定的影響,情緒壓抑和長期處於高壓狀態下亦是誘因。保持心境平和對預防甲亢很重要,很多病患者發病前曾受過精神刺激。一般而言,需接受一年半至二年的藥物治療。

張可頤——惜福惜緣

張可頤——惜福惜緣

近些年,作為九十年代TVB六大花旦之一的張可頤與其他花旦一樣,伺機而動轉戰內地,拍幾部劇,一部是於媽的《陸貞傳奇》,一部是被唐人一再延期的《風中奇緣》,還有一部是《北上廣不相信眼淚》,雖然三部劇的口碑都不盡如人意,但好在認知度高。只可惜張可頤在劇中的角色實在過於雞肋,以至於一直沒有一個能夠拿得出手的角色,也是頗令觀眾遺憾。以至於想到她,第一個脫口而出的角色還是11年前的那部《金枝欲孽》裡的安茜姑姑。

張可頤——惜福惜緣

張可頤——惜福惜緣

張可頤2008年因主持節目認識坐擁10億元的金融才俊曾安邦,不久墮入愛河。有傳男方拍拖一年便向她求婚,可惜被張可頤拒絕。之後張可頤宣佈與對方分手,皆因自己事業心重,兩人聚少離多,摩擦頻生。

張可頤——惜福惜緣

之後,有媒體爆料張可頤再覓新歡,該男子是一名中法混血兒,叫Leonard,小張可頤8歲,在香港住了幾年,任職設計師,所以略懂講廣東話。早前,張可頤去法國旅行時由朋友介紹認識對方,當時 Leonard是放長假返法國,所以有時間充當導遊,陪張可頤周圍去,返港後,兩人仍然有保持聯絡,直到大半年前,開始頻密約會,男方為投其所好,不時主動約張可頤行山做運動。

張可頤——惜福惜緣

2012年,網曝張可頤戀上同性女子鄧大小姐鄧霓儀,雖然當年張可頤與鄧霓儀相識僅六個月,兩人關係卻突飛猛進,頻頻見面。兩人還曾同遊泰國。張可頤早前出席化妝品活動後,被拍到與鄧霓儀約會,興致高時,居然當街飛起長腿踢對方的胳膊,調情之意不言而喻。

香港有個風水師程仲蕎曾這樣給張可頤分析命理:她夫妻宮左、右雙合,一生姻緣都好容易有第三者介入,加上夫星沒有靠,必定被老公所累,而她有沙啞聲線代表不可以早婚,起碼要到40歲後先可以談婚論嫁,否則會為愛情賠上事業。

這個命理對應張可頤的事業與愛情,貌似還比較準確,她事業心強,感情卻無大的起色。所謂事業心強,這與她曾得罪TVB其他不少女星可見一斑,因為事業心強的人都有比較,容易滋生矛盾,而感情,其實也是延續著她一貫的想法,她當初與拍拖多年的男友分手時就表示過,不會以結婚為前提交往,只想找拍拖對象,享受拍拖感覺和單身的自由。

張可頤——惜福惜緣

近年,張可頤和幾個好朋友開了一家教育中心,為小朋友開了一系列的情緒管理班,她直言想為社會出一點力,也會開一些相關講座,藉以號召多一點人的支持。不過夢想歸夢想,張可頤坦言自己出身藝人,不會忘記自己的老本行,過一段日子,教育中心漸上軌道後,會迴歸演藝之路,繼續接拍更多劇目。

張可頤——惜福惜緣

如何消除心中的魔障?

說到張可頤,前半輩子真是“戰果累累”,作品多,演技好,人美長得甜,事業也一直處於高峰,當身體超了負荷,甲亢、抑鬱症都找了上來,抗病多年,容顏早已快速衰老,當身體再恢復,香港娛樂圈早已地位不保,新一輩小花頻出,當年甜美的無線花旦只能客串一些內地配角,偶爾在電視上見到她,真心覺得歲月對她格外殘忍,物是人非,而她在我心中,依然是那個,給我們童年帶來太多太多美好回憶的實力派女演員,容貌早晚會逝去,幸好她在容顏逝去的同時,對人生又有了另外的一種看法。

我也是一個隨時思考人生的人,每發生一些事情,或遇見一些困境,或者每過人生的一道坎,我總會獲得新的感受,有時候回頭看,我感謝自己遇見的困厄苦阻,因為每一次在壞情緒平復下來後,我對人生的看法又攀上一個新的高峰,心態也越來越豁達,隨之而來,我變得平和,喜歡安靜,繼而將自己融進大自然,明白自己的渺小,伸手去觸碰雨水,愛上去看樹林,喜歡上腳踩落葉的聲音。

當人急切,就會障目,就否則自己擁有的一切,張可頤也一樣,她在事業巔峰,急求突破,沒日沒夜工作,身體早已超負荷,繼而各種疾病接踵而至。月盈則虧,水盈則溢,她經過甲亢、抑鬱症後大徹大悟,明白放慢自己的腳步,調節好身體機能,身寧則心寧,慢慢也豁達起來。

人有目標是好事,但切忌的追逐的過程中,利慾薰心迷了眼,有沒有試過,你非常渴望得到的東西,在真正得到後卻覺得不外如是,所以在追求的過程中,請放慢一點腳,彆強迫自己,花點時間關心家人愛人朋友孩子,無論多苦多累,抽離一下自己,別太急切,去做做運動,去融入自然,當目標真的不能實現,你才不會覺得無路可走,不會覺得失去了全世界,思想也不會因為聚焦於那個目標,一旦潰敗,就走向極端。

大學時一老師的話,我經常會抄在筆記本提醒自己,那就是:

我一直哭,哭自己沒有鞋穿,直到某一天,我見到了一個沒有腿的人.......

惜福惜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