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煤焦要聞匯總

一、1-5月直報大型煤企原煤產量10.6億噸

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統計與信息部統計,2018年1-5月,直報大型煤炭企業原煤產量完成10.6億噸,同比增加0.7億噸,上漲6.7%。其中,排名前10家企業原煤產量合計為6.7億噸,佔大型企業原煤產量的63.5%。

二、今年在採暖季之前完成煤改氣煤改電工作

在生態環境部舉行的6月份例行新聞發佈會,環境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表示,今年8月下旬至採暖季之前,環境部要督查各地散煤改造的工作,其中重點是督查採暖保障的各種項準備工作。

三、發改委發佈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意見

國家發改委發佈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意見,意見提出全面清理取消對高耗能行業的優待類電價以及其他各種不合理價格優惠政策。嚴格落實鐵合金、電石、燒鹼、水泥、鋼鐵、黃磷、鋅冶煉等7個行業的差別電價政策,對淘汰類和限制類企業用電(含市場化交易電量)實行更高價格。

四、鐵路部門開展三年貨運增量行動

中國鐵路總公司將實施《2018-2020年貨運增量行動方案》,以進一步提升運輸能力,降低物流成本,優化產品供給,到2020年,全國鐵路煤炭運量達到28.1億噸,較2017年增運6.5億噸,佔全國煤炭產量的75%,較2017年產運比提高15個百分點。

五、擬命名第五批一級安全生產標準化煤礦名單公示

國家煤監局發佈公告,經資料審查和現場檢查考核,第五批有198處煤礦達到一級安全生產標準化標準,並按要求對檢查考核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提交了整改報告。現予以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六、煤炭開發向晉陝蒙集中

在煤炭科學研究總院近日舉辦的“煤炭革命的戰略與方向”成果發佈會上,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張宏介紹,隨著東部老礦區資源枯竭,大部分衰老煤礦逐漸退出,加上西南地區資源賦存條件較差,煤礦生產安全壓力大,全國煤炭生產越來越向晉陝蒙地區集中。

七、山西打擊商品煤質量違法行為

據新華網報道,山西省質監局將圍繞環保相關產品,開展專項執法打假活動,以車用汽柴油、車用尿素、商品煤為重點,嚴厲打擊質量違法行為,始終保持執法打假高壓態勢。

八、5月日本進口煉焦煤642.14萬噸

日本海關最新數據顯示,5月日本進口煉焦煤642.14萬噸,同比增加4.5%,環比增長15.92%。5月日本進口動力煤(包含煙煤和次煙煤)881.96萬噸,同比增長14.8%,環比增長0.87%。

九、江蘇出沿海化工園區整治方案不達要求的關停

江蘇近日發佈《全省沿海化工園區(集中區)整治工作方案》,此次整治範圍包括沿海地區南通、連雲港、鹽城三市轄區內所有化工園區及園區內所有化工生產企業,對達不到整治要求的化工園區要堅決落實退出機制,對達不到整治要求的化工企業堅決予以關停取締。

十、藍天保衛戰或吹響焦化去產能號角

國務院正式公佈《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計劃》提出了重點區域加大獨立焦化企業淘汰力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實施“以鋼定焦”,力爭2020年京津冀煉焦產能與鋼鐵產能比達到0.4左右。

十一、1-5月遼寧省規模以上原煤產量1316.6萬噸

遼寧省統計局消息,1-5月,遼寧省規模以上原煤產量1316.6萬噸,同比下降17.0%,降幅比1-4月收窄1.7個百分點。1-5月,遼寧省規模以上發電量749.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6%。其中,火力發電量567.9億千瓦時,增長6.0%。

十二、上半年環渤海港口煤炭吞吐保持增長態勢

據鄂爾多斯煤炭網報道,上半年,我國環渤海港口合計發運煤炭3.52億噸,同比增長1250萬噸。其中,秦皇島港發運煤炭1.07億噸,同比去年基本持平,吞吐量繼續位居環渤海港口首位。

十三、2018年河南關閉20處煤礦去產能750萬噸

河南省化解過剩產能領導小組辦公室7月6日對外公示2018年化解煤炭過剩產能關閉退出煤礦名單。根據公示,2018年河南省擬關閉退出河南大有能源楊村煤礦、義煤集團天新礦業有限公司等20家煤礦,化解過剩產能共計750萬噸。

十四、煤電裝機過剩問題目前比較突出

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史玉波表示,我國化石能源仍佔主流,我國煤炭現在佔一次能源消費仍然超過60%,煤電裝機過剩問題目前比較突出。

十五河北省深化煤礦安全專項整治工作

日前,河北省安監局印發《河北省深化煤礦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根據工作方案,7月底前為深化煤礦安全專項整治自查自改階段,8月1日至9月30日為落實整改階段,10月8日至11月30日為複查驗收階段,12月1日至12月31日為總結提高階段。(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微信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