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品到商品的最初一公里

 從產品到商品的最初一公里

很多人喜歡討論【最後一公里】,因為這是從找到客戶到成交的兌現過程;

少有人提及【最初一公里】,一個產品準備面向市場,這是營銷中的前期策劃。

世界盃期間,好像不用足球打比方有點不合時宜,於是——

【最後一公里】是隨時可以殺死比賽的射門終結;

【最初一公里】是守門員開始發動進攻的那一記手拋球;

但,現在足球不是已經越來越提倡:守門員才是一次進攻的總導演?!

於是,一個新產品如何面向市場的問題,成為了本文今天的另闢蹊徑。

 從產品到商品的最初一公里

一、【最初一公里】,最偉大的發明家也停下腳步

有些(不侷限在房地產領域)的營銷,之所以最終不成功或者不被市場認可,其實很可惜,因為不是完全的外行,不是完全的不專業,更不是完全的“不懂和亂來”,有些足夠專業但效果不好,這是剛性的可惜。

工程師出身的項目總經理,懂得產品懂得設計懂得資金懂得施工,說起項目的優點頭頭是道,但房子就是賣不出去,為什麼?

絕不是工程師總經理不夠專業,恰恰是因為他太過專業,以至於——他認為消費者也和他一樣專業。

馬後炮是這樣總結的:“工程師不懂得營銷語言”。

工程師當然不服:“我能精確到衛生間一扇窗的高低及其理由,哪是你們營銷的忽悠所可以比擬的”,問題就出在這裡——

營銷認為工程師的語言過於專業,消費者不僅不明白而且聽著乏味沒耐心;

工程師詬病營銷人的,更是知識領域的歧視,更建立在收入剪刀差的火上澆油。

某次去央視做節目,導演的事先指導就一句話:“千萬不要說得太專業,只要告訴購房者:該不該買,什麼時候買,買那個樓盤”,這是從業者的忌諱,有廣告嫌疑有入侵同行,但導演言之鑿鑿:“看電視的都是沒文化的,就喜歡簡單粗暴”。

好吧。

發明家固然懂得一個產品特別是新產品,是如何完美應對市場的最痛點,也知道設計完善過程中,如何繞開可能遇到的幾個壁壘,所以可以大概說出使用場所、定價區間、折中銷售,但這些看起來都算落地的方案,其實都是半落地或者說落不到地面,因為它缺乏【最初一公里】:

1、如何選擇媒體?

2、如何市場鋪墊?

3、如何建立從廣告到銷售的落地渠道?

工程師出身的總經理,一定在以上三個問題面前止步不前,這絕不是數據、工藝、設計、流程、管控所能夠跨界的,但到了要推向市場的節點,你能說這三個問題不是從產品到商品的關鍵七寸部位麼?

 從產品到商品的最初一公里

二、【最初一公里】,是建立在從【最後一公里】的倒推邏輯

如何思考【最初一公里】的問題,倒還不能缺了【最後一公里】作為素材,就算是反面素材也是有價值的。

有些新產品,看起來要設計【最初一公里】好難,因為沒有對標、沒有成功案例甚至沒有市場參照數據。

但,總有第一次,我們無法迴避。

1、沒有對標,但可以以市場痛點或者發明源點為起點,找到面對人群

2、沒有成功經驗,可以參照競爭對手的失敗教訓,至少繞開它的做法,可以提升推廣的費效比

3、甚至就算沒有參照數據,但與之相關聯的產業和產品,還是可以提供消費行為的一些YES和NO,我們反而可以找到銷售組織上的嫁接和組合方式。

既然將【最初一公里】定位為營銷過程中的前期策劃,那麼就要充分利用營銷所積累下來的素材,包括數據、經驗、教訓、創新方式。

你以為所謂的創新,是完全烏托邦的憑空而來麼?

非也。

創新多數時候,只不過是對原有做法的改良。

但,這其實也足夠偉大,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明白如何改良!

我們是否可以如此思考【最初一公里】的問題:

首先是入市。

入市方式分多種:最普遍的是廣告投放(這裡暫時忽略掉內容設計),還有其他方式的,比如民生類產品,既然可以戴著“為民除害”的帽子,當然要充分利用社會屬性而非商業出發點,所以政府提案、民間呼籲甚至如今流行的COSPLAY,為什麼就不能預演一次現實狀態的危害,災難片的價值就在這裡。

其次是落地。

落地還分兩種:一是銷售道具的準備,這可以看做是士兵的AK47,沒有銷售道具,士兵終結不了銷售也終結不了。

今天的銷售道具準備,絕非單一的印刷品,因為今天消費者面對每天川流不息的廣告訊息轟炸:能看懂、能有耐心、能產生興趣、能最終買單,多數人都走不到第四步,一個營銷就無疾而終了。

今天消費者感興趣的是動態化、場景化、情趣化、立體化。

說到底,一句話:最簡單有趣的方式,最快把產品說清楚。

為什麼售樓處要做沙盤、模型、樣板房,都是為了讓生澀無趣塵土飛揚的施工現場,變得簡單、豐富、有想象。

那麼,新產品是不是也可以考慮藉助VR,採用玩具或禮品邏輯,讓消費者主動探索。

落地的第二種,是組建銷售和渠道:銷售人員的培訓、說辭、帶看,統一都算一種大溝通,但新產品因為未必有自訪客上門,所以在銷售之前還有一條溝渠,即新渠道的架設,不僅僅是房地產的中介和小蜜蜂,有些渠道的建立,是需要“從目標客戶所在或就近所在的方面”去反向建設渠道,倒推輸送到供應方。

 從產品到商品的最初一公里

三、【最初一公里】,減法比加法更重要

還有一個誤區,認為【最初一公里】特別是探討新產品到商品的【最初一公里】命題,因為沒有參照沒有過往,所以前期談不上精準,儘可能將全媒介鋪設上去,以期望達到“在實戰中實驗或者試錯”,老闆知道了,好心寒咯!

其實,每一個創新特別是創新營銷,並非只有加法一條路,或者只有試著買買買的方式,通過教訓來獲得經驗。

所以前赴後繼的失敗案例,其實都是我們最好的肥料和素材。

又或者說:一個優秀的【最初一公里】策劃人,是懂得並願意在空氣中尋找邏輯依據,為自己提升儘可能高的KPI。

創新營銷方式的空想,看起來是沒有結果的無用功;

創新營銷方式的抓手,有時候可以通過上一段落所言的【尋找反方向渠道】,來倒推營銷從推廣到銷售到客戶服務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

這就是收集所有的加法方式,用排除法實現減法。

【最初一公里】的關鍵點之一,是事先要準備好應急方案,或者說一旦不成之後的應對。

這很重要,對於營銷費用的止損、營銷方式的彎道超車,一切都是為了儘早和消費者及其消費願望勝利會師。

一個新產品要成為商品,沒有可以借鑑我們可以預演場景,但如果這種場景營銷方式,在實踐中不足以撬動市場和消費者,什麼時候STOP如何用新方案替換,也屬於【最初一公里】的思考範疇之內。

 從產品到商品的最初一公里

很多營銷負責人甚至老闆,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完成【最後一公里】的變現問題,這固然沒錯,因為球都傳到禁區了,還不射門?

銷售都帶著客戶看了三次樣板房了,還不談談首付問題?

我承認都沒錯。

但營銷問題的藍海,不是值得發現的欣喜,而是我們長期忽視的弊端,這就是【最初一公里】的整合思考,只有前期足夠碰撞足夠坎坷足夠周到,在過程中發現了和預想的不同,才有第一時刻的戰略調整和閒庭信步。

少走彎路,不也是一種成本控制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