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最著名的僱傭軍公司,組建初期都是戰友和同事,如今關門大吉

如果我們在中文搜索引擎上查找EO的介紹的話,經常會看到這樣的一句話:“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僱傭兵公司EO”,就連百度百科都是這樣開頭的。但事實上EO公司在1999年1月1日就關門大吉了,該公司“目前”早已經不存在了。

曾是最著名的僱傭軍公司,組建初期都是戰友和同事,如今關門大吉

另一個關於EO的常見誤解是其名稱。很多中文媒體都說EO是“南非戰略資源公司”,事實上,EO的全名為Executive Outcomes,翻譯過來就是“執行結果”。戰略資源有限公司的原名為Strategic Resource Corporation,簡稱SRC。SRC其實是EO的母公司,EO是SRC的32個子公司之一,這些子公司的業務涵蓋了採礦、空中運輸租賃、安全保衛等等,這些子公司的註冊地在不同的地方,有在南非,有在巴哈馬群島,也有在馬恩島(英聯邦半自治區)。

曾是最著名的僱傭軍公司,組建初期都是戰友和同事,如今關門大吉

EO的表面客戶都是受國際承認的合法政府,最著名的客戶是安哥拉和塞拉利昂,但其實EO真正的客戶是那些採掘自然資源的跨國企業,比如戴比爾斯鑽石聯合企業(DeBeers)、英國石油(BP)、德士古石油、海灣-雪佛龍石油等等。

曾是最著名的僱傭軍公司,組建初期都是戰友和同事,如今關門大吉

以塞拉利昂為例,當時的臨時政府根本沒有錢僱傭EO去對抗RUF的叛軍,但有一家名叫支路能源的公司(Branch Heritage)替塞拉利昂政府作信用擔保,EO的工資實際上是由支路能源支付,而當EO每奪回一個鑽石礦,支路能源都可獲得其60%的開採權。

曾是最著名的僱傭軍公司,組建初期都是戰友和同事,如今關門大吉

EO進入安哥拉比進入塞拉利要早,那是在1993年,接受安哥拉政府的僱用直接參與到對抗安盟部隊的戰鬥中。諷刺的是,當年巴羅領導南非第32營的時候是幫助安盟對付MPLA政府,而當他創立了自己的事業後,卻是協助當年的敵人攻打當年的盟友。最後,EO花了3年時間就做到了美國、古巴、前蘇聯和聯合國前後一共用了二十幾年都沒有達成的目標——迫使安盟與安哥拉政府和談。EO在安哥拉的真正僱主是石油公司和鑽石公司,例如拿大的傳統油氣公司,和支路能源公司。

曾是最著名的僱傭軍公司,組建初期都是戰友和同事,如今關門大吉

聯合國一直要求塞拉利昂政府解除其與EO的合同。在1997年塞拉利昂政府與RUF簽訂的和平協議條款中就包括了讓EO及其他的所有外國軍隊撤走。諷刺的是,當EO撤走後,RUF很快又打了回來。對於電影《血鑽》裡的那群南非僱傭軍,有人說就是影射EO。事實上這部電影裡的時間背景是在1999年,當時RUF已經攻到了塞拉利昂首都的郊區,且不說EO早已經撤出塞拉利昂,而且在那一年的年初就已經結業,怎麼可能還在塞拉利昂活動呢?不過電影的影響確實大,以至於戴比爾斯要花600萬英鎊拍廣告來對抗,許多鑽石商都到處宣傳他們的鑽石來源並不是非洲戰亂國家。

曾是最著名的僱傭軍公司,組建初期都是戰友和同事,如今關門大吉

EO的創始人伊賓·巴羅(Eeben Barlow)曾經是南非第32營空中偵察隊的第二把手(32營是一個步兵營,下轄了一個空中偵察分隊,估計是個連級單位,具體人數也就一個加強班到一個排的規模),退役後又成了國民合作局(CCB)的職員,國民合作局是專門與非國大(ANC)作對的種族壓迫機構,主要活動有情報工作和暗殺行動等。當南非在1989年取消種族隔離政策後,非國大領袖納爾遜·曼德拉解散了執行種族壓迫任務的單位。由於面臨失業,巴羅便乾脆跳出來創業,組建了EO公司,職員都是過去的戰友和同事。

曾是最著名的僱傭軍公司,組建初期都是戰友和同事,如今關門大吉

有些資料裡說EO是現代PMC的始祖,巴羅的書裡也是大言不慚地說他開創了現代PMC的先河。但事實上EO成立於1989年,而MPRI卻是在1987年成立,裝甲集團的前身防衛系統有限公司(DSL)在1981年就開始運作,DSL和EO一樣在安哥拉很活躍。德陽集團歷史更久,其前身在1946年就已經成立,雖然當時成立的航空服務公司只是承包美軍的作戰飛機維護,但這也好歹是正兒八經的“軍事承包業務”啊。

曾是最著名的僱傭軍公司,組建初期都是戰友和同事,如今關門大吉

EO總是能以少勝多,而且傷亡甚少,與之相比,被他們打死的敵人數字則高得簡直不成比例。這一方面是因為EO的士兵裝備精良,他們有武裝直升機、裝甲車和榴彈炮,還有燃料空氣炸彈這樣的大殺器,而他們的敵人多數只有輕武器,重型裝備不多;另一方面也是因為EO的士兵是來自南非和其他國家的退伍軍人,本身訓練有素,軍事素質高,而他們的對手如RUF,大多沒有足夠的訓練,就如電影《血鑽》裡的情節差不多,抓回來的壯丁裡就有不少小孩子,發一支生鏽的AK和一堆子彈,剛學會打槍就派上前線,用來對付老百姓或是水平同樣差不多的塞拉利昂政府軍還行,但對付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僱傭軍就差太遠了。有一次在科諾省的一個礦場上,只有60多名EO士兵就頂住了上千名RUF持續一週的進攻,此期間EO的士兵始終堅守一條原則:從不進入沒有直升機火力支援的作戰區域。下面都是EO在安哥拉或塞拉利昂時的照片,可以看到他們有許多米里直升機。

曾是最著名的僱傭軍公司,組建初期都是戰友和同事,如今關門大吉

EO能吸引來許多經驗豐富的外國退伍軍人,一方面是因為工資高,而退伍軍人找份好工作也不容易——尤其是特種部隊出來的,他們除了打仗,並無其他能賺大錢的一技之長。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有好的福利待遇。包括《世界軍事》在內的一些文章裡提到EO的“全藥品保障”,其實就是戰鬥期間出現“工傷死亡事故”的話,藥品、醫療都是免費,掛掉了也有保險公司賠錢。到了現在,如果有哪家PMC/PSC敢不給下面的“臨時工”買保險的話,估計也沒人願意跟他們籤合同。

曾是最著名的僱傭軍公司,組建初期都是戰友和同事,如今關門大吉

參加EO的外國人裡,至少可能有過兩個中國人吧,其中一個是在法國外籍軍團退役。EO解散後又加入MPRI,現已殉職。有些軍事論壇上的人可能聽說過或認識此人,他的假名叫“李普”。雖然EO的大本營一直都在南非,但從1993年開始,EO總公司的業務就搬到了英國,這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倫敦是國際武器交易中心和防務交易中心;第二,這有助於擺脫南非的非國大政府對他們業務的干預。

曾是最著名的僱傭軍公司,組建初期都是戰友和同事,如今關門大吉

有關EO的網上資料還是比較零碎,在維基上的資料也是不完整的。我尋找和翻譯了許多有關EO的英文資料,嘗試還原較清晰的EO歷史,不過發現有些內容還是不清楚,而且有些資料之間甚至是互相矛盾的。特別是與EO有關的採礦或石油企業,與EO有直接或間接關係的企業太多,有些是同時與EO做生意,有些則是前後替代的關係,有些甚至EO也有其股份,這些公司之間的關係也糾纏不清。比如在塞拉利昂,雖然支路能源替塞拉利昂政府擔保EO的工資,但錢是先通過一家叫卡森黃金的公司進行轉移,最後由另一家名叫金剛石製造公司的控股公司交到EO的士兵手上。而在安哥拉,最初EO是為傳統油氣公司奪回被安盟攻佔的油田地區,因為安哥拉同樣出產鑽石,所以後來戴比爾斯也加入其中。也就是說,在安哥拉的項目中,至少有一家石油公司和一家鑽石公司替安哥拉政府付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