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公主與重陽節由來

重陽公主誕生

李菊香懷孕後,劉邦的大老婆呂后非常忌恨,擔心其生下龍子,影響自己的地位,設計將李菊香趕出京城。李菊香為保住龍種,獨自一人翻越秦嶺,想到老家二郎坪將孩子生下來。誰知走至西峽西坪以南,即將臨產,在走投無路時,被一要飯老太搭救。恰在九月九日這天生下一女,取名為重陽女。李菊香認老太為母親,三個女人相依為命。

李菊香隱姓埋名,利用自己的文化特長以教書為生,慢慢把重陽女養大。誰知在重陽女16歲時的那年秋天,這裡發生了一場大瘟疫,成村成戶的人死亡。李菊香也未能倖免。臨終前,李娘娘把劉邦贈送的信物玉佩傳給女兒,託付她找機會狀告呂后,為她討回公道。再三囑咐重陽女為老太養老送終。

重陽公主與重陽節由來

李娘娘死後,重陽女四處拜師學藝,立志斬除瘟魔,為母報仇。一位高人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精心傳授劍法,並密告瘟魔的三個弱點:一怕紅色、二怕酒氣、三怕高聲,叫重陽女九月九日瘟魔重現時,見機行事,為民除害。第二年九月九日這天,重陽女帶領附近眾鄉親,登上雲彩山。女的頭上插茱萸,茱萸果為紅色;男的喝菊花酒;瘟魔一出現就齊聲高喊:“剷除瘟魔,天下太平。”瘟魔見到紅色,聞到酒氣,聽到喊聲,縮成一團滾下山去。重陽女趕下山來,一劍將瘟魔刺死。從此,重陽店一帶百姓安居樂業,日子過得很太平。

在瘟魔肆虐、全國各地大批人亡的情況下,重陽一帶卻太平無事。此事傳入京城,劉邦派人前來調查,見到了重陽女和玉佩,報告了高宗劉邦。劉邦召重陽女進京相見,父女擁抱大哭一場。後劉邦封重陽女為重陽公主,並撥款為李娘娘修了娘娘廟。

劉邦要留重陽公主於宮中,重陽女擔心再受呂后所害,對父王說:“母親只生我一個女兒,她葬在重陽,我要回去守護她、祭拜她老人家。重陽還有搭救我們母女的老奶奶,她獨身一人,我要為她養老送終。”

重陽公主與重陽節由來

重陽公主仍回重陽店生活。但每年九月九日前後,都要帶上菊花、茱萸、菊花酒回京城孝敬父王。順便把當地重陽節登高、賞菊、插茱萸等習俗傳入宮中。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過此節,大家玩得很開心。劉邦覺得眼下國泰民安,九月九日秋收秋種之後,百姓也該放鬆一下心情,登登山、賞賞菊、強強身,去迎接漫長的冬季,是件好事,於是下令全國九月九日這天都過重陽節。從此,重陽節習俗普及到全國各地。 [3]

重陽公主生在重陽,長在重陽,又在重陽結婚、生子,百歲而亡。當地百姓為她修建了重陽道觀,每逢節日都前來朝拜。

從李娘娘、重陽女再到重陽公主,都是在傳頌和敬拜女姓,所以,人們又把重陽節叫“女兒節”。

重陽公主與重陽節由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