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直播關了,可誰來懲罰那些消費公衆隱私的玩家?

水滴直播關了,可誰來懲罰那些消費公眾隱私的玩家?

在遭到洩密公眾隱私的指責和官媒的不點名批評後,360週三宣佈,除了保留公益性質的直播外,將永久關閉水滴直播平臺下其它類型的直播功能。在這場直播隱私風波中,作為直播平臺提供者的360沒有盡到內容審核的義務,已經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問題是:360付出了足夠的代價,但那些出於商業目的、未經當事人授權就直播用戶隱私的商家,難道就當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嗎?誰來管管他們呢,也讓他們付出該有的代價呢?

事情是這樣的,最近一篇題為《別再盯著我們看了》的自媒體文章,將360旗下的水滴直播平臺侵犯公眾隱私的行為曝光。文章裡提到,水滴平臺的一些用戶(可能是網吧、也可能是餐館這類的商家),居然在網上直播他們營業場所的場景,導致去這些場景消費的客戶、甚至是路過這些場所的公眾,一併被直播了!文章隨後幾天時間裡持續發酵,並最終引發人民日報的批評,該批評雖然沒有直接點名360或水滴直播,但直指類似的直播平臺沒有盡到審核之責,導致公眾隱私洩密!在各方壓力下,360週三對外宣佈,關閉水滴直播,只保留部分公益性質的功能。

在商君看來,360關閉水滴直播,多少有些反應過度,用力過猛的意思,其實360只需加強平臺內容監管和審核即可,不一定非要關閉這個產品。但商君同時對360作出這樣的決定十分理解:

首先,從歷史來看,360多年以來一直被用戶和媒體質疑侵犯用戶隱私,直到現在,還有很多的大公司把360的一切產品直接劃入黑名單——以商君所在公司為例,想用公司的WIFI?先把你手機裡所有360軟件卸載乾淨再說!——360在用戶隱私保護這塊的行業名聲實在不敢恭維,用這種壯士斷臂的回應方式,更能顯示出周老闆和360在維護用戶隱私方面的決心和公司價值觀導向,維護公司形象;

其次,從商業角度考慮,水滴直播與360的安防智能攝像頭產品是綁在一起的,如果在這個問題上態度不夠堅決,不僅水滴直播玩完,360的安防智能攝像頭業務可能也會受到嚴重影響,不如關了,至少還能保住一端!

上述兩點或許是讓360下決心關閉水滴直播的最終考量。

水滴直播關了,可誰來懲罰那些消費公眾隱私的玩家?

現在的問題是:

在這場直播用戶隱私風波中,360為自己的管理漏洞付出了代價,但是我們似乎並沒有看到那些直播客人隱私的商家受到任何處理的信息,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他們的責任,要比360大得多,畢竟他們才是用戶隱私的直接洩密者!

從經驗和直覺來判斷,這些利用360的硬件和平臺,對客戶和公眾行為進行直播的商家,他們應該主要是出於自身各種商業利益的考慮,而且他們的直播行為,應該沒有獲得被直播的對象的授權,而是一種私下的商業行為,不然也不會引發侵犯客戶和公眾隱私的批評存在,把事情搞到像今天這麼大動靜。

水滴平臺關了,而那些洩露和消費用戶隱私的侵權者卻依沒事,這合理嗎?

商君想在這裡打個雖然不大恰當但還算形象的比喻:刀可以用來殺人,而且事實上刀也確實被用來殺人了,殺完人之後,在批評聲中,刀具廠被迫關閉了,而殺人者卻依然逍遙法外!——這難道不是一個諷刺嗎?

商君的意見是:水滴直播事件是科技、大數據應用日益普及的大背影下,一次非常難得的公共隱私教育課的機會,有必要藉著這次水滴直播事件,喚醒新技術創新背景下的公眾隱私保護意識,同時通過鮮活案例告訴科技創新產品各個鏈條上的玩家:一旦突破侵犯隱私底線,該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360已經為這個代價買單了,現在,該是水滴事件的始俑者出來承擔責任的時候了!既然是一次難得的教育機會,那就該處理的就有必要嚴肅處理,否則,這個隱私課,帶來的公眾教育成果,很可能是截然相反的另一面:即使我侵犯大家隱私、消費大家隱私又咋了?還不是最後沒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