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當人類走出非洲後……

中國科學家:當人類走出非洲後……​新華網7月8日消息,我國科學家發現了同時調控現代人的膚色變淺及適應寒冷的基因。該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分子生物學與進化》。

論文作者、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宿兵介紹、現代人在距今20萬年至30萬年前起源於非洲,大約在7.5萬年前走出非洲並擴散到世界各地。“我們的非洲祖先從靠近赤道的地區遷徙到高緯度的亞熱帶及寒帶,會面臨多重挑戰,比如天氣變冷、紫外線輻射的減弱等。這些環境變化會對人類基因組產生新的壓力,從而使人類出現新的生理和表型去適應。”宿兵說。

氣溫與紫外線輻射會隨緯度變化而變化,那麼,在遺傳學上是否存在同時適應這兩種基因變化的基因呢?

宿兵實驗室與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昆明理工大學合作,通過群體遺傳和細胞功能實驗的發現,一個名為“KITLG”的基因發生了多次突變。在東亞和歐洲人群中,該基因的信號出現在不同區域,包括基因的上游和下游的調控區。

“據此推測,“KITLG”基因在現代人走出非洲、向高緯度地區擴散中可能經歷了不止一次的選擇事件”,宿兵解讀道,“因為該基因上不僅存在導致歐亞人群膚色變淺的突變,還在其它區域富集了對寒冷適應的突變。”

接著,研究人員通過細胞低溫培養實驗驗證了該推測。結果表面,這的確是一個基因的多種功能在人群中同時受到選擇並影響表型的例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