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信蘭成時代的CBA,新人只有變老,才有機會,天才?一邊去

江湖有言:“謝天謝地謝亞龍,信鬼信神信蘭成”。這話說的分別是曾經執掌中國足球和中果籃球的人物。


聊聊信蘭成時代的CBA,新人只有變老,才有機會,天才?一邊去

足球我不熟悉,作為熱愛中國籃球的球迷之一,今天我們來聊聊信蘭成時代和姚明時代的不同! 在信蘭成執掌中國籃球的時候,最輝煌當於08年奧運會,以姚明為核心的中國男籃力戰群雄,最終打入八強,圓滿完成任務。當時信蘭成風光無比,政績顯赫。
聊聊信蘭成時代的CBA,新人只有變老,才有機會,天才?一邊去

而轉眼男籃兵敗馬尼拉,負於中華臺北的時候,他剩下的只是那一臉的茫然和青澀。 在信蘭成執掌籃協的時候,一切要以國家隊為先,為此可以縮短聯賽週期,不顧一切。幸好當時有姚明,否則一切不堪設想,知道12年倫敦五戰皆負,信蘭成在眾人唏噓之下,黯然謝幕。 而男籃新老交替存在的問題,卻遺留給了下一任。
聊聊信蘭成時代的CBA,新人只有變老,才有機會,天才?一邊去

其實,有時候信蘭成真的沒有想像的那麼不堪,即使他在08年的夏天強制下令讓孫悅回國,這也不能說他的做法沒有可取之處。 比如,在信蘭成時期,國家隊以老將為主,老實說,新人在那些年的夏天應該是有足夠多的時間去苦練的,然而新人都幹嘛去了呢?我真的不相信國家隊的大集訓真的能比俱樂部自己的特訓要好到哪裡?畢竟教練組就那麼多人。 國內有一個很奇怪的問題,就是俱樂部指望國家隊為他們訓練球員,他們篤定的相信國家隊的訓練水平,而忽略自身隊伍的訓練。 平心而論,在亞洲範圍內的國際籃球賽事,論強度,未必比得上CBA的季後賽。


聊聊信蘭成時代的CBA,新人只有變老,才有機會,天才?一邊去

而我們的球員在那麼長的時間竟然毫無進步,這一點真的不只是缺乏經驗,如果實力夠強,經驗算個啥事。在十年前,我們就已經意識到了,國內球員基本功的問題可以,可是眾多球隊卻依然選擇忽視,假裝看不見。這是為什麼呢? 比如說郭艾倫,在國家隊明顯的撐不起場面,運球過半場都挺難,可是宮魯鳴卻認為他的運球沒問題。
聊聊信蘭成時代的CBA,新人只有變老,才有機會,天才?一邊去

而俱樂部也認為這樣也就可以了,你再好,也許就不是遼寧的人了!國內大多數俱樂部培養新人最大的希望,就是阿聯這個水平,剛好能達到NBA的線,而又去不了NBA。這在CBA是早已存在的事實,籃協早就不想讓CBA做NBA的養老院了,也就更不希望為NBA輸送人才了。
聊聊信蘭成時代的CBA,新人只有變老,才有機會,天才?一邊去

雖然口口聲聲說得很像副樣子,其實幹得又是另一回事。當他們發現天才,必定以新人為名,先做板凳幾年,乾點髒活累活,然後……等到23或者24歲。

天才的潛力被歲月給耗盡,無力在衝擊更高天空的時候,他們也就能打主力,成為本土球星了!現在的丁彥雨航,郭艾倫,李慕豪,王哲林等人不就是麼?這一點,俱樂部也樂意,不是麼? 我們知道,有些天才真的不能從點滴做起,比如杜蘭特,維金斯等,職業生涯開始的你讓杜蘭特幹髒活累活試試,今天也許就沒有這樣的杜蘭特了,維金斯從開始就先拿到進攻開火權,防守?先學進攻再說! 可是在國內不同呀,即使是再出色的天才,也是要從零開始,除了王哲林以外,我沒見過哪個新人在CBA出道就具有無限開火權的,真的沒有!
聊聊信蘭成時代的CBA,新人只有變老,才有機會,天才?一邊去

難道真的沒有天才?難道真的天賦,答案是否定的!即使天才,也得熬資歷,這就是國內沒辦法出現頂級鋒線和後衛的主要原因!新人等場三件事:防守,老闆,別耽誤事,射籃這回事嘛,要考慮投不進的後果哦…… 在國內,能進步的球員,永遠不會有出場機會,沒有揮霍的資本,已經定型的球員才是主力。比如宏遠鋒線周鵬,我知道周鵬是個好球員,實力不錯,防守堅強,有一手三分。
聊聊信蘭成時代的CBA,新人只有變老,才有機會,天才?一邊去

可是周鵬已經是巔峰,不會再有進步的空間,讓他打輪換陣容,啟用新人的話,宏遠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哦。

這就是那個信蘭成時代的CBA,新人只有變老,才會有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