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思考

在监察委员会成立和司法责任制改革的背景下,检察机关的职能职责发生了重大调整和变化。未来检察工作的出路何在、如何发展,是每一个关心、热爱检察事业的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司法改革对检察机关的影响

司法责任制改革,反贪、反渎转隶,涉及到检察干警的去留和检察机关工作,其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干警的情绪波动大。司法责任制改革后,员额检察官与非员额检察官、行政人员的待遇差别较大,未入额干警从主办案件的检察官变成司法辅助人员或行政人员,其对角色的转变一时难以适应,再加之福利待遇上的差别,他们有想法有情绪也是在所难免的。

人少案多矛盾突出。基层检察院承担了大量的办案任务,而员额制检察官数量有限,司法辅助人员也缺乏,尤其是书记员严重不足。在一些基层检察院,一名书记员同时承担了几名员额制检察官的书记员工作,影响办案质量和效率。

对检察机关前途命运担忧。个别干警担忧,反贪、反渎转隶,检察机关侦查权没有了,其法律监督缺乏刚性手段,法律监督职能弱化,检察机关地位下降,未来检察工作难以开展。

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新变化

检察机关的职能发生重大变化。随着监察委员会的成立,检察机关反贪、反渎、预防的转隶,检察机关的侦查权不再保留,反腐职能划归监察委员会,检察机关的职能变成纯监督职能,法律监督的属性更加明显。

检察机关的行政色彩淡化。司法责任制改革,建立员额制检察官办案模式,由检察官在职责范围内独立对案件作出决定,并对案件质量终身负责。改变了过去集体研究、层层审批的行政化办案模式,检察官专司办案职能,不担任或兼任行政职务。此外,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将机构和人员重新配置、整合资源,实行大部制工作制,减少中层行政领导职数,充实一线办案力量。

检务保障更加有力。司法体制改革后,省级以下检察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在经费保障上,缩小了地区差别,解决了基层检察院办案、办公经费不足的问题,检务保障更加有力。

科技强检全面推进。提高办案质量、提升工作效率、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内部管理、打造“智慧检务”是新时代检察工作的必由之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的检察办案系统、办公系统、管理系统、安保系统、检务保障系统将一一建立和完善,实现精准、便捷、高效、服务的“智慧检务”功能和目的。特别是在办案方面,将更加高效和便捷,如远程提讯、网上开庭、语音录入、审结报告、法律文书智能生成等,必将大大提高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

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广泛运用。在长期的办公、办案中,检察机关必将产生海量的数据资料,这些数据资料是零散、杂乱的,没有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靠人工来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资料,通过云计算来统计和分析,将统计分析的结果应用于办案、办公,是新时代检察工作的必然趋势。(通讯员任虎平黄文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