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自然地理

地质 地貌 铜川地处鄂尔多斯台地与渭河断陷盆地的过渡地带,属黄土高原南缘的残原区,横跨两个地质构造单元。地貌复杂多样,山、川、原、梁、峁、台塬、沟谷、河川均有分布,境内山峦纵横,峪谷相间,台塬广布,梁峁交错。纵观全境,大致可分为五个地貌区:

铜川自然地理

西部子午岭山地区:该区以子午岭南部的桥山山脊与淳化、旬邑县为界。山势北高南低,海拔1300—1700米,最高峰庙山1734.2米。包括照金、柳林、瑶曲、金锁关、玉华、哭泉、云梦等乡镇的部分地区,面积154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9.8%。河谷梁峁、悬崖绝壁、瀑布溪流多有分布。主脊发地带梢林灌丛茂密,表面侵蚀较微;支梁地带植被覆盖率低;中山地区多为荒山秃岭,流水侵蚀、剥蚀强烈。

北部黄土高原丘陵区:该区地处陕北高原南部,与黄陵、洛川、白水等县相连,海拔多在1000—1200米之间,地形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包括太安、彭镇、五里镇等乡镇的全部或大部,以及哭泉、棋盘、雷塬等乡镇的部分地区。南北狭窄,东西较长,面积102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6.4%。黄土高原为该区的地貌主体,天然植被破坏严重,黄土裸露,沟谷松散物丰富,泥石流、泻流、滑坡比较普遍。

中部黄土残原沟壑区:该区在渭北北山以北、桥山东南的山间盆地之中,呈东北西南向展布,海拔900—1250米。包括高楼河、阿庄、红土、印台、王益、王家河、演池、关庄、石柱、小丘等乡镇的全部或部分地区。面积85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2%。地势中部高、两端低,地形波状起伏,沟谷密布,地面支离破碎,塬梁和沟壑面积比例为6:4,沟谷相切割深度为100—200米,谷坡陡峻,沟谷较宽,普遍发育有三阶地。

东南部渭北北山地区:该区在渭北北山主脊北部,地质构造属鄂尔多斯台地南缘翘起地带,海拔高度900—1500米。包括孙原、黄堡、陈炉、红土、广阳、高楼河等乡镇的全部或部分地区。面积221.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7%。地貌由一系列较微起伏的黄土覆盖的中低山与丘陵组合而成,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天然植被破坏严重。

南部川原区:该区主要在耀州区南部和新区,黄土台塬广布,河谷平原镶嵌。地质构造为渭河断隔盆地的一部分,堆积有巨厚的松散沉积层,表面为黄土所覆盖。包括耀州区孙原、寺沟、董家河、坡头镇和新区的全部或部分地区,面积235.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1%。海拔650—850米。地貌以平坦宽广的黄土高原和宽阔的河谷平原为主。

气候 铜川市地处渭北旱塬,系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冬长夏短,雨热同季,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春季升温较快,秋季降温迅速,气温日较差较大,昼夜温差大。气候区可分为三个:南部台原温暖半干旱气候区;中东部残原温和半湿润气候区;西北部山地温凉湿润气候区。多年平均太阳辐射量为125.8~127.6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2250.7~2387.7小时,年内各季分布不均,秋冬较弱,春夏较强,12月最弱,6月最强。年平均气温9.7~12.7℃。近30年平均降水在543.4~676.3毫米之间,但各地间差异较大,台原区为543.4毫米,残原区为594.3毫米,山区为676.3毫米。白天多西南风,夜间多东北风,年平均风速2.3—3.2米/秒,残原区风速较小,台原区和山区风速较大;春季风速最大,夏冬季次之,秋季最小。近30年平均无霜期为199~227天,中部最小,北部略多于中部,南部无霜期最长。

河流 水系 铜川山高沟深,河流均是源头或上游,其特点是:流程短,水量少,水位低,比降大,易涨落,能利用者甚微。铜川境内的河流分为石川河和洛河两大水系。石川河水系主要由漆、沮二水组成,市内流域面积2240.8平方公里。石川河水系中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67条,主要河流有漆河、沮河、赵氏河、浊峪河、清峪河、赵老峪河等。洛河为铜川东北部的界河,境内流程35公里,流域面积1648.8平方公里。洛河水系中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78条,主要河流有白水河、清河、五里镇河、雷塬镇河等。

土壤 土质 铜川市土壤分为9个土类、15个亚类、25个土属、73个土种。9个土类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比例分别是:褐土为53.72%、黄绵土为30.3%、黑垆土为4.32%、新积土为2.02%、垆土为1.52%、潮土为0.06%、水稻土为0.03%、紫色土为0.02%,其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依次为褐土、黑垆土、黄绵土,山间河谷地多为沙壤质新积土、砂砾质新积土、壤质新积土、冲击型潮土、洪树型潮土、壤质新潮土、冲积型湿潮土;梁峁残原分布着白土、红粘土;原区分布着黑垆土、垆土;土石山地分布着砂砾岩褐土性土、泥质岩褐土性土。铜川的土质属微碱性,不仅适合于大多数农作物生长需要,而且有利于固氮菌类活动,能够增加固氮能力。

自然资源 铜川地处渭北旱塬,多山少水,自然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野生植物资源:铜川境内有维管束植物为106科、384属、618种,5个亚种、38个变种。其中,蕨类植物为9科13属16种;裸子植物2科3属3种;被子植物95科318属599种,5亚种,38变种。

森林资源:全市共有林地面积142.1万亩,经济林30万亩,疏林地13万亩,灌木丛地49.9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4.5%。主要树种有油松、山杨、刺槐、侧柏、桐树、苹果、核桃、柿子、梨、桃等。

草地资源:共有草地面积152万亩,可利用面积136万亩,多呈大面积连片分布。在300亩以上的草地105块,计100万亩,且等级较高。其中万亩以上的草场29块,面积59.3万亩。牧草67科、308种,主要有白羊草、铁扫帚、薄公英、硬质苔草等。草场分为农林隙地和山坡灌木丛两类,草质优良,可载畜19.98万个羊单位,发展牧业条件优越。

中草药资源:境内有中草药683种,已大量采集收购的有164种,主要为常参、黄芪、柴胡、黄芩、连翘、丹参等。

野生动物资源:铜川有野生动物68种,分属16目35科,其中兽类5目10科23种,主要为中华鼠、花鼠、岩松鼠、艾虎、水獭、草兔、野猪、狍等;禽类动物10目23种,主要有石鸡、环劲雉、喜鹊、鸢、楼燕、啄木鸟、杜鹃、麻雀等。

水资源:铜川水资源总量22042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1069万立方米,地下水12607万立方米。目前,已探明的地下水可开采量4494万立方米,主要分布在耀州区漆、沮河谷区走马村川道、瑶曲川道和小丘、坡头、下高埝原。水质良好,宜饮用。

矿产资源:铜川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4大类20种,建材工业的水泥配料黄土、耐火粘土居陕西省第一位,陶瓷粘土、铝土矿居第二位,水泥石灰岩居第三位;全市煤田面积522平方公里,煤炭产量列全省总产量前茅。目前已探明保有储量分别为原煤25.60亿吨、油岩4.7亿吨、水泥石灰岩4.2亿吨、耐火粘土3400万吨、陶瓷粘土34.7万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