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之《我不是韭菜》

最近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票房大獲全勝,一週12個億的票房,大有要超越《戰狼二》的可能,伴隨而來的就是相關個股北京文化的快速飆升,該股在影片未上映的時候就已經連續兩板,《戰狼二》是在影片票房取得不菲業績的時候才開始發酵,一度拉昇超過60%,然後公司高管乘機持減,讓一群有熱情的韭菜最終買單,而昨日北京文化當頭大陰線不得不讓人懷疑新瓶裝舊酒的可能,韭菜們小心中招。

作為一名在股市摸爬滾打多年的投資者,就像藥神裡的主人公程勇一樣,雖然人在局中,卻早已看透股市的那些套路,不乏有些上市公司就如電影裡的那個黑心賣家,利用題材效應迅速推升股價,在高位頻頻出手持減,讓散戶們吃了一記又一記的"高價藥",商人的本質暴露無遺。

散戶是最善良的,像電影裡那些急需救治的人,電影裡的病人是為了就生而買藥,股市裡的散戶是為了賺點小股市之《我不是韭菜》錢而買股,本質上都沒有大的差別。卻在股市這個大染缸裡碰的頭破血流,而這個市場中現在還沒有像程勇那樣的人物出現,只是因為股市本身就是一個逐利的小社會,真正有能力且無私的人跟這個市場是相悖的。散戶惟有自我成長,或者說跟著股市一起成長,像電影裡一樣,等待制度的不斷成熟後,福利才會真正的降臨。

如果以後上映一部《我不是韭菜》,我一定會去貢獻一票,相信票房不會低,因為有上億的投資者為後盾,只是不知道有沒有影視公司敢拍了,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