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故事——陽關道不行,不如偷天換日!

做人無非是這樣,別把自己的東西太當回事,該給的一定要大膽給!

對於高情商的人來說,通往成功的路上,總是在超車中!

以下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請勿對號入座!

李一的煩惱

對於有些人來說,無論什麼樣的門,覺得都能推得開的,就看你肯不肯去推,看你上不上去推而已。至少,李一就是這麼認為的,也是這麼成功的!

但是,就在剛才,證券公司保薦人打來電話,說他們內部審核了一遍,題材還是缺乏高度,模式沒有創新,業績不太亮眼。按照經驗來看,上市比較懸!李一聽完,內心忍不住罵了幾句髒話,表面上一番客套請教後,才悻悻的收了電話。

說實話,李一併不想這麼快登陸資本市場的,只是有些事情由不得自己。明面上,杜龍公司自己100%持股,實際上還有30%是上游某知名海外原廠CEO林路(職業經理人)的。目前,林路的位置有點微妙,一旦被清華系資本大鱷吞併,他就缺少話語權了。

按照約定,利益已經到了兌現的時候,而李一卻拿不出來,這個煩惱,已經困擾幾個月了。

發家史

2005年,李一創辦了杜龍公司,進入元器件貿易行業, 一直不溫不火。直到2008年,李一在香港一個貨代倉庫偶遇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之前說過的某芯片原廠CEO林路,李一的命運才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經過一番指點,李一拿到了他們公司的芯片代理權。1年下來,趕上山寨手機火得一塌糊塗,杜龍公司輕鬆就賺了200萬元。

第二年,投桃報李的李一主動擁抱了大腿,約林路談了新條件,免費出讓30%股權給他,而結果就是,杜龍公司成為了該原廠最大的代理商,3年下來,年銷售額達到了10億元,淨利潤超過4000萬元。而更大的利潤,倆人合計準備去資本市場撈取。

資本曲折路

2012年,杜龍公司先找了保薦人,進行輔導,遞交資料排隊,準備去上創業板。結果那時候的創業板變成了一座冰山,無人可以撼動。2013年,有朋友說,香港股市門檻低,去那裡快一些。結果,一番準備後,發現港股這類題材的PE太低,潛力不大。

結果這來回折騰幾年下來,錢花了不少,還沒有看到曙光。

2014年,李一和林路又商議了一番,決定重新打道回府,換個牛逼一點的保薦人,再次攀登創業板高峰!

脫胎換骨

不出所料,新保薦人看到杜龍公司的數據後,內部流程模擬了一下這個案子,認定杜龍公司缺乏戰略題材,上去的風險有點大,所以就給李一來了這麼一個電話。

李一忍不住向林路訴苦,也是想暗示一下;沒想到,林路在美國硅谷和資本市場上所歷練的能量突然發揮出來了。

某晚,他約著李一和保薦人一起喝了個酒。林路對保薦人說,如果杜龍公司有原廠基因,利潤達到5000萬,每年保持15%以上的增長率,那你覺得上市的概率有多大?保薦人哈哈一笑,集成電路設計產業,這是國家戰略,如果轉型成功,我可以給你們打包票!

林路不動聲色,那就這麼定了!

接近山峰

2014年下半年,杜龍公司迅速拿到了林路公司的IP授權,同時獲得了15項射頻芯片發明專利,開始自己研發替代射頻芯片。同時開始讓原廠供給晶圓,在封裝上替換原廠的Logo,打上杜龍自己的商標。

2015年,一部分客戶在試樣後,開始接受打上杜龍公司logo的芯片;2016年,替代芯片開始進入快車道,代理比重逐漸下降; 2017年,杜龍公司自己研發,自己生產的芯片佔比達到了70%,代理比重下降到30%。

2017年8月,杜龍公司披露了招股說明書。

花絮

2015年,林路所在的原廠被清華系資本併購,在拿到2000萬美元后,林路瀟灑的被掃地出門了。

2016年3月,功成身退的林路找到了接盤俠,用13倍的PE價錢賣掉了自己間接擁有的杜龍公司股份。

2016年8月,林路創辦了新的芯片設計公司。這一次,李一用境外公司和美元投資了林路,作為回報,林路給出了白菜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