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的分寸和尺度,你做對了嗎?

許多朋友都是熱心腸,善於助人為樂,但助人為樂也需要分寸和尺度,

把握好了,利己利人,暖心愉悅,把握不好,傷害感情,反目成仇。

助人的分寸和尺度,你做對了嗎?

助人有度

古人早已告知:“有飢者無食,與之升米則德我,與之鬥米則仇我。何哉?升以利一時,生彼而我不薄,我以重也。鬥之則彼且厚,彼厚反不思我德,以我利也。”這就是平時我們經常說的“升米恩,鬥米仇。”

送米不是越多越好,需要講究一個度,有時米送多了,會事與願違。

助人的分寸和尺度,你做對了嗎?

一個人飢寒交迫的時候,你給他一碗米,他會感恩不盡。如果繼續給米,他就會覺得理所當然了。他會經常盼著,一旦你不給了,就會失望,從而心生怨恨。一下給太多,慾望會膨脹,就像喝海水,越渴越喝,越喝越渴。

生活裡常有這樣的事,你好心幫他,他會心存感激,第二次感恩就會淡化,若干次以後,他會理直氣壯地認為,你是應該的,一旦拒絕,就會心存怨恨,甚至以怨報恩。

助人的分寸和尺度,你做對了嗎?

當自己傾心相助的朋友離我們而去時,你會苦悶並百思不得其解,自己並不圖回報啊!為什麼?

正如一位大師所言:滿足所想是成全,滿足所要則變成了遷就,這就是助人的分寸和尺度。

助人的分寸和尺度,你做對了嗎?

救急不救窮,

古人云:渴時點滴如甘露,醉後添杯不如無。所以救人就應該救急。

對於我們認識的人,不能因為對方過的貧窮,而一直努力的救濟,你越是這樣,對方會越依賴你,從而不思進取,從根本上改變不了生活狀態。

助人的分寸和尺度,你做對了嗎?

我有個大學同學,家裡日子不太好,但也沒有著急用錢的事,另一同學提倡大家給他捐點款,於是大家在同學群裡開始發紅包,由這名同學負責收集,然後代捐,也有部分同學沒有響應,我並不認為這部分同學無情無義。每個人都有生存的法則,別人幫你一時,幫不了一世,救人於急難之中,才是最大的幫助。有時,尊重和禮貌勝過金錢的幫助。

助人的分寸和尺度,你做對了嗎?

量力而行

誰都有親朋好友,遇到困難相互幫助,是人之常情。在自己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解囊相助無可厚非,但你的生活本就捉襟見肘,還死要面子,總是不好意思說“不”,怕讓人覺著不仗義,怕傷了和氣,答應下來,又勉為其難,人家對你寄予了希望卻又落空,會感到更失望、傷心,甚至怨恨。而你也可能誤了人家的大事,幫人不成反害人。這種情況下,應量力而行。

量力而行是一種智慧,一個人,貴在自知,貴在知足,貴在量力而行,貴在適可而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