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不敗對任我行「假仁義」:註定埋下禍根

東方不敗的“婦人之仁”註定了自己的結局,這不像一個為了權勢而不惜冒險發難的成大事者,卻像一個在關鍵時刻婆婆媽媽的姑娘。

東方不敗在任我行做教主之時,已然受到任我行的器重,但是東方不敗並非像向問天一樣,甘於人下,他也是一個有抱負有野心之人,而他的野心也很明確,首先就是將任我行取而代之,自己做日月神教教主,然後壯大日月神教,逐步兼併五嶽劍派,最後滅了少林武當,真正的一統江湖。

於是,他趁著任我行心無旁騖修煉“吸星大法”之際,他熱心幫助任我行處理教中事務,最終得到任我行的認可。接著,他開始把教中人手逐步換成自己的親信,一步步蠶食任我行在教中的威懾力。

當這一切準備就緒之時,他就開始瞅準時間開始發難,而在任我行練習“吸星大法”突然“走火入魔”之時,東方不敗突然動手,制服了任我行,最後把他囚在西湖底。

東方不敗卻沒有殺他,內心還是保留著一絲仁慈,但是這份仁慈是有野心之人最大的禁忌,直接導致東方不敗的身敗名裂。

東方不敗對任我行“假仁義”:註定埋下禍根


東方不敗不可能不知道任我行的存在是潛在的威脅,但是他卻沒有除之一了百了。

首先,任我行對他有栽培之恩。

任我行在教中也對東方不敗器重有加,因為他看到東方不敗的能力和野心,當然任我行認為自己能夠駕馭的了他,實際上東方不敗的心思深不可測。所以,任我行封他為副教主,在向問天之上,而就在任我行專心練功之際,他就把教中事務全部交給東方不敗去打理,這也是對東方不敗的一種信任。東方不敗雖是想取而代之,但是也是感念他對自己的栽培之意,故而就留了一絲餘地,囚禁了他,並未取他性命。

第二,教主之位是從任我行手裡奪來。

教主本身是任我行,而東方不敗本就是以下犯上,篡奪而來,雖然極少人知道東方不敗的所作所為,但是對東方不敗而言,他的內心也有愧疚之意。奪去了別人的教主之位,又傷了別人性命,這就太沒有人性,自己現在已然是教主,任我行的小命捏在自己手中如同一隻螞蟻,要殺掉他只需自己一個口諭,故而任我行對自己沒有太大的威脅,留他一命。

第三,任我行賜予他《葵花寶典》。

任我行對自己這並非薄情寡義,他把教中無上秘籍《葵花寶典》都傳給自己,可見對自己也算是大恩。而這部寶典自己修煉之後著實神功蓋世,武功天下第一,若非任我行,怎麼能夠修煉到如此高深的境界。從這方面來看,任我行對東方不敗也算是有授藝之恩,雖然不是師父,卻有師父之功,如果把“師父”殺了,太過離經叛道,不仁不義。

第四,武功大成後,不把任我行放在眼裡。

當東方不敗修煉了《葵花寶典》以後,東方不敗的武功真的是非同小可,早已非吳下阿蒙,在武功突飛猛進之後,他明白自己的實力遠在任我行之上,而且在教中的威懾力是無人能夠撼動,所以此時東方不敗就著實不把任我行放在眼裡,認為任我行無論是武功還是實力,都無法對自己形成挑戰,故而就讓他活著。

正是如此,東方不敗才留了任我行一條性命,但實際上,任我行的內心始終就等著復仇的那一天。

東方不敗對任我行“假仁義”:註定埋下禍根


東方不敗在修煉《葵花寶典》之前,把權力放在第一位,修煉之時把武功放在第一位,武功大成以後把感情放在第一位。

可以說,東方不敗在作為任我行的手下之時是野心勃勃,時刻想著如何取而代之,而當自己做了教主以後,權勢已然索然無味。故而他倒反而追求感情生活,對一個楊蓮亭愛的死去活來,對教中之事不管不問,著實是他人生的轉變。

可是他太過低估了任我行,覺得任我行只是一隻小螞蟻,而沒有想到任我行一直在苦心積慮的想要復仇。

可以說,東方不敗在當了教主以後就沒有太多的追求,更多的是想著安逸的享受,這種內心的安逸給他帶來的就是威脅,“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所以,東方不敗就是如此。

歸根到底東方不敗就是心不狠,所以難以成就一番事業。他低估了任我行的復仇之心,認為自己還算是仁至義盡。說白了就是婦人之仁。


東方不敗對任我行“假仁義”:註定埋下禍根

*忠肝義膽嶽老三聊武俠第32期*

堅持原創,我是忠肝義膽嶽老三,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