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超30家P2P平台爆雷!「很多平台老闆不惜用10年徒刑換10個億」

這是一個多麼瘋狂的行業。

7月9日晚間,深圳互金平臺錢爸爸突然宣佈平臺將暫停運營,令人錯愕不已。同一天,杭州PP基金也在官網掛出停止運營的公告,停止充值和提現。官網數據顯示,兩家平臺的累計交易規模加起來超過700億元,影響數十萬投資人。

一夜之間,一個規模數百億的平臺說停就停了,簡直令人難以置信。而放眼整個行業,都籠罩在一片不安與緊張之下。

回顧過去的一個月,網貸圈“雷聲”隆隆,以致行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南京雷完上海雷,上海雷完杭州雷....據不完全統計,自7月份以來,短短10天就有超30家平臺爆雷,觸目驚心。

血淋淋案例:

一夜之間,一個300億的P2P平臺停擺

錢爸爸成為這一波P2P“爆雷潮”的最新案例,這也是繼南京、上海、杭州之後,P2P“雷聲”在深圳響起。

資料顯示,深圳市錢爸爸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於2013年1月15日成立於深圳,註冊資本10000萬元。大股東為自然人袁濤,持股比例高達73%。

7月9日晚,錢爸爸官網的一則公告宣佈平臺暫停運營,引發一波恐慌。

“隨著近年來國家宏觀經濟的下滑,互聯網金融政策的收緊及備案延期,行業大規模負面爆發等問題,已對互聯網行業造成了結構性的危機,整體環境下借款人還款意願逐步下降,也讓很多投資人產生緊張情緒,大量用戶集中申請提現造成平臺出款工作量增大積壓,這直接導致了近期平臺部分出借者回款延遲的現象。”

按照公告說法,部分出借者回款延遲是壓倒公司的最後一根稻草。錢爸爸官網顯示,截至7月10日0點,公司累計交易總額325億元,累計交易筆數75.29萬筆,由平安銀行存管。

事實上,錢爸爸早在本月初就出現提現困難。在錢爸爸貼吧中,有用戶吐槽自己7月2號在錢爸爸上的提現到7月5號仍未到賬,有的7月3號提現至今仍未到賬。

10天超30家P2P平台爆雷!“很多平台老板不惜用10年徒刑换10个亿”
10天超30家P2P平台爆雷!“很多平台老板不惜用10年徒刑换10个亿”

耐人尋味的是,6月29日,錢爸爸金控還與中城金控資本有限公司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秉承優質資源互補、相互促進,以合作共贏為目的,將展開在金融科技、私募基金、普惠金融等領域的深度合作。錢爸爸金控董事長袁濤還表示此次與中城金控合作,主要是錢爸爸金控在未來業務佈局上向前邁進了重要的一大步。

目前,深圳市寶安區經偵部門已經介入調查。錢爸爸平臺位於福田區大中華金融中心的總部和南山營業部以及南山區特發信息科技大廈的運營中心從2018年7月10日起暫停營業,進入依法整改程序。

10天超30家平臺爆雷,觸目驚心!

錢爸爸停擺,只是網貸行業過去一個月遭遇的“冰山一角”。

據網貸之家不完全統計,6月停業及問題網貸平臺數量為80家,其中停業轉型平臺17家,問題平臺63家,創下今年單月問題平臺爆發的最高峰。也就是說,6月平均每天就有2.7家平臺停業或出現問題。

進入7月,情況持續惡化,網貸行業接著上演了一出出驚心動魄的“死亡”戲碼:

7月9日,多多理財官方微信號發佈公告稱,平臺情況已失去控制,無法聯繫到多多理財實際控制人李振軍以及負責平臺所有資金流水的財務總監何永琴。截至目前,該平臺累計交易額近64億元,累計用戶達71.8萬人。

7月7日晚間,上海市公安局長寧分局發佈微博稱,上海鴻翔銀票網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易某某已投案,稱公司的集資經營活動因資金鍊斷裂,已無法向投資人進行兌付。長寧分局已對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的易某某及該公司涉案的多名高管,依法採取強制措施。截至目前,銀票網平臺累計成交額140億元,累計用戶超69萬。

7月7日中午,杭州市公安局江干分局官方微博稱,對杭州雲端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立案偵查。截至目前,該平臺累積交易金額達45億元,累計用戶13.3萬。

7月6日,杭州市公安局江干分局官方微博稱,對浙江佐助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即“牛板金” )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立案偵查。截至目前,該平臺累計交易規模超390億元,用戶規模逾82萬。

7月6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區分局發佈微博:對杭州祺天優貸非法吸取公眾存款罪立案偵查。截至目前,該平臺累計投資規模近79億元,註冊用戶數166萬。

7月6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區分局發佈微博稱,對杭州優楊投資非法吸取公眾存款罪立案偵查。優楊投資的平臺叫做佑米金融,累計交易額為34.6億元,用戶98萬.....據不完全統計,自7月份以來,短短10天就有超30家平臺爆雷,觸目驚心。

“爆雷潮”是一次大洗牌,最新監管來了!

平臺“爆雷潮”湧現,用戶恐慌的情緒無處不在。

對此現狀,紫馬財行CEO唐學慶,現在比任何時候更要關注投資者情緒對行業的影響。備案大限“6.30”到來之前的集中爆雷,引發了連續的負面輿論,造成了投資者的恐慌。除了受某些媒體片面解讀的影響,投資者沒有在“6.30”到來之前看到備案延期的官方聲明,紛紛撤離網貸行業的謹慎舉動,也給網貸平臺帶來不小的壓力。

用戶的恐慌情緒也有來自於監管的不明朗。原定6月30日完成的網貸備案一再拖延,加劇了投資人對於網貸行業觀望,行業裡甚至出現了一種猜測:監管或正在通過“拖”的方式,“整垮”整個行業。

令用戶稍感欣慰的是,近日互金風險專項整治下一階段方案終於出爐了。

根據方案,P2P網絡借貸和網絡小貸領域清理整頓完成時間,延長至2019年6月,其他各領域重點機構應於2018年6月底前,將存量的違規業務化解至零。

方案提出下一階段的總體目標,深入推進互聯網金融風險的專項整治,爭取用一到兩年的時間,通過清理整頓,基本完成存量風險的化解,消除較大的風險隱患,同時初步建立適應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的監管的體制、體系,切實發揮互聯網金融在提高金融配置效益,和金融服務普惠性方面的作用。

而對於新的監管措施,用戶希望能加大處罰力度。一位用戶在媒體的報道下留言,“作為連踩三雷還有勇氣活著的我!有一句MMP必須要講了!犯罪成本太低!哪天我也去搞一個(XX金融)坐兩年牢出來就是億萬富翁。”

本文為投資界原創,作者:Jerry,原文:http://news.pedaily.cn/201807/433373.s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