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首位電影錄音師德格才讓:錄音師是距離導演最近的人

隨著電影《動物世界》的熱映,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到了影視製作的幕後工作,專業規範的工業流程也為人們所津津樂道,聲音製作作為一種此前一直默默無聞的工種,此番也受到了更多的重視。因此我們特地請來了國內知名電影錄音師德格才讓,與我們分享電影聲音工作的方方面面。

藏族首位電影錄音師德格才讓:錄音師是距離導演最近的人

德格才讓,獨立電影人、編導、電影混錄師。曾為多部影片擔任錄音與原創音樂製作工作,並獲得多項大獎。參與制作過《靜靜的嘛呢石》《河》《塔洛》《追兇者也》《太陽總在左邊》等電影。導演作品《他們一百歲》榮獲第二十一屆釜山國際電影節AND創投最大獎。現正籌備拍攝長片“青蔥計劃”五強作品《他與羅耶戴爾》。

好的電影錄音師的標準是什麼?

“首先要英語好,其次要身體好,然後才是對技術的掌握。”

德格才讓的回答讓我們頗為意外。

為什麼首先要英語好?我們暫且按下不表。

這次採訪,我們和才讓老師約在北京白家莊某酒店樓下餐廳,離他的錄音工作室不遠。才讓老師十分守時,提前到達了餐廳,就像他跟組向來寧可早到也不遲到。到達酒店,我們徑直走進餐廳,但每一張桌子找遍也未看見才讓老師。忽然窗外一個束著長髮,穿著沙灘褲和襯衫的男子正愜意坐在一張露天咖啡桌前朝我們揮手。

我們走過去和才讓老師打招呼,抱歉於我們的晚到,才讓老師微笑邀我們坐下。點冰啤,擺電腦,放錄音筆,我們三人的位置恰好在一片樹蔭之下。舉杯的時候,我們才意識到是我們生活的離大自然太遠,眼前一排高聳豐滿的槐樹,每一片葉子都反著太陽的金光,半透明,樹後面瀝青的馬路,車來車往,間或響起鳴笛,再遠處是一整塊的天,淡藍,雲也被充足的陽光照得發亮,像是將要凝結的白瓷釉質,被太陽的熱度緩緩融化,在空中暈開。

襯衫最上面的扣子

酒杯落下,首先引起我們注意的是才讓的襯衫紐扣,繫到了最頂上一顆。

才讓告訴我們,這是年少時逞強留下的病根,現在肩頸不能受涼。

這要從才讓的25歲說起,那一年他擔任萬瑪才旦導演《尋找智美更登》的錄音師,那是他第一次獨立錄音,也是到目前為止接過最難的一部戲。那時候正值寒冬,有一場車戲,五個演員同時在車內說話,為了給導演留出更多的活動空間,德格才讓選擇一直待在車頂,一個人扛著寒風錄完了全程。

藏族首位電影錄音師德格才讓:錄音師是距離導演最近的人

除了這場讓他落下病根的車戲,另一場8分鐘對話的戲也讓他記憶猶新,那場戲拍了足足一個禮拜,“應該能創造中國電影史的記錄了,142條,還是沒過”,“換任何一個錄音師過來,一定會扒一層皮”,德格才讓呷了一口啤酒,說得雲淡風輕。

藏族首位電影錄音師德格才讓:錄音師是距離導演最近的人

這部影片涉及大量長鏡頭拍攝和演員的即興表演,給錄音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困難,才讓花了半個月的時間,把所有場景都重錄一遍。他對聲音工作的要求極高:“每個段落都有推敲,從聲音中甚至可以挖出影片的另一條線索”。

經過了《尋找智美更登》的歷練,才讓樹立了自己的信心,他認為沒有什麼困難是不能克服的。

萬瑪才旦當時是我的粉絲

小學時候的才讓每週六會和朋友去錄像廳看電影,每有新片子來的時候,不大的錄像廳總會爆棚,這深深震撼了年少的才讓。雖然片源不多,但2塊錢可以看一天,早九點到晚12點循環播放四部不同的電影,上午四場,下午四場,晚上也連著放映。那個時期,幾乎每個週末才讓都在錄像廳裡度過,這給他對電影的理解打下了根基。

說到走上錄音這條路,其實並非出於偶然,才讓從小就喜歡音樂,在音樂上很有天賦。才讓的父親從北京帶回來吉他,哥哥一個禮拜沒有學會,可是自己看了看就學會了。

長大後,才讓在西北民族大學學習文學,課下和同學組了一個樂隊,還在學校的歌藝大賽中獲得校園十佳歌手的大獎。當時同為西北民族大學學生的萬瑪才旦正在場下觀看才讓的演出。“他當時是我的粉絲”,德格才讓笑著說。

對文學、音樂和電影的共同熱愛,使兩人一拍即合,成為了勝過親兄弟的鐵哥們。萬瑪才旦後來前往北京電影學院學習,一年後,他把才讓叫過去學電影錄音。

藏族首位電影錄音師德格才讓:錄音師是距離導演最近的人

在萬瑪才旦的引領下,德格才讓開始在北京電影學院系統學習電影錄音,這種將電影和音樂結合的學科似乎是專門為他而設,開啟了一扇全新的大門。從為《靜靜的嘛呢石》擔任錄音助理開始,到《尋找智美更登》獨當一面,德格才讓逐漸成為了萬導的御用錄音師。

德格才讓為電影《靜靜的嘛呢石》演唱的插曲

《故鄉》

一時間,所有與藏族相關的影視項目都會找到他。從央視的紀錄片,到幾乎形成“壟斷”。然而德格才讓確認為,這反而不利於電影錄音師的成長。“對電影的聲音工作者來講,電影配樂並無商業片與小成本電影之分。我們都帶著同樣的態度去研究學習”。

首先要英語好

2011年,以訪問學者身份赴美交流,瞭解了高度工業化的電影聲音製作流程。

操作過工業級別的大片,他說,這才應該是技術工種的正確打開方式,“每天朝九晚五,很舒服”,這樣才能在“工作時拼命工作”。

但大多數時候,在國內當一名電影錄音師都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藏族首位電影錄音師德格才讓:錄音師是距離導演最近的人

當被問到優秀錄音師的標準時,他答道:首先要英語好,其次要身體好,然後才是對技術的掌握。

英語好是因為不論是硬件還是軟件,操作界面都是英文的,這是全球統一的,比如新到了一臺錄音機,你看不懂就很難辦。不懂英文你可能連REC是record都不知道,更不用說大量的專業術語了。這是最基本的,每次面試的時候,我第一個問題都是“你英語怎麼樣?”。

藏族首位電影錄音師德格才讓:錄音師是距離導演最近的人

身體好則是因為常常遭遇惡劣的環境,《尋找智美更登》就是一例,沒有好的身板是抗不來的。才讓說他招人時儘量找不抽菸的。尤其是做前期錄音的不抽菸比較好,比如上高原,你抽菸容易高原反應,而且片場有人不喜歡煙的話,你想抽菸就比較麻煩。更重要的是你每次接到的電影類型不一樣,環境和工作強度不一樣,所以身體是工作的本錢。

然後才是對錄音技術的掌握,對電影的認知,對電影的喜愛。

如果喜歡音樂就更好了,可以組個樂隊一起玩。

叉燒網電音研究處處長

除了電影錄音師,才讓還有另一個頭銜:叉燒網電音研究處處長。

藏族首位電影錄音師德格才讓:錄音師是距離導演最近的人

酷愛電腦和軟件的才讓,在2000年初互聯網還不發達的時候,出於興趣研究國外流行的音樂軟件,把自己的摸索寫成教程,發佈在叉燒網上,啟發了很多早期做電子音樂的人。由他獨立編寫Orion視頻教程,獲得了臺灣飛天數位膠囊音樂科技公司的發行。

藏族首位電影錄音師德格才讓:錄音師是距離導演最近的人

事實上,才讓本可以是叉燒網的聯合創始人之一,但更熱愛電影的才讓毅然把人生的重心放在了電影錄音這一領域。因為在電影裡,聲音的創作有更廣闊的空間。

深藏功與名

聲音設計是是一件孤獨的事,往往只有內行人才懂。

藏族首位電影錄音師德格才讓:錄音師是距離導演最近的人

才讓認為,還原真實場景的聲音景觀,並且讓人察覺不到才是真本事。

談及國內電影聲音工作的現狀,才讓說,國內最缺的是前期的聲音設計。不同的劇本,不同的視聽語言,需要不同的聲音設計,這都是要在前期設計好的。只有前期設計好了,後期才有更多的細節處理空間,光會操作機器是沒辦法完成創作的。

才讓在聲音設計上的功力可以從《塔洛》和《追兇者也》這兩部電影中得到驗證。

憑藉在《追兇者也》一片中出色的聲音工作,他獲得了當年的年度新銳錄音師,並從張藝謀的御用錄音師陶經手中接過沉甸甸的獎盃。

藏族首位電影錄音師德格才讓:錄音師是距離導演最近的人

在臺下的時候,陶經前輩便一直在與他討論影片的聲音設計,才讓心中十分感動,感覺遇到了知音。對於一個電影錄音師,得到業界大佬的認可,這是最大的鼓勵。

獲獎之後,才讓寫了一篇極盡詳實的文章闡述了《捉兇者也》聲音設計,我們從中摘取了兩個例子。

宋老二的聲音造型設計:劇本中劉燁飾演的宋老二有一輛破舊的皮卡,為了體現他汽車修理工的身份,我們想到這皮卡何以體現破,除了造型上要老舊,更重要的是聽覺上要作到破,從而也折射宋老二的生活境遇,這就是聲音造型感設計推動和輔助劇情。那種發動機轟隆的破聲,還有衝油門的生猛變速聲,也符合老司機急直、倔強的脾性,可以輔助人物角色的“憨包”勁兒。

藏族首位電影錄音師德格才讓:錄音師是距離導演最近的人

兇殺現場大海草原的聲音場景設計:在如此黃荒之景下發生兇案,非常具張力和意外效果,而不是套路似的一看場景就能猜到要殺人了。為了營造一個很愜意的草原場景就需要豐滿這些聲音元素,我在片場每次拍攝時會採集各種風聲、溪流、高原鳥、綿羊,因為我很熟悉它們,已知在後期混錄時用到,在成片中你所聽到的各種自然和舒適,皆由這些元素不自然不舒適的各種疊加與組合。兇殺現場作為片頭,設計時沒有做的嚴肅、緊張,而是非常樸實和靜逸,更沒有音樂切入去渲染,直到進入電影片名時才放音樂來昇華主題,此處整個聲音動態都相對“安靜”,用一種平淡來埋伏片中章回體環形再現兇殺現場的“暴力”,也是我首次嘗試以先靜後動的聲音動態來控制同一個場景兩種氛圍的設計。

藏族首位電影錄音師德格才讓:錄音師是距離導演最近的人

錄音師是距離導演最近的人

2016年,德格才讓執導的紀錄電影《他們一百歲》獲得釜山國際電影節AND創投最大獎。

藏族首位電影錄音師德格才讓:錄音師是距離導演最近的人

當被問及為何從錄音師轉導演時,才讓表示”錄音師是距離導演最近的人,拍攝現場的影像、聲音,所有的第一手資料,都會經過錄音師”,從劇本籌備時的聲音設計,到拍攝時的聲音錄製,再到後期的處理混縮,貫穿整部電影誕生的過程。他繼續補充道:“就我個人而言,我第一個本科是文學,音樂一直是副業,錄音是後來做職業的,然後一直在拍片,拍各種類型片做積累,所以轉作導演並非偶然。”

此外,與不同的導演、不同的劇組合作,才讓每回都會學到新的東西。他說“陽光照到每一片樹葉上,反射的光芒都不一樣”,才讓善於在每一個人身上發現閃光點,並從中學習,比如你在片場一個道具師、一個燈光助理他們都會有一些“妙招”,就是要吸取他們的微小光芒積累,電影作為一個綜合的藝術,遠遠不是高高在上導演的姿態,正是這種求知若渴,讓他成為了多面手。

藏族首位電影錄音師德格才讓:錄音師是距離導演最近的人

一路走來,辛苦,孤獨,卻仍然樂在其中,收穫滿滿,從文字到聲音再到影像,一樣沒落下,“所有東西都用上了”。

2017年,德格才讓憑藉劇本《他與羅耶戴爾》成功入選CFDG中國青年導演扶持計劃暨“青蔥計劃”計劃五強優勝項目。

藏族首位電影錄音師德格才讓:錄音師是距離導演最近的人

新片將在近期開拍,是由賈樟柯和萬瑪才旦聯合監製,才讓透露,是一部音樂公路電影。讓我們一起期待這位多才多藝的導演的新作吧!

藏族首位電影錄音師德格才讓:錄音師是距離導演最近的人

看見沒,才讓的助理正拿著手槍保護他。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