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的源泉,吃貨的天堂,廚房常見的四種格局!

之前的文章給大家介紹了不少買房選戶型的技巧,比如好戶型的幾大標準、開間與進深最佳比值、還有功能分區等等,今天我們要來點兒有味道的東西。其實我們在買房選戶型的時候會更多的把注意力集中在客廳和臥室,而對廚衛的關注相對來說比較少一些。正所謂“民以食為天”,廚房在一個家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因為它是我們烹飪美食的地方,是一切美味的源泉,同時更是吃貨們的天堂。所以在買房的時候一定要格外關注廚房大小是否夠用、好不好用、以及它的格局是否合理。

說到夠不夠用,當然要說下廚房的面積,廚房的面積在怎樣的區間是比較合理的呢,我們有一個參考值,就是說要保證掌廚人在裡面自由活動,並且相對於整個住宅來說,它不會浪費太多的使用面積。所以我國的住宅設計規範裡面有提到廚房的面積不應小於5m²,因為太小的話,不僅人的活動空間比較侷促,做飯產生的油煙熱量之類的都不易散出去,空氣流通性差,所以對於現在普通住宅來說,廚房面積控制在6m²~8m²是比較合適的,可以同時供2~3個人在裡面操作。

說到面積,我們還得說下格局。因為除了人在裡面活動以外,做飯常用到的冰箱、烤箱、微波爐這些各種形狀、各種體積的電器怎樣擺放也是一個問題,它們的擺放除了美觀以外,還要讓我們的掌廚人在裡面做飯時操作起來比較順手,比較方便。所以廚房的格局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廚房常見四種格局

1、一字型

一字型廚房往往是小戶型的僅有選擇,這類廚房空間狹小,整體呈現長條狀。雖通過廚櫃的合理分佈,空間的利用也能達到一個功能齊全的實際使用效果,但由於其空間限制還是有些缺陷的,一字型廚房最大的一個問題是當多人使用的時候,會非常擁擠,雖然多人做飯的情況很少,但一字型廚房在先天上就不具備2人同時在廚房的條件。刀具、水槽、切廢區一字的鋪開,相應的工具必然也是類似的擺放狀態,所以當兩個人同時在廚房裡時不免會“打架”。

美味的源泉,吃貨的天堂,廚房常見的四種格局!

2、L型

L型廚房是目前廚房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這種廚房最核心的部分就是L型的轉角,這個轉角既有優勢也有劣勢,給整個廚房帶來了不少的亮點。L型廚房最大的優勢在於它能夠在廚的核心地帶合理分配洗、切、炒等三個工作區域,使廚房的分佈相對合理,對廚房的使用者來說是比較舒服的。儲藏區、準備區、烹飪區組成了廚房的黃金三角區域。

美味的源泉,吃貨的天堂,廚房常見的四種格局!

L型櫥櫃佈局要點

☆櫥櫃由牆角向兩邊展開,非常省空間。

☆面積相同的情況下,這種廚房設計可同時容納最多人。

☆廚房內無櫥櫃的一角可放冰箱或餐桌,佈局非常實用。

符合廚房“黃金三角”定律。

什麼是廚房黃金三角定律?

無論空間大小,儲藏(冰箱)、清洗(水槽)、烹飪(灶具)都是廚房內三個最重要的功能區。按照平日做飯習慣,三個區域最好形成一個三角形,其三邊之和最好保持在457~671cm,其中水槽到灶臺、冰箱到灶臺的距離最好控制在雙臂張開的範圍內。

美味的源泉,吃貨的天堂,廚房常見的四種格局!

L型廚房雖然優勢很多,但正是由於其L的存在,劣勢也是有的。在廚房L的轉角區域,地櫃和吊櫃往往比較難匹配,相對應的成本會比較高。

3、U型

U型設計比較適合面積大的戶型,採用這種樣式,其在收納、操作的時候優勢很明顯,是目前來看最好的佈局方式,能形成一個最合理和方便的廚房工作動線。U型設計的優點是水槽設置在U型的中間,比較符合人體工程學,在做飯的時候,炒菜、切菜、以及常見的工具都可以放在左右兩側,非常方便,而且可以同時容納多人操作,操作動線也非常合理,兩排相對的櫃子之間至少需要保持1.2米的間距,保證有足夠的空間。

美味的源泉,吃貨的天堂,廚房常見的四種格局!

4、島型

島型設計就像一個小島一樣,它是在U型廚房的基礎上在廚房的中心區域單獨用櫥櫃再獲得一片操作區域,各方面優勢是非常明顯的,一般它就是一個豪宅的標配。這種佈局方式有更多的操作檯面和儲物空間,便於多人同時在廚房工作。櫥櫃與廚房島之間至少要有1.2米,以確保有足夠的走動空間、櫃門和抽屜開起的空間。島型一般需要的空間比較大,如果廚房不夠寬大,一般會將其與客廳之間打通,比較符合西餐習慣的家庭。

美味的源泉,吃貨的天堂,廚房常見的四種格局!

看了上面四種格局,其實不管你家的廚房是哪種格局,都無法阻擋一個吃貨的戰鬥力,好的廚房,配上一個好的掌廚人,再聚上一堆好吃嘴兒,品著美食,喝著啤酒,看著世界盃,簡直畫面感十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