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落實習總書記文風「短、實、新」要求,人民網三評浮誇自大文風

“跪求體”“哭暈體”“嚇尿體”等浮誇自大文風頻現,消解媒體公信力,汙染輿論生態,扭曲國民心態,不利於成風化人、凝聚人心、構建清朗網絡空間。為了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文風“短、實、新”的要求,倡導清新文風,崇尚風清氣正,人民網觀點頻道推出“三評浮誇自大文風”系列評論。看傳媒整理蒐集,以饗讀者。

「关注」落实习总书记文风“短、实、新”要求,人民网三评浮夸自大文风

人民網三評浮誇自大文風之一:

文章不會寫了嗎?

文風不端照見心態不正,語言浮誇助長風氣浮誇。靠貶低別人、吹噓自己來耍威風、逞能耐,已成一些自媒體賬號招徠關注的慣用手法。無論出於什麼動機,浮誇文風都可謂有百害而無一利,其結果只會是誤國害民。

不可否認,每個人、每個網絡賬號都有各自的寫作、創作風格,正因為這種差異性和多元性,才形成了漢語世界的洋洋大觀,才有了輿論場裡的百花齊放。但也要看到,為文有為文的格調,言論有言論的底線。“哭暈體”“跪求體”這些浮誇驕橫的文體筆法,通過抬高自己、貶低別人來迎合一些讀者傲嬌自大的心態,不僅超出了平實自然的為文格調,也僭越了言論客觀公允的價值底線。浮誇自大文風的確可以激起許多麻木讚許和廉價笑聲,也極容易被更多人模仿,但這樣以逞口舌之快的形式謀求“精神勝利”,只會製造浮誇風氣、混淆是非黑白、顛覆公眾認知、極化國民心態,毫無裨益可言。

「关注」落实习总书记文风“短、实、新”要求,人民网三评浮夸自大文风

文風不是小事,因為文風還連著黨風民風。語言漂浮、文風浮誇,素來是為文者的大忌。從紙上談兵的趙括到剛愎自用的馬謖,歷史裡從不乏誇誇其談而引致敗局的案例。有人回憶新中國成立前聽國民黨官員和共產黨人講話的差別:前者官聲官氣、空洞蒼白,後者為民立言、充滿希望,讓人感慨“一看語言文字,就知道誰戰勝誰了”。一些自媒體散佈“哭暈體”“跪求體”文章,必然會助長驕嬌之氣,激增民粹情緒,導致民眾看不清事實真相,看不到真實差距,平添浮躁傲慢風氣。浮躁和浮誇,於文於人、於國於民都可說是“瘟疫”,不可不慎,不可不防。

什麼樣的文風才是好文風,習近平總書記給出了足夠多的答案。他曾援引鄭板橋的對聯“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強調寫文章應當“開門見山,直截了當,講完即止,用盡可能少的篇幅,把問題說清、說深、說透,表達出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容”。文風提倡短實新,反對假大空,習近平總書記是這樣要求的,也是躬身垂範的。比如“之江新語”專欄文章,每篇不過寥寥三五百字,引經據典論述有力,講道理淺顯易懂,談問題直擊痛點,文章中的許多思想和提法,現在看來依然值得咀嚼回味。

今天的中國,已經逐漸跨越經濟崛起的門檻,行進在文化崛起、文明再造的關鍵階段。社會價值如何建構?國民心態如何涵養?文化自信如何建立?文風的價值形塑、導向引領作用,可以說愈發凸顯。無論是增強“四個自信”還是講好中國故事,無論是引領社會輿論還是凝聚社會共識,都呼喚自信平和、謙遜樸實的好文風,都需要通過“文以載道”來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不論是主流媒體還是各類自媒體,錘鍊好文風都可以說是不可懈怠的責任。

“凡作傳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傳世之心”。文風是態度,文風是作風。要讓健康向上、激勵人心的文風充滿網絡空間。

「关注」落实习总书记文风“短、实、新”要求,人民网三评浮夸自大文风

人民網三評浮誇自大文風之二:

中國人不自信了嗎?

文風折射社會心態、描摹價值取向。浮誇自大的文風,在很大程度上會讓部分國民心態“扭曲”、把主流價值“帶偏”。類似“全球首款”“世界第一”的標題黨文章被強加於中國身上的表達不在少數,其中以偏概全、任意拔高、盲目樂觀的情緒和傾向值得反思。

毋庸置疑,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很多領域也位於世界前列,諸多成績既數得上來又拿得出手。可是,並非什麼都能用來自誇、什麼都可洋洋得意。藉助新媒體傳播讓億萬用戶接收不實信息、虛假事實,這種浮誇自大很容易讓一些人產生誤解乃至形成誤判。理性認知一旦讓位於感性盲從,或者片面地出現“天下第一”的錯覺,或者無形地助長了民粹主義情緒,都是百害而無一利。

用浮誇文風講荒誕故事,反過來會自食其果。全球一體化時代,信息傳播也早已全球化了。這邊寫下《中國放的這句狠話,美國再聽不懂就要出大事了》,那邊就引來人們警惕,實際上是可笑的無稽之談;這邊推送《別怕,中國科技實力超越美國,居世界第一!》,那邊就有了無數猜想,事實卻是斷章取義、妄下結論。顯然,這不是“中國威脅”,而是“威脅中國”了,國際傳播、形象傳播在不經意間被“抹黑”了、“異化”了。

何以浮誇?因何自大?在一些人看來,發展的中國與中國的發展可以讓人無比驕傲,而這種自豪感是在實事求是、穩中求進的基礎上產生,而不是奪人眼球的“浮誇體”。可以說,以自欺或自吹的方式換來的自信與自豪,並不會真正贏得尊重,反而矇住了人們正確看待發展的眼睛、遮擋了“風物長宜放眼量”的視線。

我們不自信了嗎,需要用這種方式來助推?我們沒底氣了嗎,需要給前進動力如此“注水”?顯然不是。縱觀改革開放四十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所取得的不平凡成就不是吹出來的,是靠著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靠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靠中國人民幹出來的。把握住了這一點,就不難理解我們自信的來源,不難解釋我們動力不竭的原因。可以說,黨和人民賦予發展的自信、賦予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堅定,過去是、現在是、將來還是最重要的理由。

習近平總書記在建黨95週年慶祝大會上指出,“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摒棄浮誇自大的文風,我們需要怎樣的自信?一種道路自信,創造人民美好生活;一種理論自信,立於時代前沿、與時俱進;一種制度自信,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一種文化自信,不斷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從這個意義上說,自信不能“鍵盤化”,那種脫離“四個自信”的浮誇、背離實事求是的自大、背棄實幹奮鬥的吹噓,只能像沙灘上的繪畫經不起風吹雨打。

只有腳踏實地、求真務實的精神才是中國人民應有的氣質和稟賦。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引用畫家王冕的詩句,“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共產黨人從來不求清譽、不尚清談,當歷史的接力棒傳到我們這一代人手上、當新的征程徐徐展開,必須杜絕包括文風在內的一切浮誇自大,一步一個腳印,踏石留印,爬坡過坎,實現全面小康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关注」落实习总书记文风“短、实、新”要求,人民网三评浮夸自大文风

人民網三評浮誇自大文風之三:

文風是小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