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面生活教育與原生家庭教育

《小別離》中黃磊飾演的方圓一角,可謂有種本色出演的感覺,那種丈夫對妻子、對孩子、對家庭的愛是滿滿的,是我想要尋找的類型。現實生活中的一部分家庭,最初的結合是因為“差不多”又或是迫於別人的壓力,結婚後的生活可能也只是湊合,所以未能給予小孩更好的家庭成長環境。好的家庭環境是這樣的:不一定物質上的絕對充裕,但夫妻雙方的結合是因為愛情,他們很用心去維護彼此的關係、很努力去經營生活,他們是相互尊重、體諒和包容的,是一種民主與和諧的狀態。

體面生活教育與原生家庭教育

很多父母都怕孩子吃苦,不想孩子走自己的彎路,可是卻忘了,沒有吃過苦,走過彎路,又怎麼會成長呢?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對小孩的影響是無可估量的。小孩的性格、為人、做事都會深受影響,被稱為“非生理的遺傳”。缺愛的家庭裡的父母更容易對小孩進行道德綁架。這些父母認為辛苦把小孩拉扯大了,小孩的所有一切都是父母給予的,所以小孩必須要承載起家庭所有的一切以及代替父母去完成他們想要的事情,去走父母覺得應該走的道路。

體面生活教育與原生家庭教育

生活其實是很簡單的,做飯時掐個表,就不會做出夾生飯;炒菜時留個意,用木鏟子在不粘鍋裡炒菜,家裡人的健康也就能得到保證;沒有幾千塊錢去買豪華的傢俱,但可以去淘寶淘一些精巧可愛便宜的簡易櫃子來收納掛起家裡的西裝禮服;家裡的牆壁黑了,地板舊了,但物件擦的乾淨不落灰塵,一樣顯的很大氣。這些都於錢無關,關鍵是在於用心。對生活不用心,就是億萬富翁也過的像個乞丐。

體面生活教育與原生家庭教育

用心的生活就是體面的生活。用心的講究不是奢侈,是對生活的信心,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平凡人,掙不了什麼大錢,但一樣可以用講究尊嚴的方式講究自己的生活。買不起iphone,可以把自己的酷派擦拭的乾乾淨淨,用的大大方方;買不起幾千幾萬的高檔衣物,但可以把自己的西服熨的平平整整,穿的妥妥貼貼;吃不起鮑魚海鮮,但可以把自己的清粥小菜做的樣子精緻,滋味可口。這一切只需要用一點點心就夠了,用所謂的“沒有錢”來掩飾自己的不體面,這其實在本質上就是一種消極的生活態度。

體面生活教育與原生家庭教育

心境要平淡,遇事不急不躁,隨遇而安,這是對自己的。講究用心,積極待人接物,這也是對自己的,在時間的流逝中,第二種講究會徹底的沉澱下來,影響你的孩子影響你周圍的人,中國把這種習慣叫家教。從這種家教出來的孩子,一般在社會上混的不會太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