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我記掛了十年,現在終於看到了

這部電影我記掛了十年,現在終於看到了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電影。

中學時,週末回家撲向久違的電視,偶然看到節目裡的一段電影介紹,畫面很美,主角是我感興趣的作家。就這樣記住了片名,直到上週看這部電影,已經差不多十年了。

《成為簡奧斯汀》。

這大概是我近期看過的最好看的愛情片了。老夫的少女心被輕易撩動,久久無法平復。

顏值高。

女主是安妮海瑟薇,男主是詹一美,正好都是我喜歡的演員。(最初記住片名時還不認識這兩位。)

演技好。

愛情是藏不住的。女主的天真與矜持、男主的深情與無奈,都在眼神、語氣、動作中表露無遺。其他角色的表演也很精彩。

服道化精細。

精緻繁複的禮服下,掩蓋著人的勢利與偏見。

宴會的奢華和鄉村的泥濘,營造出濃濃的年代感。

劇情動人。

上網查了才知道,這個故事是根據簡·奧斯汀的小說和傳記虛構出來的。因為之前就看過《傲慢與偏見》,所以看這部影片時忍不住聯想,過程像解謎一樣。

女主雖然終身未嫁,但她把自己的愛情放在《傲慢與偏見》裡,讓虛構自己,遇見了一切剛剛好的男主。

整部片子最動人的一幕應該是在結局了。

男女主多年後重逢,女主已成為有名卻低調的小說家,男主帶著女兒。沒有互訴衷腸,也沒有恨,只是禮貌地打招呼。卻不料男主的女兒遇到偶像太激動,對著女主滔滔不絕。男主對女兒喝到:“簡!”

這一幕的設計,簡直堪比“深山藏古寺”的構思了。

接著,女主在男主女兒的邀請下,朗讀自己的小說,唸的正是《傲慢與偏見》的大團圓結局。而這一幕,與兩人相識的那一幕及其相似。

引人沉思。

為什麼相愛的人無法在一起?

是現實的鴻溝阻隔了他們。

明明可以自食其力,為什麼還是無法決定自己的未來?

因為人不能只為自己而活。

最重要的一個問題——相愛的人分離,就一定是悲劇嗎?

剛開始看這部影片時,我覺得這是悲劇,隱隱難過。看到結局,忽然發現,這樣也挺好。

女主在愛情和寫作可能無法兼顧的情況下,選擇了寫作,併成為一名成功的作家。男主在愛情和家庭無法兩全的情況下,被女主叉掉了愛情選項,他獲得了財富和事業,並把愛情藏在女兒的名字裡。

沒有比這更好的結局了。

因為前人已經給出了教訓:男主的父母選擇了愛情,窮到一家子靠男主養活;女主的父母選擇了愛情,經濟條件很差;倫敦的女作家選擇了婚姻和寫作,她的丈夫被人可憐娶了一個神經病。

這是最好的結局。大家都有了美好的未來,還有一份可以藏在心底訴於口中的愛情。

雖然這是一部愛情片,但時代的悲哀展露無遺。

不要說世界變得功利,早在那個時代,世界就很勢利。

不要說丈母孃眼光高,早在那個時代,母親就是苦難的過來人。


圖文:無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