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巨富的愛情是什麼樣的?他冒險揭示

身處這個時代,每個人的內心深處,或許都藏著一個“富豪夢”。

中國改革開放40年,也是財富激增的40年。

“有了錢、有了權、有了地位,有些東西你不相信,我就想把敏感的東西調出來,讓他重新相信愛情,相信正義可以有,尊嚴可以講。”——茅盾文學獎得主張煒。

中國鉅富的愛情是什麼樣的?他冒險揭示

被張煒稱為“冒險之作”的最新作品《艾約堡秘史》日前面世,描寫了“富豪中的頂級富豪”——中國鉅富群體,他們似乎盡享財富之巔的王者榮耀,卻體味著鮮為人知的人性與慾望的掙扎、撕裂。

30年的孕育,冒險寫出來

張煒說,“1988年的時候,我在外邊走碰巧遇到了一個老闆,我一看這不是我十幾歲的時候遇到的那個文藝青年嗎?那時候,我們徹夜談文學,他說他家裡寫了好多稿子,大概七八百萬字,一個都沒發表,在當年來講我非常驚訝。我這次看到這麼大一個老闆,我立刻想到我們當年徹夜未眠地談文學,我就覺得這不是一個老闆,是文學中人,我問他寫的那些作品怎麼辦?以後還寫不寫?他說:那好辦啊,我有的是錢啊,我以後還要寫一點,我把我過去寫的東西,用小牛皮燙金的書封包起來。 那個文學雄心,我真是覺得這個人對我是有吸引力有魅力的人,超出了一般化的老闆的抱負。那麼,我就把1988年開始思考的東西,冒險寫出來。

對於這個暴富階層,我寫起來很難。要寫更大的鉅富我一直做這方面的準備。閱讀了很多這方面的書,並接觸了一些所謂財經方面的人,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生活、愛情乃至於家庭和睦等細節,這是很複雜的情況。”

張煒說,“寫長篇沒有一個少於15年的醞釀。這樣的長篇出來以後,它是有重量的。僅僅一兩年、兩三年甚至四五年的思考,這個作品肯定是寫不好的。

大量寫企業家的愛情,是一種自殺行為

張煒說,“寫當下太難了,並且用純文學的方式寫當下,更難。因為當下有幾個表述是很危險的。一是企業家。說到企業家,大家心裡都會出現影視、小說、文字中塑造的形象,已經概念化了,所以把當代的企業家寫成真正的不是概念化的企業家很難;第二是愛情。愛情不能寫,你看我們電視劇、影視包括很多小說,愛多得不得了,圍繞企業家和愛情都有現成的一套體系和模式。對於對文學要求非常高的那部分純文學作家而言,企業家是不碰的,就像不碰武俠一樣,愛情也不會寫。大量寫企業家的愛情,對不起,那是一種自殺行為,太危險了。如果你找不到自己的語言和個人經驗,寫這樣一個主題非常困難。

中國鉅富的愛情是什麼樣的?他冒險揭示

“那些個人表述、概念化的詞語全都要粉碎,這才會有自己的一點表述。”張煒坦言,他就是帶著這樣的恐懼、十分謹慎地去尋找自己的語言,“如果離開了自己的語言去講故事,將故事和語言剝離,就一定不會是真正意義上的文學寫作。在真正的作家那裡,哪怕將故事和語言稍稍剝離一點,他的整個工作也就失敗了。”

我們要活得好,還要有尊嚴

張煒,當代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山東省作家協會主席,。

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出版各種單行本600餘部,作品譯為英、法、日、韓、德、阿、土、瑞典、塞爾維亞、俄、意等多種語言,海外版本100餘部。作品曾獲得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等多種國內獎項。

中國鉅富的愛情是什麼樣的?他冒險揭示

張煒:我非常愛文學,我把文學看得很高。這個世界對我來說是封閉的,每一個大的作品寫完我的身體一放鬆就完了,我真的就覺得我活不久了,每一次寫作都有那樣的感覺。但慢慢緩過來,慢慢進入下一個生命流程,我又變得生氣勃勃了。現在,我還在寫作的熱度裡,腦子一片渾濁,我期待你們從中能讀到自己。我覺得這裡邊的人物,每一個裡都能找到我個人。

前年,我在一個學校講讀陶淵明的幾個感受。何為風度?何為尊嚴?這些東西,陶淵明糾纏了一輩子。我們要活得好,還要有尊嚴,在座的包括我自己都覺得很難很難。

再就是,有了錢、有了權、有了地位,有些東西你不相信,我就想把敏感的東西調過來,讓他重新相信愛情,相信正義可以有,尊嚴可以講。這樣一部書在社會層面當然很冒風險,但冒風險最大最大的還是語言和技術。

一部“愛情大全”

《艾約堡秘史》稱得上是一部出人預料的奇書。

小說通過一個私營企業巨頭(當下屈指可數的鉅富)吞併風光旖旎的海濱沙岸的典型現代事件,聚焦當今中國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既高度依賴又相互糾結的尖銳現實,直指工業化城市化和資本膨脹過程中的公平與正義問題。集團總裁淳于寶冊飽經磨難,世事洞明,具有極為罕見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由一個當年的文學青年成長為當今聲名顯赫、舉足輕重的大實業家。由他親手締造的狸金集團成為一個無堅不摧的北方王國,然而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是,在與一個小小漁村的對峙中卻陷入了一場勝負難分的痛苦鏖戰。

書中還濃墨重彩塑造了一個居身海角的勇者吳沙原,深刻揭示和展現了他從土地中汲取力量、不畏險峻的令人感動和信服的整個搏擊過程。兩位男主人公與研究拉網號子的民俗學家歐駝蘭的愛情糾葛,因為別具心裁和一唱三嘆,遂成為曲折動人感人至深的奇妙篇章。

小說對民風俗韻特別是半島地區的拉網號子給予了深入探究,以縝密嚴格的學術品格,鋪展為全書的色調與底蘊,是貫穿於近三十萬言中不絕於縷的旋律。矛盾錯綜複雜,運籌與攻防、妥協與堅守、忍韌與撞擊,構成了全書跌宕起伏、悠長激烈的華彩樂章。這同時又是一部“愛情大全”,是關於情與欲在資本隆隆推進的物質主義時代*細緻入微的描述。

吳沙原的奉獻與犧牲,深愛和頑強,對生於斯長於斯的小小漁村深不見底的情感,也許是書中*能打動人心的部分。

有評論家說:不讀《艾約堡秘史》,怎算得上邂逅文學之美?一點不為過。

不信請看下面這段唯美又深情的文字:

精彩摘錄

有太多愛,也有太多恨

摘自《艾約堡秘史》

......我從第一眼看到那個姓歐的女子就被閃電擊中了,然後再也不能自拔。不是其他,不是那些破爛故事,我保證今生都不當那種故事裡的主角。如實說,那個女子的神情從未見過。

那年夏天的海邊,我與她相隔只不到三米,心怦怦跳。我在心裡說:這是怎樣的人啊,口氣、眼神和動作。她站起來,怎麼看都不像這個世界上的人。後來我才發現那主要是一雙眼睛的緣故,它們明亮含蓄,看這個世界時常常走神。

我離開她很久還是能感到那目光。我有時想回到她那兒,就像一心要回到一個夢境一樣。一些話積攢了太多,說不出,也不知怎麼說。

我那天從海邊草寮回來時突然明白,自己流浪了十一年,原來一直在找一條回家的路。那些油印刊物和書全丟在路上了,這也是我迷路的原因……

她站在前邊的路口上,她一定會幫我。所以,我不允許任何人玷汙和輕慢她,不管他們出於何種目的。所以我對老楦子一夥的胡言亂語煩透了。這讓我痛苦,心神不寧。我處在一生中又一個猶豫不決的時刻,不知該怎樣對待那個小漁村。我怕誤傷了那個女子,因為時下她與他們在一起,已經不能分開。

我被狸金高管們比喻為一頭‘睡獅’,這會兒真的醒來了,那是因為漁村一瞥。我其實早該休息了,該繼續睡著,這一輩子太疲乏了。可是命中有這一劫,一驚和一拍,它不由我打盹了,只得再次披掛出征。老政委不在身邊,我心裡沒底。這有點冒險,如果險勝,那麼狸金從此將擁有自己的一段黃金海岸,這是做夢都想要的東西。我知道只有到了這一天才能舒一口氣。

也許刀劍上沾了愛情的屑末,才能變得格外鋒利。今晚我彷彿品嚐了勝利的甜蜜,也再次嗅到了一絲血腥。可我生命的底色是仁慈的,有太多愛,也有太多恨。我將為自己任何一點殘忍付出代價,自譴至死,最後煎熬在風燭殘年裡……

中國鉅富的愛情是什麼樣的?他冒險揭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