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翻拍的《毒戰》,評價還很高啊

文 | 盛昊陽

「劇本荒」之風從好萊塢漸漸刮到了韓國,僅僅在今年上半年,韓劇就已經翻拍了英劇《火星生活》,美劇《金裝律師》和日劇《有錢男與貧窮女》,劇集的評價也褒貶不一。

而素來輸出劇本的韓影繼去年底將《全民目擊》翻拍為不太成功的《沉默》後,今年的《毒戰》至少能在票房上力壓《死侍2》和《復仇者聯盟3》,蟬聯兩週單日票房冠軍,累計觀影人次超過5百萬,成為今年到目前為止韓國本土電影的票房冠軍。

韓國翻拍的《毒戰》,評價還很高啊

《毒戰》

韓版《毒戰》在本土評價不俗,電影預售網站maxmovie的打分達到83分。有趣的是,這樣一部內含大量血腥裸露鏡頭,直面販毒組織和緝毒警的酷烈鬥爭,15歲以下不宜的倫理罪案片,女性觀眾的比例居然略高於男性觀眾,這可能是因為甘當綠葉多年的趙震雄終於在片中獨當一面,減肥後的他堪稱型男一名,也可能是因為「醜蘇」款的柳俊烈演出了片中最具挑戰性的角色徐永樂。

韓國翻拍的《毒戰》,評價還很高啊

「醜蘇」款的柳俊烈

同上一部改編自銀河映像作品的《絕密跟蹤》相比,韓版《毒戰》在杜大炮的粉絲看來,更像是「魔改」的代表。但若細究劇情上的變動,事件緣起的工廠爆炸沒有變,主要人物關係也沒有變,韓版幾乎完全照搬了那段讓人擊節叫好其實可行性極低的的正反cosplay,甚至李先生究竟是誰的問題,在原版中也是用來製造懸念的疑點,而非影片的關竅所在。粉絲念念叨叨的氣質不對,風格大變,到底是在指什麼?

韓版原創的角色李仁武是開場業已交待死亡的李學承會長的次子,李學承死於心臟麻痺,埋下劇情伏筆,後半段出場的李仁武口稱基督,信仰救贖云云,但果然和前面吸毒吸成智障,生吞眼球的樸宣昌無甚區別,是個居然弒父的神經病。

韓國翻拍的《毒戰》,評價還很高啊

原版裡拖家帶口的毒販們時髦值不高,男女老少色色俱全,也就比較有煙火氣,連接頭地點都選在漁港和跳大腿舞的夜總會,絕不會把大道理掛在嘴邊。

儘管曾就讀於神學院,故意穿一身白衣,看似一塵不染,李仁武也不過是個喪盡天良的毒販,讓他對著警察宣講「信任缺失」,「救贖無法單純靠信仰和信任實現」,就未免顯得太過諷刺。

韓版《毒戰》的英文標題是「Believer」,意為信者,影片也的確想要探討信仰和信任的問題。但是,在宗教式微的年代裡,取代信仰的,並不是主義或科學,而是自戀,「凡高舉自己的,必被貶抑;凡貶抑自己的,必被高舉。」

韓國翻拍的《毒戰》,評價還很高啊

徐永樂在陳訴李仁武罪行時,說弒父和殺人都無所謂,最關鍵的失誤是自以為能取代真正的李先生,這是自戀,也是七宗罪中的傲慢,於是,後背燒溶的李仁武像廢品一樣被扔在了一樓。但話又說回來,在自己重傷後,還要甘冒危險,把警方玩弄於股掌之間,以完成復仇大計,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傲慢和自戀。

信仰和信任並非生活必需品,問題是人的情感、夢想和生存意義必須有所附著。《毒戰》的劇情除了保留黑執法機構辦事不力的韓片「政治正確」之外,其實不太像正統警匪片。

韓國翻拍的《毒戰》,評價還很高啊

原版孫紅雷飾演的緝毒隊長張雷雖然老辣狠厲,畢竟一開局早被定性,韓版主角趙元浩則是冷硬派偵探小說裡常見的人物,電影開場就派未成年人去臥底,害死小女孩後心中負疚,矢志抓到真兇,因此,才有結局時兩人相對無言的交談。

從小屋的窗口望去,遠處是封凍的雪地和冰湖,不由讓人想起尤·奈斯博的哈利·霍勒系列中冰雪皚皚的奧斯陸。

生命是一路下墜的旅程。《毒戰》給予徐永樂種種苦衷和藉口,未必是「洗白」,一切剖白人性的作品,無論高不高明,無非是在質問人緣何喪失情感、夢想和生存意義,緣何孑然一身,緣何感受不到「幸福的時候」。

韓國翻拍的《毒戰》,評價還很高啊

杜琪峰礙於審查,不得不讓蔡添明被執行注射死刑,結局非但不大快人心,反而想要質疑「這樣簡單就死了,那麼死了又如何?」韓版除去政治裹挾,某種意義上還原了遠走高飛的結局,然而,徐永樂又不是一心求生的蔡添明,他面對的問題是「活著又如何?」卑微淺薄地活,也好過轟轟烈烈地死,這是一般人的看法,徐永樂卻告訴李仁武,與其承載痛苦地活,不如干脆死的快一點。

兩者孰對孰錯,即使在片尾的槍聲響起之後,我們也很難得出答案,但是至少,我們應該知道「決定非得離開這個世界,肯定是有些讓人痛苦的事」,而「其餘的人,則懷抱著弱點活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