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象頻生的車抵貸市場 還值得做嗎?

亂象頻生的車抵貸市場 還值得做嗎?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車抵貸業務似乎成了行業內的燙手山芋。

曾經,車抵貸是P2P行業的救命稻草。這個門檻低又能依託車輛抵押來降低風險的形式,一度成為最炙手可熱的業務核心,無數平臺機構趨之若鶩,唯恐入行晚了連肉湯也喝不到。

普通消費者也想不到,原本車輛只能作為自己的固定資產,現在憑藉抵押車輛即可獲得資金解決燃眉之急,自然樂見其成。消費者的迎合更導致P2P平臺瘋狂湧入。

大家瘋狂湧入的結果就是,許多平臺選擇在價格上進行惡性競爭。某些行業的價格競爭,比如家電行業,至少消費者可以受益,車貸行業競爭,最苦的則是用戶——不管是投資者還是借款人。

近些年P2P行業風起雲湧,倒下一批又站起一批,一門心思求生存的平臺開始各顯神通,打擦邊球,碰灰色鏈,走暴力路,興套路貸,進而導致車抵貸行業烏煙瘴氣,備受詬病。

屢禁不止的“砍頭息”

砍頭息是指在放款前直接將利息剔除導致你的貸款金額和實際所收金額不同。比如你貸款10萬元,一年的利息是2萬元,那麼放款方只放給你8萬元,但是你籤的還是10萬元的借款合同。

而在實際的網絡借貸案例中,這個“砍頭息”往往巧變名目為諮詢費、手續費、服務費,並在出借本金中預先扣除諮詢費、手續費、服務費,變相突破法定民間借貸利息上限,發生大量爭議。

“砍頭息”的不合理之處主要是使借款人承受借款所約定的利率水平,甚至有可能突破我國高利貸對利率的限制。

針對這種對於借款人極為不利的操作手段,2017年監管當局明確出臺《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要求 P2P平臺不得撮合或變相撮合不符合法律有關利率規定的借貸業務;禁止從借貸本金中先行扣除利息、手續費、管理費、保證金以及設定高額逾期利息、滯納金、罰息等。

在國家明令禁止後,狀況依舊沒有得到很好的緩解。畢竟對借款人來說,使用民間借貸或者網貸的借款人大多從銀行借不到錢,沒有談判能力,只能依靠P2P作為救命草,也基本認可“砍頭息”的模式,願意享受“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待遇。

砍頭息屢禁不止還受平臺利潤因素影響,對部分平臺來說,砍頭息是平臺利潤的重要來源,沒有砍頭息平臺利潤會大幅度縮水,此外,砍頭息也填補了一部分壞賬損失。徵信體系不完善是當前行業借款風險高的主要原因,設立砍頭息雖然存在降低損失的因素,但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賺取高額利息。

利字當頭,自然就敢鋌而走險。

風控無力,滋生車貸亂象

對於多數P2P行業從事車貸業務的平臺來說,信用情況相對較差無法通過信用貸的形式貸款的用戶是他們最應該爭取的,反正你必須以車輛為抵押,也不怕你跑掉。但是面對這樣的用戶,採用什麼樣的方式審核才能有效的規避風險?

同行都在打價格戰,競相攀比誰的利率更低,那麼自身的收益如何保障呢?低利率的利息、貸款手續費如何維持門店租金、GPS安裝及管理費用、員工薪酬佣金、貸後管理、逾期催收等成本?那就只好用貸後收入來補貼貸款執行中的成本。逾期費、拖車費、停車費、違約金,都讓借款人來承擔,甚至沒有名目創造名目收費,導致借款人苦不堪言。

一車多押問題也是行業內目前無法解決的頑症。某位借款人如果用自己的車抵押給多個平臺機構,那麼一旦出現逾期或者乾脆不還的情況,那麼哪家機構有權利將此車變現來還給投資人?大家都有書面合同,都認為自己最有權利處置抵押車輛,爭執不下只好大打出手,乃至沒有足夠的精力去以合法耐心科學的方式催收。

於是暴力催收成了救命稻草。

暴力催收的滅亡

“反正你的車抵押給我了,不還款我就把車開走賣掉,一點兒毛病沒有。”多數平臺如是想。

於是有關暴力催收導致的種種負面新聞比比皆是,裸條事件、山東“辱母案”……讓人們對催收這個詞有種本能的恐懼。催收人員也被魔化成帶有“光頭、身上有紋身或疤痕、脖子戴大金鍊”等特徵,整個催收業烏煙瘴氣。

某些平臺乾脆就認為這種催收手段簡單粗暴的降低了自己的逾期率,保障自己的利益,這就是最好的風控手段。

一紙強監管下來,讓暴力催收成為了歷史。

2018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等四部門聯合發佈《關於依法嚴厲打擊黑惡勢力違法犯罪的通告》。緊接著,全國範圍內掀起了掃黑除惡的專項行動。

4月16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下發《互聯網金融逾期債務催收自律公約(試行)》,明確指出催收人員不得頻繁致電騷擾債務人及其他人員,應使用文明禮貌用語,不得采用恐嚇、威脅、辱罵以及違反公序良俗的語言或行為脅迫債務人及相關當事人;現場催收人員不得毆打、傷害債務人及其他人員,不得非法限制債務人及其他人員人身自由,不得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非法搜查他人身體。

更可怕的一句話:“如因不當債務催收導致債務人及相關當事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從業機構應承擔相應責任。”

為響應國家政策,杜絕暴力催收,對逾期客戶不能進行上門催收和強制性拖車等,導致不良資產處理時間週期變長,平臺墊付資金壓力過大,逾期和壞賬率增加,直接引發了車抵貸行業內的生存危機。

強監管下,是走是留是轉型?

面對政府監管,有的平臺黯然出局,有的選擇轉型做其他業務(以租代購,房租貸、信用貸),也有平臺巋然不動繼續堅定不移地深耕車抵貸業務。

據零壹數據統計,涉及車貸業務的P2P平臺數量在高峰期超過1700家,目前已經減少至600餘家,死傷三分之二。監管重壓之下,對利率、催收等方面進行嚴苛限制,車抵貸業務本身的問題開始暴露無遺——獲客難、風控難、線下運營成本貴。這並不是單一平臺的問題,是整個行業的隱患。

以2018年6月1日宣佈停業的金牌理財為例,據其網站發佈的聲明中指出,於國家監管政策、公司運營現狀以及行業不穩定等因素,為了日後公司經營更加完善,以及下一步的發展和最大化地保證投資人利益,決定暫停所有業務。

與公告一同發佈的還有逾期項目進度:截至5月30日24點共有8個逾期項目,均處於催收中。其中,個人車抵貸逾期項目數量是三個,其餘借款人主體為企業。逾期金額從8.4萬到15萬元不等,8個逾期項目的逾期金額總計89.2萬元。

銀行抽資、監管猛擊之下,金牌理財只是死傷過半平臺的一個縮影。面對業界橫行的二押車問題,被要求文明催收,就意味著作為平臺如果風控不到位就不能保證抵押物或者資金的回收。

想要繼續在車抵貸行業繼續發展的企業找到了立身之基——風控。之前一直被暴力追債的負面新聞纏身的微貸網,高層在浪潮中深刻認識到風控對於車抵貸業務發展的重要性,逐漸引入哈佛、麻省理工等海外複合型人才切實打造可實用的風控模式和產品,接入芝麻信用、前海徵信等十多家第三方大數據信息,通過上百個維度進行綜合判斷,同時進行反欺詐識別,逾期和壞賬率明顯降低。

玖融網同樣以風控入手,但追求科技輸出。玖融網自主研發ERP智能化審批系統,通過分公司OCR自動識別並錄入信息,反欺詐調研+系統審核雙重審核,同時基於對中國實際信用情況的深入研究和多維度的可信數據分析,結合團隊多年信審經驗,在現有評分模型和信用卡打分卡基礎上創建了大數據風控建模。以大數據風控體系、評分卡體系、自主風控模型,對借款人評分以區分風險,為每一位投資人創造安全穩定的理投環境。

向互聯網+汽車金融產業鏈進發的平臺也不在少數。比較顯著的業務模式是“融資租賃”或者“以租代購”。

作為二線車貸龍頭平臺的圖騰貸自車貸業務遭受重大打擊之後又徹底轉型,主要參與供應鏈汽車金融、以租代購新零售,融資租賃類汽車金融版塊。以租代購的最終目的是減少消費者的每月購車成本,提高購車效率,目前市場相對成熟並保持穩健的上升態勢。

那目前看來“大有可為”的以租代購業務是否真的那麼優秀?

“灰色交易”頻發,以租代購也不太平

“以租代購”的模式本質就是平臺找投資者把車買下來,然後以出租的方式給有買車需求的人,然後收取租金,再把利息給那些投資者。這樣既能滿足投資者的獲利需求,也能滿足購車人的用車需求。

但同樣滋生了很多騙局,最顯著的就是套現事件。

以租代購業務多數是新車,與車抵貸需要抵押自己的車輛、信用貸多數只有幾千元不同,以租代購的騙貸能夠獲得數萬元的收益,甚至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灰色產業鏈條:團伙中部分成員負責招募租車人,以辦理貸款為由將急需用錢的人約至某城市,利用其身份證、駕駛證等資料租車。租到車輛後,團隊中負責銷贓的成員迅速將車輛賣給早就聯繫好的“專業收車人”。或者直接分解成零部件出售,拆除GPS或者裝置GPS干擾器,租車平臺基本無法追回。

同時對於正常以租代購的消費者來說,同樣有來自平臺的風險。以租代購的模式規定了在消費者沒有結清費用的情況下車輛的所有權屬於平臺,那麼消費者就有權選擇租金結清後這輛車我要還是不要,但多數融資租賃平臺並沒有做好讓消費者退車的準備。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網約車的高速發展是以租代購形式能夠迅速風靡全國的重要推手。之前多家融資租賃平臺也打出了網約車的旗號,而當消費者參與以租代購模式加入網約車行業的時候,遭遇了網約車市場對車主的監管,那麼此時消費者如果想退車,則需要承擔剩餘租金高額比例的違約金,甚至部分平臺已經明確不支持退車。

風險與成本是車抵貸業務的核心

行業內雷區遍地,大批以車抵貸業務為核心的平臺或退出或轉型,人心惶惶。那麼有人可能會問:車抵貸業務還值得做嗎?

答案當然是能做。

這個業務既然能火爆金融領域,就說明了其市場需求巨大,不管對於平臺還是對於用戶,都有其突出優勢。

如今監管已經將灰色、黑色手段封禁,想要做好車抵貸業務,在合法合規的情況下健康運營,風控顯得尤為重要。在貸前風控把好關,做到“看車更要看人”,包括貸前的借款人還款能力、還款意願核查,貸中的預估風險評測等,建立完善的標準化風控制度,才能繼續在車抵貸行業分一杯羹。

成本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車抵貸業務本身線下運營成本極高,隨著監管的深入,利率也將回歸正常水平,如何控制貸前、貸中、貸後成本,保持良性盈利態勢,亟需車抵貸平臺認真思考。

平穩度過行業陣痛,就能夠看到車抵貸業務的彩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