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島「萬銀街」了解一下

東山縣銅陵鎮有一條老街“擔水街”,因附近有一口“大井頭”、每天千餘人挑水經過而得名。而“擔水街”又名“萬銀街”卻鮮為人知。

東山島“萬銀街”瞭解一下

昨日,筆者採訪了擔水街上陳氏第十八世“益六”裔孫、年逾古稀的陳敏慈老人。據介紹,清乾隆年間,南嶼陳氏第十三世益隆公陳色一,棄農務工走出嶼南,從舂“桐油灰”開始漸漸發展,設立了屬於自己的商號“益隆”。清嘉慶年間,陳色一以商人獨有的眼光和膽量,投巨資發展海上運輸業,擁有“方合益”“方合隆”等12艘“北船”,揚帆東南沿海。

在誠信經營中,“益隆”商號聲名漸起,富甲一方,後擇地“擔水街”購置連片民居,大興土木,建起了連片房產以及曬農產品之用的粟埕。“擔水街”因此被譽為“萬銀街”。

東山島“萬銀街”瞭解一下

如今,“擔水街”上留存一座佔地1000多平方米、三進式、兩座大厝並列的大宅院,被列為陳氏祖祠,它是益隆公第六子陳振曙亦稱“益六”於清光緒三年(1877年)所建。

東山島“萬銀街”瞭解一下

從中廳左側廊簷經一道“卷書門”,便是“旭齋”私塾。高挑的龜殼庭依稀可辨,牆的兩側盡是工藝精湛的灰雕圖案,庭院兩側有兩個很大的建築裝飾花瓶門;庭院中雕塑著一株碧葉翠蓋的荷花在松柏下盛開。私塾風貌處處彰顯其“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的優良家風,告誡族人不論在任何環境下都要保持純潔的品格。

編輯 | 田仔 文 | 黃輝全 圖 | 東山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