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爲人知的航天祕聞:前蘇聯封鎖的航空災難

近日,前蘇聯一位宇航員出書揭露驚人內幕:前蘇聯曾發生過比“哥倫比亞”號解體爆炸事件還要悲慘的航天災難,最慘的一次54人當場喪生。而由於官方刻意隱瞞,這些事件竟成了秘密——

鮮為人知的航天秘聞:前蘇聯封鎖的航空災難

我們知道1961年4月12日,是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東方1號飛船順利升入地球軌道、代表人類首次進入太空的日子。我們也知道,前蘇聯宇航員科馬洛夫於1967年4月24日乘聯盟1號飛船返回地面時,因降落傘未打開,成為人類第一位為航天事業殉難的宇航員,除此之外,前蘇聯為世人所知的航天災難彷彿並沒有幾件。然而在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失事後不久,俄羅斯一位名叫瓦勒裡·夏洛夫的前蘇聯宇航員在他即將出版的新書《被忘卻的太空事業罹難者》中披露驚人內幕:前蘇聯發生的航天災難遠遠超過世人想象,在前蘇聯漫長的航天史上曾發生過多次可怕的災難,有近百人先後死亡,只不過這些災難事件有些已被前蘇聯向外界刻意封鎖了。2月27日的俄《真理報》對此進行了披露。

鮮為人知的航天秘聞:前蘇聯封鎖的航空災難

蘇聯太空英雄加加林(左)和不幸的宇航員科馬洛夫被指派執行1967年那項註定會失敗的飛行任務。

如果不是前蘇聯解體他差點上了國際空間站 

據報道,這位名叫瓦勒裡·夏洛夫的前蘇聯宇航員,現年50歲,在俄羅斯正式為世人所知的職業是一名生物學家和記者。1990年,他成功地通過了各種醫學測驗,並來到前蘇聯著名的“星城”(Star Town)——一個專門訓練宇航員的地方接受太空訓練。在“星城”中夏洛夫完成了所有太空訓練課,並且獲得了太空宇航員資質證書。根據前蘇聯宇航局的安排,夏洛夫將於1992年隨太空船飛往國際空間站。

鮮為人知的航天秘聞:前蘇聯封鎖的航空災難

科馬洛夫(右)即使知道“聯盟1”號不適合載人飛行任務,仍拒絕退出任務。他不想加加林替他去死。

然而前蘇聯的解體使原先的太空計劃全部擱淺,夏洛夫的“國際空間站”之夢也被粉碎。不過,由於在“星城”的受訓經歷,夏洛夫瞭解到了眾多前蘇聯宇航史上的秘聞,這些秘密當時對外界來說是嚴格封鎖的。其中最讓他震驚的是,在前蘇聯歷史上竟曾發生過比美國“挑戰者”號或“哥倫比亞”號還要悲慘數倍的航天災難!

“東方號”飛船火箭在發射前爆炸,54人喪生 

在即將出版的新書中,夏洛夫披露,1960年10月,前蘇聯曾發生過一次史無前例的“東方號”飛船火箭爆炸事件,該次爆炸事故使54名前蘇聯航天界的精英集體遇難。夏洛夫稱,1960年的飛船火箭爆炸事件,可能是前蘇聯航天曆史上第一次大災難,受害者也最多。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由於前蘇聯對外界封鎖了一切消息,至今全世界對這次災難的內情都一無所知。夏洛夫稱,如果“東方號”飛船火箭沒爆炸,那麼加加林就不是在1961年4月12日進入太空,而要早上5個月了。據報道,當時前蘇聯宇航局正準備於1960年11月5日——前蘇聯“十月革命”紀念日那天發射首架“東方號”載人宇宙飛船(在前蘇聯,將重大的事件放於國慶紀念日進行是很常見的事)。

鮮為人知的航天秘聞:前蘇聯封鎖的航空災難

1967年4月23日,發射前科馬洛夫在哈薩克斯坦的發射場向人群致辭。

然而,災難卻在兩週前即1960年10月24日發生了。前蘇聯宇航局高層官員、太空科學家們正在對“東方號”飛船進行最後調試時,飛船火箭突然發生了驚天動地的爆炸,當場炸死54人,其中包括前蘇聯陸軍元帥米特魯番·尼德林,這些人事實上都是被活活燒死的。作為這次爆炸的結果,前蘇聯宇航局不得不推遲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日期,以便徹底檢查和消除導致這次宇宙飛船爆炸的原因。然而事實上,在這次爆炸發生後僅一週,所有活著的前蘇聯宇航員和太空專家們又開始了“為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做各項準備的工作。1961年4月12日,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終於乘坐“東方1號”飛船順利升入地球軌道,代表前蘇聯在美蘇太空爭霸中贏得了第一個回合。

鮮為人知的航天秘聞:前蘇聯封鎖的航空災難

最年輕的宇航員死於壓力艙大火 

夏洛夫在他的新書中披露,前蘇聯航天史上另一起災難發生於1961年3月23日——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升空前的20天。當時前蘇聯第一批宇航員之一的瓦倫丁·本達仁科正在一個模擬壓力艙內進行標準測試——該壓力艙模仿的是一個低氧大氣層狀態,艙內情況相當於地球大氣層5000米高空處的狀態。為了保護本達仁科的身體健康,壓力艙內被灌注了足夠的純氧。當天凌晨1點,本達仁科準備改變一些綁在身上的測試傳感器的安放處,於是他拿了一些酒精棉球擦乾淨身上幾處即將重綁傳感器的皮膚。在路過壓力艙內一個熱飯的電烤爐時,他順手將手中的酒精棉球一丟——災難立即發生了,酒精棉球正好落在開著的電烤爐上,大火立即吞噬了整個壓力測試艙,本達仁科身穿的航空服也著了火。

鮮為人知的航天秘聞:前蘇聯封鎖的航空災難

事故發生後,享受國葬的科馬洛夫的遺骸被放在一個敞口棺木裡。

壓力艙過了好久才被打開,因為外面的研究人員不得不先減掉艙內的高壓。當壓力艙最終被打開後,本達仁科仍然活著,儘管他全身都被大火包圍。渾身著火的本達仁科被救出後只說了一句話∶“別怪任何人,是我自己犯的錯誤。”就昏了過去,3小時後,搶救無效的本達仁科被宣佈死亡。在前蘇聯宇航員中,本達仁科有一個綽號叫做“小鈴鐺”,由於他的嗓音非常尖細的緣故。本達仁科死時年僅23歲,是當時前蘇聯最年輕的宇航員——他本來可能成為第一批飛入太空、留名後世的宇航員的,然而不幸的是,他卻成了前蘇聯航天實驗災難中不為人知的無名受害者之一。

鮮為人知的航天秘聞:前蘇聯封鎖的航空災難

與“哥倫比亞”號類似“聯盟5號”返回時出事 

事實上,在前蘇聯航天史上也曾發生過類似“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的災難。1969年1月18日,當前蘇聯宇航員波利斯·沃雷諾夫駕駛“聯盟5號”飛船返回地球大氣層的時候,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當沃雷諾夫試圖將飛船的儀器設備艙與日常生活艙脫離的時候,沃雷諾夫聽到頭上一聲巨響,艙口上面的橫樑彎曲,艙口出現縫隙,這足以使艙內氣壓下降100毫米汞柱,然而更可怕的是,龐大的儀器設備艙仍然連在日常生活艙上面,由於飛船的儀器設備艙沒有任何隔熱設施。

鮮為人知的航天秘聞:前蘇聯封鎖的航空災難

因此當它隨受到隔熱保護的日常生活艙一起飛回大氣層時,在與大氣摩擦的高熱下,儀器設備艙立即起火,整個飛船旋轉著陷入火海之中。一組地面研究人員在控制室中目睹了災難的發生,他們在控制室裡觀察著飛船的降落,並親耳聽到沃雷諾夫的驚叫∶“飛船起火了!”儘管地面控制室中所有人員都進入了緊急狀態,希望能通過某種方法挽救他們戰友的生命——而事實上,每個人都知道他們除了等待和希望無力做任何事;每個人都清楚地意識到沃雷諾夫的生命將永遠留在太空中了。

鮮為人知的航天秘聞:前蘇聯封鎖的航空災難

地面人員失誤,差點使宇航員“永別”地球

在前蘇聯宇航員夏洛夫的新書中,還提到了各種差點形成、最終卻被“亡羊補牢”的航天災難,其中最令人驚心動魄的一次是由於地面人員的指揮失誤,差點使兩名宇航員乘坐宇宙飛船飛向火星,“永別”地球!

當時,這兩名宇航員正駕駛宇宙飛船在地球軌道上空盤旋,這時,地面控制站向他們發出一個無線命令,要求他們通過調整“雙脈衝設置”改變一下繞地球運行軌道的高低。其實這是一個存在著技術錯誤的命令,它將那些脈衝的方向搞反了。如果換了任何一個飛機駕駛員,他都能立即發現這個錯誤並迅速糾正它;或者飛機駕駛員會再次聯繫一下地面控制站,以確證一下命令的對錯。然而,宇航員卻是一個與飛機駕駛員完全不同的工作——這是一個更加抽象的工作,地面的天體力學對他們來說並不存在。

鮮為人知的航天秘聞:前蘇聯封鎖的航空災難

“聯盟5號”墜毀殘片。 前蘇聯宇航員科馬洛夫成為人類第一位為航天事業殉難的宇航員。

大多數宇航員,即使他們以前是戰鬥機駕駛員————幾乎都一致認為駕駛宇宙飛船與駕駛飛機沒有任何共同點,因此對早期宇航員來說,服從命令更多於自己做出判斷。於是,兩名宇航員簡單地執行了地面控制站發出的命令,將發動機引擎脈衝激活到相反的方向。幸運的是,地面控制站不久就發現了這個錯誤,並立即再次發出命令要求糾正。更加幸運的是,當時飛船引擎的推動力很小,只有每秒5米左右;如果當時的速度是每秒50米,那麼太空船將帶著這兩名宇航員筆直地朝火星飛去,即使地面人員意識到錯誤想要立即糾正,只怕也無力阻止兩名宇航員一去不回的“太空腳步”了。

鮮為人知的航天秘聞:前蘇聯封鎖的航空災難

前蘇聯“暴風雪”號航天飛機

----------------------------------------------------------以上內容圖文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