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的一座高峯,《霸王別姬》讓人心酸且心疼

說好的一輩子,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

中國電影的一座高峰,《霸王別姬》讓人心酸且心疼

這部將近三個小時的片子,在豆瓣評分中排名第二,僅次於《肖申克的救贖》。

風華絕代的程蝶衣,英姿颯爽的段小樓,以一曲《霸王別姬》流傳千古。兩人最風光時,可是給慈禧太后唱過戲,受到袁四爺的大加賞識。可是在他們風光背後,承受了多少苦難,兩人自幼就在一個戲班子一起學唱戲,嚴厲的師傅不知打過他們多少次,還有人因為受不了這麼嚴酷的教育上吊自殺。“要想人前顯貴,必得人後受罪。”這是管家告誡蝶衣的,多年的苦練,最後只等一個機會,但是機會總是有限,能給太后老佛爺去唱戲的也只有蝶衣和小樓兩人,由此來說,兩個人是幸運的,但是戲班的其他人卻是稍不幸的。但是成名之後的蝶衣又受了多少苦呢?被公公叫到房間蹂躪,被四爺“幸寵”。

中國電影的一座高峰,《霸王別姬》讓人心酸且心疼

受到日本人的拆臺,為了救小樓去給日本人唱戲,結果在新中國成立後被四人幫批鬥。相比於現在的明星們,蝶衣處在動亂的時代,京劇處在改革換新的時代。現在的明星,歲數大一點的人還會稱他們為戲子,但是現在的藝人卻是被大多數人羨慕的,在熒幕上無限風光,賺的片酬更是讓老百姓望塵莫及。但是在臺下卻是很被迫和無奈的,我們都知道娛樂圈亂,但是究竟亂到什麼程度是圈外人想象不到的,這是藝人們在一路走到一線必須經歷的挫折。好多人不懂藝術,不理解演員更不理解電影在當代的作用,我學電影編導,但是媽媽卻總說去當個律師或者醫生、老師多好,但是他們並不理解在觀看和製作電影時給我帶來的樂趣,電影作為文化產業,不僅僅為人所樂,其中體現的是一個民族智慧和科技的結晶。電影能記錄美好的瞬間,為什麼不值得我們大力支持呢?

中國電影的一座高峰,《霸王別姬》讓人心酸且心疼

但是戲終歸是戲,在臺上,在鏡頭裡,無論你多麼做作或是真誠,但是隻是在戲裡,戲裡戲外的角色是不同的,一個人可以把與自己性情相近的角色演到極致,但是走出戲來,一定要做自己,因為生活中總有世俗。小樓對蝶衣說:“你真是不瘋魔不成佛。”蝶衣在戲裡的虞姬深愛著西楚霸王項羽,但是她走不出來。她在戲外也對項羽動了情,但是小樓是不接受同性戀的。他說:“我是假霸王,你是真虞姬。”對啊,到了結婚的年齡,娶了名妓仙菊。在此蝶衣把自己內心的醋意和在菊仙爭寵時變現的入骨三分,但是無奈人家菊仙是真女兒,是真名妓,一邊是自己唱了小半輩子的虞姬,一邊是自己的妻子。小樓還是更偏袒與自己的妻子。虞姬開始抽大煙,開始墮落,開始去找最懂自己的四爺,這樣的一個虞姬,讓我們看不出她哪一刻是在戲裡,哪一刻是在戲外,好像每時每刻,她都是一個虞姬。他把虞姬演活了,每一個表情都嬌滴滴每一個動作都酸溜溜。

中國電影的一座高峰,《霸王別姬》讓人心酸且心疼

從結構上來說,《霸王別姬》是通俗易懂的,因為它遵循的是時間順序,從1924年北洋軍閥的統治到四人幫的猖獗,每一個時代的變遷和轉折都圍繞著蝶衣和小樓展開。用一對戲人的人生經歷變化來體現了新中國成立前後的曲折和改革。從人物性格描寫來說,更是巧到極致,幼年的蝶衣硬骨頭,硬是被菸嘴從喉嚨裡把《思凡》糾正過來,那時候他的師傅是一個狠角色,幾乎每個人天天都得挨他的棒子,每一棍下來,老頭的八字眉都會微微一皺,別有韻味。為什麼說蝶衣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會歸結為小樓,因為小樓比蝶衣更年長,更明事理一點,他看得出戲班裡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生角的他雖體寬貌粗,但是眼睛裡卻帶著溫柔,這種溫柔從一開始就投放到蝶衣身上,只不過後來漸漸變了味,蝶衣開始對小樓不依不捨,但是小樓卻走出了戲。如果說到最佳配角的話,應該屬袁四爺吧,當時的葛優已經成了葛大爺,但是他比張國榮還小一歲。很難受他是不是和蝶衣一樣是同性戀,還是說他是被臺上的虞姬吸引的無法自拔,他是最懂虞姬的人,以至於很多人說虞姬應該跟了四爺。堅守和背叛讓《霸王別姬》並不能源遠流長,這一主題也是曲折劇情發展的體現,在師傅面前跪下,師傅沒有單一去怪罪誰,只是他們沒把戲再唱好,他們就該捱打。

中國電影的一座高峰,《霸王別姬》讓人心酸且心疼

一劍了卻人間事,對小樓至死不渝的感情,是蝶衣無法改變的,如果不可以,只得一死了之,蝶衣的一生讓我想到了小哥的一生,人活在戲裡是不可以的,戲中有的,戲外也有,戲中沒有的,戲外也會有,世間嘈雜掠盡萬生,如不能活的盡如人意,不妨苟且偷生也好,不是你不再堅守了,是世道變遷了。明天是否還會醒來,是人類自始至終都要保留的問題,如果人生活的勝於人生,那麼我們只得活在房間裡,只得活在戲裡,詩裡,世間少有兩情相悅,為彼此努力過,有遺憾也只是對經歷的讚賞,對曾經保留的回憶,這樣剛剛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