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出战前为何都会互留“家书”?图片令人唏嘘:出战可能是永别


无论什么时候,战争向来都是残酷的。正是对这种残酷深有体会,所以在面对诸多像日本这样的国家侵略时,先辈们义无反顾的将自己生命交出,生命虽已逝,留下的却是英雄无畏的传承。如今再看他们战场上躺下的场景,依然热血沸腾,被他们的精神所折服。

图为爆炸后上海街上伤亡却现场。1937年淞沪会战,中国以80万兵力对抗日军20万兵力,日军伤亡4万余人,中方伤亡30万。在装备悬殊差距巨大的情况下,先辈们以血肉之躯传达爱国之决心,虽然最终上海沦陷,但是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为抗战胜利打下不可或缺的基础。

图为台儿庄战役后战场情况。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中方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台儿庄战役被看做抗战时期最残忍的白刃战。不仅在装备差距大的情况下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更加打击了日军的气焰:中国人包围国家的信任是坚定不移的,力量巨大的。


图为缅甸战场中我方士兵受伤。

图为对越作战中战场图。

图为朝鲜战场中的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士兵冰雕。在这些冰雕中有一位士兵在信中写道:“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耀。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昂的耸立在我的土地上。”这封信也成了他最后的道别。

如今,祖国强大了。他们亦不在了,但是他们的付出得到了回报,而他们也永远留在了我们心中,永恒并传承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