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七舉措」推進「放管服」改革

工商局“七举措”推进“放管服”改革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市縣“放管服”改革措施,縣工商局“七舉措”推進“放管服”改革。

在縣政府統一領導下,繼續深入推進“多證合一”改革。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框架內,全面梳理整合涉企證照和登記備案事項。切實依託政務大廳、“互聯網+政務服務”和大數據平臺,嚴格推行“四辦”改革,切實提高審批監管效能,縮短企業開辦時間,降低創業營商的制度性成本。

按照“互聯網+政務服務”理念,積極探索和推進網上“申請、受理、審核、公示、發照”。做好與甘肅政務服務網的對接,推進市場主體全程電子化改革,實現“一網通辦、一窗核發”。積極推行電子營業執照改革,逐步實現電子營業執照跨地區、跨部門、跨領域的互通、互認、互用。

按照市上的總體安排,在縣審改辦的協調組織下,會同相關部門建立配套制度,制定改革行政審批方式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措施,確保年底前“證照分離”改革全面實施,信息共享、事中事後監管進一步提升。

嚴格按縣政府實施方案,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7月底前建成“雙隨機、一公開”數據庫,爭取8月份全面規範運行。各職能部門根據縣政府《實施細則》要求,結合各自職責和監管工作實際,制定年度抽查檢查計劃,列出抽查檢查事項清單,經聯席會議辦公室彙總報縣政府批准後,協調配合落實。對群眾關注和市場暴露的熱點、堵點、焦點問題,相關部門協調溝通後,及時制定抽查檢查計劃清單和實施方案,經縣政府批准後迅速落實。

深入推進工商、金融部門服務企業登記便利化工程,將工商註冊登記的諮詢、服務窗口前移到銀行指定網點,由銀行專職人員對申請人代辦註冊登記、開展諮詢輔導等業務,解決投資人把握政策難、準備材料難等問題,降低工商部門登記註冊的初審壓力,以無償服務的原則,為企業創造寬鬆便捷的准入環境,取得多贏實效。繼續做好銀行受理網點的組織協調工作,爭取年底在全縣各大國有商業銀行窗口全覆蓋。

積極配合政府辦和縣審改辦、發改局、工信局等職能部門,做好涉企信息歸集、建立健全聯合懲戒機制、強化微小企業名錄功能、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常態化實施清單管理、深度優化營商環境、建立項目落地服務等工作,構建功能齊全、協調配合、運行順暢的服務、監管和聯合懲戒體系。

針對“放管服”改革措施落實中信息不暢、共享掣肘的現實問題,充分認識到加強網絡信息平臺建設與管理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嚴格遵循“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切實加大網絡平臺建設力度,及時更新設施,全力融入政務專網協同平臺,規範內部管理,確保齊抓共管、協同推進目標順利實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