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選秀?別鬧了,你以爲是打麻將呢?

CBA選秀?別鬧了,你以為是打麻將呢?

山寨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當NBA選秀落幕的時候,我們CBA的山寨版選秀大會也該粉墨登場了。如果說NBA選秀大會是場悲喜劇——幾家歡喜幾家愁,那CBA的山寨版選秀就是一場鬧劇——報名人數只夠一桌麻將。

CBA選秀?別鬧了,你以為是打麻將呢?

選秀還是鬧劇?

截止報名結束,本次參選的大學生球員總共只有5個人,創下了自2015年CBA創立選秀制度以來的新低。

CBA選秀?別鬧了,你以為是打麻將呢?

回想2015,那個值得紀念的CBA選秀元年。當姚明開始貫徹自己的籃球生存理念,將CBA的經營發展策略全面看齊NBA時,一場轟轟烈烈的選秀制度改革就拉開了帷幕。

那一年的選秀大會,籃協志得意滿,向全國高校發出邀請,總計有20名學生球員報名參選,其中大學生球員17名,香港球員1名,CBA俱樂部推薦球員1名,體育學院推薦1名。

CBA選秀?別鬧了,你以為是打麻將呢?

在這次選秀大會上,方君磊有幸成為了CBA歷史上第一位狀元秀。就在球迷們期待誰將成為榜眼,探花時,鬧劇開場了,因為下面,沒有了!

CBA選秀?別鬧了,你以為是打麻將呢?

好吧,萬事開頭難,選秀元年好歹還有人中籤,算是開了個好頭。緊接著2016年就有34人報名,2017年更是破天荒地突破50人大關,人數年年暴漲。可結果呢?即使選上,也沒幾個人能真正上場。畢業即失業,CBA也一樣適用。

CBA選秀?別鬧了,你以為是打麻將呢?

選秀成了鬧劇

2018,萬象更新,籃協信心滿滿制訂了全新的新秀工資標準,狀元秀年薪高達50萬,末尾新秀也有15萬保障合同。可就在籃協歡欣鼓舞期盼著這一年又有多少青年才俊參選的時候,一盆冷水從天而降!

CBA選秀?別鬧了,你以為是打麻將呢?

五個人,打麻將倒是富裕一個替補,不用擔心三缺一。至於選秀遇冷的原因,原因太多了,一兩句根本說不完。

CBA選秀?別鬧了,你以為是打麻將呢?

首先,我們的籃球人才儲備機制問題嚴重,根本沒辦法持續為聯賽輸血。一方面,出色的籃球苗子從小就被各支專業隊網絡到了自己的青訓體系中;另一方面,專業隊落後的青訓機制又在不斷製造著“廢品”,將一個個明日之星打造成泯然眾人的仲永。最直觀的例子就是八一男籃十年青訓,結果無一人參選國家隊。額,不過打架方面確實是一把好手!

CBA選秀?別鬧了,你以為是打麻將呢?

其次,我們並沒有美國式的球員利益保障機制,一旦選秀失敗,幾乎沒有海外市場可供選擇。而且大部分球員由於出身CBA青訓隊,人身也不自由,很多球隊寧可球員老死在自家的板凳上,也不願意讓他們成為對手的助力。

路漫漫其修遠兮

路還很長,我們的CBA選秀制度還很年輕,還有太多需要姚明去協調解決的問題。當這些舉國體制下積累起來的病痛全部去除的那一天,中國籃球再次回到世界前列的日子還遠嗎?

CBA選秀?別鬧了,你以為是打麻將呢?

目前來說,解決CBA選秀難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和專業隊青訓結合起來,嚴格規定預備隊球員人數,各隊梯隊不能直升的球員達到年齡一律參加選秀。如果被選中,交納少量的買斷培養費,如果未被選中,自動進入NBL選秀名單。

CBA選秀?別鬧了,你以為是打麻將呢?

如此一來,就讓CBA選秀不再只是非青訓出身或俱樂部淘汰的球員進入cba的通道,讓CBA新秀真正可以流動起來,不再是一潭死水。希望籃協可以正視問題,儘快制定相關政策,否則任由CBA麻將桌選秀一再上演,中國籃球到底何時才能騰飛呢?

CBA選秀?別鬧了,你以為是打麻將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