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丨四煤城暗訪記

日前,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致函省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要求我省高度重視煤礦安全存在的突出問題,抓緊督促整改落實,舉一反三,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生產建設行為,堅決防範和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

從5月末到現在,省政府多次召開全省煤礦安全生產專題會議,強調要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和強有力的措施關閉15萬噸以下小煤礦,堅決淘汰落後產能,絕不要帶血的GDP。

7月2日,本報派出4組記者奔赴雞西、鶴崗、雙鴨山、七臺河四煤城,就國務院安委辦致函要求和我省整治部署落實情況進行了為期一週的暗訪。

礦主們上演“最後的瘋狂”

一些煤礦從未停止生產

独家丨四煤城暗访记

七臺河峰源煤礦不時有貨車駛出。

從6月26日起,按照省政府的統一部署,雙鴨山市地方煤礦全部進行停產整頓,期限為一個月。

據瞭解,目前雙鴨山市有地方煤礦86處,其中15萬噸以上26處,在15萬噸以下煤礦中,9萬噸以下佔了絕大多數,尤以4萬噸居多。這就意味著,如果按既有政策執行,雙鴨山在2018年年底將有60處礦井被關閉。

7月5日中午,記者喬裝煤販子進入雙鴨山“七道壩”地區暗訪。記者首先驅車進入建龍煤礦一井,見院內堆存大量煤礦用木材,有工人在流動,風機作響,剷車在運動,但不見出煤的井口和通道。知情人說,在井口所以看不到出煤,是因為選煤廠與礦井相連,生產出來的煤直接進入選煤廠進行篩選。他還說,建龍一井在前些年已經被當地政府關閉或者整合掉了,“建龍一井”這個名字已經不存在了,現在叫什麼名稱不得而知,但當地人都習慣稱之為“建龍一井”。附近工作的礦工告訴記者,建龍一井現在仍在生產,每個班都不下百八十人。說話間,一輛空載卡車進入一井,礦工說,“這就是來拉煤的”。

7月5日下午,記者到雙鴨山雙興時代二井採訪。在礦內,成堆的煤按照質量優劣被分成好幾堆,每個煤堆約有二三百噸,在絞車架旁有一條帶狀煤堆,約2000噸左右。記者觀察發現,煤堆的煤看起來很“新鮮”,絞車架下車輪的痕跡、煤堆旁裝載過的痕跡清晰可見。副井處風機發出飛機發動機一樣的轟鳴聲,並夾雜著青煙冒出。地面上不見礦工,但整體感覺正在生產。門衛大爺引薦一位礦上“付煤的”中年男子告訴記者,這裡的煤售價分別是:“大塊的830元、中塊的800元、小塊的760元”。記者問“付煤的”需要一萬噸有沒有,回答是“那得慢慢攢”。“不都停產了麼?”記者問。門衛大爺告訴記者,“多少都得出點兒”。

203省道穿過“七道壩”,路旁是低矮的平房,有兩處門前院落裡堆滿了煤。知情人告訴記者,這些煤不是好道來的,基本都是盜採的。當地人把盜採的行為稱為“摳”。煤主人李某說:“現在都不讓摳了,都是以前攢下的。”

在雞西恆山區,前不久還在礦上工作的田師傅說:“這一片兒的小坑口基本都在生產,沒有停工過。有些死人了都不停,賠完錢繼續開工。”記者走訪恆山礦區廣利源、恆安、鑫利、福臨源等煤礦時瞭解到,當地不少煤礦從3月份以來都在“生產”。

7月3日下午,記者在二道河子一家煤炭公司門口遇到一位剛從井下上來的礦工,他說自己是重慶人,來這裡工作三四年了,每天工作8個小時,三班倒。記者問及這裡一直在生產嗎,上面來檢查工作時也不停工嗎?“很少,很少,印象中幾乎沒有。”在二道河子“二坑四井”井下挖石頭的陳某告訴記者說,他和自己父親一直在井下工作,沒有停產過。

7月4日,記者從華強平安煤礦去往福林源煤礦路上,經過二道河子豔東村的村路時,短短十分鐘內有不下十臺六軸或四軸拉煤的大貨車從這裡經過。一位村民說,尤其是晚上拉煤車多,這些車都是拉附近幾個煤礦的煤。“這些日子拉煤車是一天都沒有斷過。”

在被當地稱為“紅房子”的福林源煤礦,聽到礦上的風機在響。宿舍管理員說,“紅房子”一直在生產,一直有工人來這裡下井榦活。

二道河子、梨樹區、城子河區等礦區很多居民和村民說,一些小坑口生產沒有停過。為了躲避檢查,多是白天休息,晚上幹活。“上面有檢查的,這些小煤礦很快就會知道,有很多煤礦很隱蔽,即便監督部門也很難找到。”很多煤礦即使在政府下令停止生產整修期間,依舊在偷摸生產。“因為近期煤價上漲得比較快。”

停產期間出井大量“維修煤”

監控手段落後效率不高

7月3日,在鶴崗市砂場道口附近的紅旗三礦,記者看到幾十人在礦門口進出,礦區內呈現繁忙景象。14時30分許,一輛礦車升井,出了一車貨。

7月5日和6日,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一個怪現象,有些煤礦儘管已經停工多日,但煤礦仍在賣煤,而且量還不少。5日在泰源煤礦,記者以買煤者身份走進煤礦,只見三個出煤口下面的煤堆成了小山,一個五十多歲的女煤販子說這些煤都是今天出的。6日,峻源煤礦處於停產整改狀態,院內煤堆高聳,常設銷售人員開票檢秤,在記者逗留的十幾分鍾內,就運走了兩車煤。

独家丨四煤城暗访记

7月5日,記者進入鶴崗市東山區三街的泰源煤礦內暗訪,煤礦廠院內煤溜子下面堆積成山的煤。煤礦廠一名工作人員與記者攀談賣煤。

7月6日,記者與鶴崗市煤炭生產安全管理局稽查大隊的工作人員對三家煤礦進行了回訪。在泰源煤礦,走進院子,出煤口下面的幾個煤堆已被運走了大部分。記者一行迅速走進井口機房,在這裡看到許多作業的工人。皮帶沒有開動,貼著封條,日期顯示為“7月5日”,恰恰證明是昨天剛剛貼上的。在這張嶄新的封條下面又至少發現兩個封條的殘跡,傳送帶操作檯上的燈亮著,鑰匙還沒拔下來,詢問工人語焉不詳。在峻源煤礦也同樣存在類似情況,封條上的日期顯示為“7月4日”。隨機調查兩個礦,主井口傳送帶的封條日期都是最近幾天的。

独家丨四煤城暗访记

雙鴨山市一家小煤廠院內堆放的煤堆。

7月6日,突查的最後一站是紅旗三礦。負責人說7月2日起礦上放假了,放假期間也有工人上班,加上管理人員不超過20人。可是,記者拍下的視頻顯示,3日下午礦工倒班進進出出,至少幾十人。

據鶴崗市煤炭生產安全管理局的相關人士介紹,6月15日開始,鶴崗市對小煤礦進行全面停產整頓,全市50家地方煤礦均在整頓範圍內,現在正處於停產維修階段,等待複檢驗收的狀態當中。

既然停產就不應該再出煤,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

煤礦以“清理維修垃圾和維修煤”的理由開啟副井的礦車,升井出煤,到底是生產煤還是維修煤很難分辨。而且工作人員說,即使是主井的傳送帶也不是絕對的封閉,在必要情況下,比如清理傳送帶下面煤渣煤塵的時候,也可以履行相應的申請審批手續,在監督之下開啟運行。

瞭解井下情況的礦工告訴記者,其實井下都設有煤倉,冒頂片邦產生的煤再加上維修垃圾完全可以存放在煤倉內,然後由監管人員進行清點統一升井,實際維修產生的煤量比較少,煤倉完全可以存放。

記者採訪還發現,煤礦安全監管手段較為落後,常用手段仍為封條和上鎖,而視頻監控等高科技的監控設備利用率有待提高,潛力發掘得不夠。

礦工不培訓直接下井

煤礦安全隱患不容忽視

独家丨四煤城暗访记

在雞西市恆山區廣利源煤礦,礦工們坐在坑口準備下井,坑口旁堆放著氣瓶等雜物。

7月2日,記者來到雞西市城子河區東旭煤礦周邊,“三線(東旭煤礦)出事了死人了,其他坑口都停了,只有他家開著”。一位大姐把記者領到裕晨洗煤廠附近的礦工宿舍。這裡被當地人稱為“九坑四線”,是個人開的煤礦坑口。記者走進宿舍區,一位張姓礦工說,他工作的坑口從今年3月份至今一直都在生產。來這裡工作的工人是按季節培訓,因為現在“過時了”,所以剛來的工人基本不培訓,直接上崗。其他幾位礦工也說沒有培訓就下井作業。

7月4日,在二道河,“摩的”司機張某告訴記者,這段時間因為煤價上漲,所以附近用工很多,不少來自湖北和四川的人都來這裡找下井的工作,“我哥3日凌晨還在附近一家煤礦幹大半宿零活哪。”張某說,也根本沒有培訓。

在恆山區,開“摩的”的田某說,自己前幾天還去二道河子下井了,還介紹別人去附近的煤礦幹活,“只要不瘸不傻,差不多,有身份證一般就可以下井工作。”

在梨樹區一家煤礦附近,記者遇到七八個剛剛從浴池出來的工人,問及下井前是否進行培訓,有兩三位肯定回答沒有培訓,另幾位則說,培訓也不是那麼細緻,一般都是靠師傅帶。

7月4日上午,記者來到七臺河市潘琦煤礦,管理室一個坐在電腦旁的人說,“現在來煤礦打工,沒有熟人帶著,怎麼進井?除非以前就是採煤的,要不然啥也不會,咋幹活?”

記者在七臺河隆運、發展、宏泰等煤礦暗訪中發現,來這裡打工必須有熟人介紹,或者礦上有熟人才能下井工作。受訪礦工直言,他們均並沒有接受安全培訓。

記者在雞西對煤礦暗訪時還發現,井口附近的工地普遍存在亂擺亂放現象,安全隱患依舊存在。

独家丨四煤城暗访记

在雞西市二道河子礦區二礦四井,工作人員在井上作業不戴安全帽,坑口旁邊堆放雜物。

在雞西二道河子“二礦四井”,在坑口附近擺滿了木料、鋼材、氣罐、廢料等各種雜物,兩名工人沒戴安全帽正在作業。在恆山礦區鑫利煤礦和二道河子華強平安煤礦產區內,坑口附近都有“明火”作業。在鑫利煤礦距離坑道口不遠的一個屋內,有一名女工作人員在吸菸。在華強平安煤礦產區內,一個職工正在院內電焊作業,而他身後就是一個巨大的煤堆。在雞東縣和梨樹區等地的部分煤礦內,也都不同程度存在此類情況。

四煤城稱都在整頓

但拿不出關閉煤礦名單

據七臺河市煤管局負責人介紹,七臺河2015年關停煤礦51家,2017年只關停了發生瓦斯爆炸事故的景有煤礦1家。該地現有136家地方煤礦,2017年在全省率先完成企業化改造,136家地方煤礦全部納入15家礦業公司後,每家公司的生產規模都達到或超過了15萬噸/年標準。目前,15家公司的136處煤礦都在圍繞煤礦違規違章生產作業、煤礦非法違法行為、煤礦安全生產基礎薄弱問題進行整改。截至7月5日,今年還沒有新的關停計劃。目前,已經關停煤礦均納入地方公安部門進行監督管理。

雞西市煤管局提供的名單顯示,該地產能在15萬噸以下的地方煤礦有127個,其中9萬噸的煤礦28個、6萬噸的煤礦40個、7萬噸的3個、5萬噸的24個、4萬噸的32個。鶴崗提供了50家地方煤礦名單,其中3個煤礦由龍煤託管,47家煤礦在整頓之列,均在停產狀態,其中15萬噸及以下煤礦25個。雙鴨山市現有86個地方煤礦,其中產能在15萬噸以下的煤礦有73個。

採訪到的煤管局負責人均表示,目前沒有新的關閉煤礦名單。他們要等省裡下達關閉整頓方案,再結合當地實際制定細則,最後形成關閉名單。

7月9日晚些時候省煤監局提供的全省地方煤礦名單顯示,全省現有地方煤礦417個,總產能4560萬噸。其中,產能15萬噸及以上的煤礦有64個,合計產能2609萬噸,佔總產能的57.2%;產能低於15萬噸的煤礦有353個(幾乎都在9萬噸以下,最小產能3萬噸),合計產能1951萬噸,佔地方煤礦總產能的42.8%。如果每噸原煤產值按500元計,全省地方煤礦一年的產值達到228億元,其中15萬噸以下煤礦貢獻產值近100億元。

據省煤監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省關閉退出煤礦6個,其中黑河4個,雞西和七臺河各1個,合計退出產能79萬噸。今年,只有雙鴨山東旭煤礦、雞東裕晨煤礦、雙鴨山富山礦業煤礦因事故執行關閉,要求2018年底前關閉到位,被關閉的3個煤礦合計產能16萬噸;雙鴨山金谷礦業煤礦和雙鴨山秀山煤礦被列入2018年化解過剩產能計劃,2個煤礦合計產能12萬噸。

來自省煤監局的消息印證了四煤城的說法:省煤監局正在制定小煤礦關閉整頓方案,待報省級會議批准後下發到全省各地,各地根據省裡方案再出臺關閉小煤礦名單。(黑龍江日報專題報道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