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是雲南紅河源頭 有古城和森林公園 紅雪梨米糕蜜餞特別出名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簡稱巍山縣)位於雲南省西部,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縣城東距省會昆明市391千米,北距州府大理市53千米。

巍山縣北與大理市相連,東與彌渡縣毗鄰;南面與南澗、鳳慶縣相鄰;西面與漾濞、昌寧縣以漾濞江為界。截至2013年,巍山縣轄6鄉4鎮,面積2266平方千米;至2010年,總人口為314829人。

此地是雲南紅河源頭 有古城和森林公園 紅雪梨米糕蜜餞特別出名

巍山縣

巍山縣主要旅遊景點:

1、巍山古城

巍山古城地處雲南西部哀牢山麓,紅河源頭的巍山,是一座具有濃郁地方歷史文化特色的城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同時也是南詔國的發祥地。始建於元代的古城,在明代改為磚城,如今風貌依然。巍山還是雲南推行土司制度時間最長的地區之一,其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眾多寺觀廟宇,與多姿的自然景觀遙相呼應,相得益彰。

巍山古城內街道以拱城樓為中心,呈標準的井字結構建設,共有25條街道,18條巷,全長14公里,城內房屋基本保持了中式結構,南、北主軸線兩側的房屋則完整的保存了明、清時代的建築式樣和風格,房子朝向為南偏西15度左右,屬結合當地的最佳採光方式,以彌補“四合五天井”光線不好的一面。巍山古城民風古樸,文化底蘊深厚,在加上適宜的氣候環境,造就了巍山人神閒氣定的生活性格。大理巍山文物古蹟薈萃,風景名勝眾多,有巍寶山、巍山古城、玄龍寺、圓覺寺、山龍山於圖城、雲隱寺、陳異叔石棺、慧明寺、東山蒙化靈泉、鳥道雄關、五印山等等。

此地是雲南紅河源頭 有古城和森林公園 紅雪梨米糕蜜餞特別出名

巍山古城

2、巍寶山國家森林公園

巍寶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巍山縣城東南面11公里處,面積19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569米,被稱為雲南道教名山,為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

山上,古木參天,濃蔭蔥鬱,溪泉叮咚,花繁草茂。1992年巍寶山被列為國家森林公園。巍寶山主峰2509米,自唐代開始建築道觀,盛於明清,到清末道教殿宇遍佈全山。這裡又是南詔發祥之地,至今留下許多傳說勝蹟。

巍寶山道觀密佈,蔚為壯觀。其佈局體現了道德自然的特點:前山綿亙疊蟑,道觀多藏於密林之中;後山險峻陡峭,廟宇多依山勢建於巖壁之間。相傳,三國時期,孟獲之兄孟優得異人授以仙術,就居於魏寶山中,以方術濟人。

此地是雲南紅河源頭 有古城和森林公園 紅雪梨米糕蜜餞特別出名

巍寶山國家森林公園

3、山龍山於圖山城址

山龍山於圖山城址位於巍山縣城西北十五公里,在今大倉鎮甸中村委會,團山村西面山龍山於圖山山頂的一塊大平地上。遺址後依大黑山,前臨陽瓜江,山環水抱,易守難攻,地勢險要,站在山頂眺望,整個巍山壩子盡收眼底。遺址面積約五千平方米。據元代至清代的正史和雲南的各種地方誌記載,細奴邏建立大蒙國後,於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在山龍山於圖山上築城以居,該遺址為南詔國第一座都城遺址。

4、巍寶山

巍山縣城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縣城中心保存有明代建築古城樓。巍寶山在縣城東南約10公里處,總面積19.4平方公里,山頂海拔2509米,山勢雄偉,氣勢磅礴,自東北向西南走向。開闢於漢代,唐代為南詔國的發詳地。

綿亙數十里,峰巒起伏,山形似一頭蹲坐的雄獅回首俯瞰縣城。山上,古木參天,濃蔭蔥鬱,溪泉叮咚,花繁草茂。1992年巍寶山被列為國家森林公園。巍寶山主峰2509米,自唐代開始建築道觀,盛於明清,到清末道教殿宇遍佈全山。所以巍寶山名聞遐邇,被稱為雲南道教名山,為全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這裡又是南詔發祥之地,至今留下許多傳說勝蹟。

巍寶山也稱巍山,是古南詔國的發祥地之一。從清康熙年間起,每年農曆二月初一至二月十五,當地的彝族就在魏寶山舉行廟會,是彝族人民的祭祖聖地。如今的巍寶山植被茂盛,古木參天,濃蔭蔥鬱,溪泉叮咚,花繁草茂,環境優雅,景色宜人。是個天然的大氧吧。

此地是雲南紅河源頭 有古城和森林公園 紅雪梨米糕蜜餞特別出名

巍寶山

5、長春洞

長春洞,道教廟宇,在雲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境內的巍寶山西麓,始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 公元1715年),其精湛的建築藝術令眾人稱“絕”。由貴州道人李法紀、楊發蔭建,後由道人楊陽會改大殿為二轉樓,光緒年間道人楊老七、張朝用又重修廂房和花園,遂建成了保留至今的平面佈局為規整的八卦圖案,為九樓十院的道觀建築格局。殿內祀玉皇大帝、雷祖、土地、馬帥、靈官等神像。2003年,國家投入資金對其進行了全面維修。

由前殿、正殿、道舍、花園等建築構成,整個建築坐東面西,規模較大,風景秀麗。前殿內原供呂洞賓像,現改奉雷神、土地、靈官及文武財神,內懸有“九興之殿”、“恐懼修省”、“鼓鑄群倫”、“萬靈之師”四塊匾額,殿後壁上繪有“老壽星赴宴歸來圖”;正殿額懸“萬象中涵”、“凌雲望闕”二匾,門窗之上均有浮雕,八扇格子門上分別雕刻著八仙圖像,雕工精細,形象逼真,殿內天花板上有一用板子拼逗成的八卦圖,內雕八角澡井和一條盤龍,形態逼真,工藝不凡,殿中央供奉玉皇大帝塑像,金童玉女侍左右。長春洞殿堂間道教壁畫比比皆是,楹聯匾額數不勝數。

2006年05月25日,長春洞作為清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6、紅河源

雲南六大水系之一的國際性河流紅河,發源於大理州巍山縣永建鄉米鹿麼村。紅河源頭的巍山,充滿了自然和歷史文化的奇特景象。

“額骨阿寶”就是紅河源頭的名字,在巍山彝族話裡,“額”為水之意、“骨”為彎彎曲曲、“阿寶”是父親的同義語,“額骨阿寶”連起來就是一條彎彎曲曲河流的父親。幾乎所有的河流都被稱為母親河,但紅河不是,它從一開始就被稱為父親河。

紅河源的最源頭部分稱羊子江。羊子江經峽谷流入巍山盆地落馬處以下稱西河。整條30多公里的西河全部靠在西山腳下盆壩的西側,沒有哪個地段是跑到東面去的,為名副其實的西河。這條河又稱瓜江,有“瓜江碧玉”的美稱,由於氣候溫和、土地肥沃,自古以盛產南瓜、冬瓜、絲瓜等各種瓜類而聞名。整個壩川是瓜果飄香,魚菱滿川的地方,所以孕育出來一個盛極一時的南詔古國和南詔文明。

此地是雲南紅河源頭 有古城和森林公園 紅雪梨米糕蜜餞特別出名

紅河源

7、鳥道雄關

鳥道雄關在南詔故都巍山城,隆慶關是古代“西南絲綢古道”人馬驛道的重要通口,海拔2700米,這塊石碑是明代萬曆年間刻寫的。鳥類專家們認為,這是世界上到目前為止發現的唯一最早、最古老的關於“鳥道”的記載。在每年9月中旬至10月中旬,“鳥道雄關”濃霧繚繞,成千上萬的候鳥在這裡迷失了方向,它們相互碰撞,發出各種鳴叫聲,形成“鳥吊山鳥道雄關”奇觀。

“鳥道雄關”,當地人稱之為打鳥山或打雀山。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 當地群眾養成了到這裡捕捉候鳥的習慣。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許多當地人將 這些飛鳥視為“天上掉下來的下酒菜”。1997年的秋天,國際鳥類環志研討會在巍山召開。來自日本、印度尼西亞、 越南、泰國等國家和地區的40多位鳥類研究權威來到“鳥道雄關”,對這裡的奧 秘進行了科學考察。專家們走後,群眾也明白了這個“鳥道雄關”在世界上都是極為罕見的地方 ,那飛起來遮天蔽日的鳥兒也是人類的朋友,要好好地保護才行。

巍山縣地方特產:

巍山紅雪梨、火巴肉餌絲、米糕、扒肉餌絲、巍山蜜餞、巍山蘭花、巍山鹹菜、一根面、扎染等。

此地是雲南紅河源頭 有古城和森林公園 紅雪梨米糕蜜餞特別出名

巍山紅雪梨

此地是雲南紅河源頭 有古城和森林公園 紅雪梨米糕蜜餞特別出名

巍山紅雪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