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國殘疾人福利政策

2018年,全國殘疾人福利政策

據統計, 我國現有殘疾人總數約為8500萬。 作為社會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殘疾人需要得到更多關愛, 也需要給予更多公平公正的對待。

普惠制兜底線

2018年,全國殘疾人福利政策

早在1992年, 我國就頒佈了 《殘疾人保障法》, 提出要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發展殘疾人事業, 保障殘疾人平等充分參與生活, 共享經濟社會改革發展成果。

在社會保障方面, 《殘疾人保障法》 規定,政府和社會應採取措施, 完善殘疾人的社會保障制度,保障和改善殘疾人的生活。

2016年,國務院印發 《“十三五”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規劃綱要》, 提出要進一步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和福利補貼制度, 堅持普惠和特惠相結合,加快出臺和完善殘疾人參加社會保險的補貼和優惠措施, 不斷擴大殘疾人享受社會救助的範圍並提高標準。

《綱要》制定了家庭收入、 養老保險、醫療保險、 脫貧解困等10項指標, 每一項都關係著殘疾人及其親友的獲得感、 幸福感, 全部都是他們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表示。

為殘疾人群體織密網、 兜底線, 加大殘疾人保障和服務力度, 為他們提供便利生活, 成為人社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的重要任務。

2月28日是繳納北京市城鄉居民醫保的最後一天。 談到參保情況, 譚立國說,根據 《北京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辦法實施細則》,殘疾人員可以免繳城鄉居民醫保費。

“國家的政策好, 讓我免費參保。 雖然300元錢不多, 但我們感受到了溫暖。” 譚立國說。

當前,實行殘疾人保險繳費代繳補貼政策, 是目前各地通行的做法。

吉林大學教授賈玉嬌表示,補貼主要方式有兩種。

第一是政府直接補貼給殘疾人,

第二是對僱傭殘疾人的企業給予補貼。

從補貼的發放對象上看,

其一, 對困難、 重度或中度以上的殘疾人給予最低繳費標準的全額補貼;

其二, 對自主創業、 個體和靈活就業殘疾人給予一定比例的繳費補貼。

“在立法層面上,國家從社會保障、 教育、 就業等大的方面規定了殘疾人群體應享有的待遇。 在待遇的具體落實標準上,各地有不同的做法,經濟越是發達的地區,補貼標準普遍越高。”南開大學社會建設與管理研究院院長關信平說。

據 《2016年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截至2016年底, 城鄉殘疾居民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達到2370.6萬, 參保率79.0%;60歲以下的參保殘疾人中, 有482.1萬重度殘疾人, 其中445.7萬得到了政府的參保扶助, 代繳養老保險費比例達到92.5%。

特殊關愛給特殊人群

2018年,全國殘疾人福利政策

山東省東營市六戶鎮王崗村的萬興和蘇白是重度殘疾。 今年1月, 年滿55週歲的他們聽到了一個好消息: 從這個月起,他們可以開始領取養老金待遇, 每月待遇標準都是190多元。

“我自己沒有交過錢, 現在竟然每個月能領到養老金,夠我們每個月買米、 買面,太高興了。”萬興說, “現在連孩子們都不需要給我錢。”

在東營市, 重度殘疾人由政府為其繳納城鄉居民社會保險費用, 還可提前5年領取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不用自己掏錢, 就可享受社保待遇。目前, 該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由政府代繳300元的社保費,並享受60元的繳費補貼; 基礎養老金由財政全額承擔, 目前最高標準為每人每月175元;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由政府承擔個人繳費部分, 並按每人每年490元的標準進行補貼。 另外, 參加職工醫療保險、 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殘疾人, 可申請老年護理、 家庭病床和醫療專戶等長期醫療護理待遇,由醫療機構提供上門服務。因工緻殘的職工除享受國家規定的工傷待遇外, 也可以申請家庭病床, 在家就可以進行工傷康復。

考慮到當下我國殘疾人自身與家庭的困難, 北京、 山東、 陝西、 重慶等地均出臺了重度殘疾人的補貼及提前領取養老金政策。其中, 重慶市、 陝西省寶雞市規定了100元的養老保險補貼, 山東省則規定重度殘疾人經審核後可以提前5年領取養老金……

重度殘疾人因行動不便, 難以到社保窗口參保,一直是困擾他們的一個大問題。各地的人社經辦部門紛紛推出了 “家門口服務”,讓重度殘疾人足不出戶就能辦理參保登記, 腳不沾地就能完成資格認證, 躺在床上就能看病拿藥。

“這是一份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務, 也是一份對特殊群體的特殊關愛。” 東營市社保中心工作人員徐朋奇說, “在經辦服務上,我們為有困難的群眾只做加法, 不減分毫。”

2018年,全國殘疾人福利政策

在殘疾人信息數據庫齊全的北京市,只要是在本市殘疾人人口基礎數據庫中登記並持有第二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 的殘疾人,都能得到一張 “殘疾人服務一卡通”。 “拿上這張卡, 既能免費坐公交, 免費遊公園, 還可以在商店刷卡, 享受殘疾人的優惠。”譚立國說。

多項服務實現“弱有所扶”

2018年,全國殘疾人福利政策

目前, 我國的殘疾人社會保障水平還低於經濟發展水平。 就社會保障而言, 目前殘疾人的總體生活水平還遠遠低於社會平均水平, 社會保險參保率普遍還有待提高。

為提高殘疾人社會保險參保率, 各地不斷健全殘疾人福利保障制度, 用多種形式增加殘疾人家庭可支配收入。

在天津市,政府制定並實施對困難殘疾人生活用水、用電、 用氣補貼政策, 並落實殘疾人醫療參保、 醫療救助、 大病救助政策, 推進殘疾人積極納入全民參保計劃, 提高殘疾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

在湖北省宜昌市,多部門利用 “智慧人社” 的“互聯網+網格化” 模式平臺, 推動落實殘疾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資助政策, 把殘疾人參保率提高到90%以上。

“我國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 有一般性社會保障制度, 也有特殊性社會保障制度。”關信平表示, “殘疾人參保既要提高參保比例和退休待遇, 也要提供參保資助。在民生髮展進入新時代, 人民生活站在新起點的階段,

不斷提高殘疾人的待遇, 才能實現真正的 ‘弱有所扶’。”

來源 :中國勞動保障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