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情報洩露 德國海軍也別想贏得日德蘭海戰!

1916年的日德蘭海戰,不僅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戰,也是戰列艦時代的巔峰海軍對決。但德國公海艦隊在出動前,大部分的無線電通訊已經被英國的情報部門截獲。同時,由於英國人已經獲得了德軍常用的密碼本,所以德軍的通訊基本上可以被破譯。

那麼,如果沒有情報戰因素,德國艦隊是不是有可能獲得這場戰役的勝利,並打破英國海軍的海上封鎖呢?

沒有情報洩露 德國海軍也別想贏得日德蘭海戰!

日德蘭海戰也是戰列艦決戰的代名詞

很多人在看日德蘭海戰的過程時,會把焦點放在了英國情報部門的先知先覺上。也就是說英國人在德國人出動之前就已經明白德國人要來了。但是沒有這個情報的話,德國人多半也不會取得比歷史上更好的戰果。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海軍最大的劣勢其實就是他們的地緣環境。因為德國海岸線的絕大部分,實際上都分佈在波羅的海之內,只有少量西部海岸靠近大西洋。雖然他們通過殖民地勢力範圍置換,拿到了控制北海入口的赫爾戈蘭島,但依然情況遠不如英國方面的要好。部署在蘇格蘭斯卡帕灣的皇家海軍,依然可以比較輕鬆的封堵德軍西進的路線。

沒有情報洩露 德國海軍也別想贏得日德蘭海戰!

地理環境決定了德國海軍的戰略劣勢

至於德國本身,整個海岸線被日德蘭半島截成兩半不說,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存在,也讓北海到波羅的海之間的水域,成為了曲折而狹長的丹麥海峽。這些國家即便是在德國人手裡,軍艦也難逃英國間諜的監視。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丹麥-挪威-瑞典三國都是中立國,德國大艦隊從基爾這些港口出發,不可能不驚動周圍的情報部門。所以,沒有無線電監聽成果,英國人多數還是能知道德國艦隊的出動。

沒有情報洩露 德國海軍也別想贏得日德蘭海戰!

丹麥海峽等水域非常容易被英國情報部門監視

此外,德國人在日德蘭海戰中的戰術思想也是之前英國人對他們屢屢使用的舊招。在之前的4次英德水面艦艇交戰中,英國人贏下了3次。包括著名的多格爾沙洲與赫爾戈蘭灣戰役。那兩次戰鬥都是英軍出動誘敵艦隊,將德國人的驅逐兵力引出來進行了獵殺。德國人吃虧兩次,才被迫如法炮製。但英國人顯然對這種戰術是心知肚明的。

再看日德蘭海戰的整體進程,很多人又會拘泥於戰役前期英軍戰列巡洋艦隊的過於深入。但這並不是英國海軍的作戰計劃有任何問題,而是指揮官貝蒂的魯莽行事。如果換一個穩重的指揮官來幹這事,英軍在日德蘭的損失會減少一半。

沒有情報洩露 德國海軍也別想贏得日德蘭海戰!

貝蒂的魯莽讓英國海軍損失高於德軍

儘管德國人只期望進行一次引誘性的伏擊,以便提振海軍士氣。但他們還是幾乎全盤出動來幫助作戰。英軍那邊同樣在面對德軍大兵力時,會出動大艦隊。哪怕沒有無線電情報的收穫,大艦隊一樣會從斯卡帕灣等地駛出,為貝蒂的戰列巡洋艦隊壓陣。

沒有情報洩露 德國海軍也別想贏得日德蘭海戰!

英軍的戰列巡洋艦損失巨大

最後,寄希望於某個細節變化來改變整體歷史進程,在很多時候是不可能奏效的。德國的地緣環境就不適合發展大規模的海軍力量,遭到英軍的全面封鎖並不是不可理解的事情。作為海上強國的英國,珍惜自己的海軍兵力。作為陸上強國的德國,其實比英國人更加謹慎。因為,海軍的任何閃失都很難被迅速補充。而在陸軍地位和思想濃郁的國家,一直撥款給用處不大的海軍,是很容易引起反感的事情。

歷史上日德蘭海戰的成果,已經是德國人選擇逆天而行後可以做到的最好結局了。(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